揭秘:三國歷史上曹魏名將張遼的求職之路大解析
導讀:張遼是三國名將,也是曹魏集團第一猛將,因戰功卓著拜前將軍封晉陽侯,成為名噪一時的風雲人物,但是早期的張遼在仕途上並非一帆風順,甚至在戰亂中不斷亡命天涯,若不是曹操慧眼識人,就會淹沒在歷史長河中。縱觀張遼的求職與建功立業之路,對當今不無借鑒作用。
《三國誌》說,張遼本聶壹之後,以避怨變姓。那麼聶壹是何許人?據《史記》記載,聶壹是漢武帝時雁門馬邑縣的富商,為雪除匈漢和親的恥辱,與大行王恢計議,以身作誘餌誘敵深入殲滅匈奴單于,聶壹詐降單于,以獻馬邑縣作為見面禮,與單于約定日期進軍,但在單于軍隊距離馬邑百餘里時,發現只見牲畜不見人,便產生了懷疑,攻下一處堡壘俘獲一名尉史,得知漢軍數十萬埋伏於馬邑急忙撤退,致使聶壹計畫失敗,這一事件歷史上稱為「馬邑之謀」。事後大行王恢因勞而無功獲罪,被迫自殺。聶壹也因此得罪匈奴單于並且背上破壞匈漢和親的罪名,更名易姓隱居起來,所以以避怨變姓並非始於張遼。
張遼年輕的時候為郡官員,并州刺史丁原欣賞他的武功將其調到身邊作為隨從,呂布殺丁原投靠董卓,張遼也隨之依附,董卓被呂布所殺,張遼又委身呂布,呂布被殺,張遼得遇明主,28歲的他從此走上人生正軌。跟隨曹操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張遼的求職之路大概分五大步:
第一步,掌握絕處逢生的秘訣
張遼被曹操活捉,又親眼看見呂布被斬首,如果自己也像呂布一樣乞求活命,下場必將追隨呂布而去,聰明的張遼只有將自己置之死地而後生,於是大聲叫曰:「呂布匹夫!死則死耳,何懼之有!」就這一聲斷喝立馬引起曹操注意,曹操說,此人好生面善。遼曰:「濮陽城中曾相遇,如何忘卻?只是可惜!」操曰:「可惜甚的?」遼曰:「可惜當日火不大,不曾燒死你這國賊!」操大怒曰:「敗將安敢辱吾!」拔劍在手,親自來殺張遼。由於劉備說張遼是赤心之人,為之求情,又有關羽擔保,張遼才得以活命。其實此時張遼的境遇與呂布相差無幾,那麼他為什麼沒有落下「三姓家奴」罵名,反而被劉備、曹操稱為忠義之人呢?這有多方面原因,最主要的大概因為張遼僅是一名武將而與政治無關。曹操正是看中這一點可以為己所用,才親釋其縛,解衣衣之,延之上坐。生死關頭呂布與張遼採取不同的態度,卻得到相反的結果,正是:乞哀呂布無人救,罵賊張遼反得生。
第二步,機智靈活給老闆留下深刻印象
張遼投靠曹操後的第一次參戰就是官渡之戰,當時袁紹派遣顏良攻打白馬,曹操派關羽、張遼為前鋒,結果關羽斬顏良立了頭功,有關羽在張遼自然沒有出色表現。之後,張遼隨夏侯淵平定東海昌豨的叛亂,彈盡糧絕之際,夏侯淵準備撤軍,張遼說,數日來,每次戰場相見,昌豨總是拿眼看我,似乎有話要說,而且他射矢總是很稀疏,說明他有猶豫之意,我去見他一面,或許可以招安。結果張遼只身前往昌豨軍營,與昌豨結拜,將其策反。曹操知道後假惺惺地斥責說:「此非大將法也。」張遼也很會拍馬屁的說,以明公威信,昌豨怎敢不降,又怎敢害我。
第三步,展示自己的才能不給老闆丟臉
第三步,展示自己的才能不給老闆丟臉
袁尚與單于蹋頓合兵攻打曹操,張遼為前鋒,看到敵軍壓境急忙飛報曹操,並勸曹操與之決戰,曹操立刻將指揮權授予張遼,這對張遼是多麼大的鼓舞,於是他率領許褚、於禁、徐晃兵分四路猛擊蹋頓,混亂中張遼斬蹋頓於馬下,取得了勝利。此前,曹操欲親自征袁氏兄弟,張遼曾勸諫說:「今天子在許,公遠北征,若劉表遣劉備襲許,據之以號令四方,公之勢去矣。」曹操認為張遼文武雙全。
第四步,處變不驚臨危不亂讓老闆信任
曹操定荊州之前,派張遼駐軍長社,軍隊臨開拔時忽然有謀反者半夜放火,意欲引起騷亂,張遼對左右說,不要驚慌,絕不會全營盡反,必是一小撮階級敵人故意大造聲勢以亂軍心。於是傳令軍中,凡是不反者安坐勿動。然後帶領親兵守在營中,頃刻,軍中安定下來,然後將首惡者抓獲斬首,曹操對此大豎拇指。
第五步,建功立業走上事業最高峰
赤壁之戰曹操敗北,留張遼、樂進、李典七千兵馬駐守合肥,孫權想趁赤壁之威率軍十萬攻打合肥,當時曹操發函說「賊至乃發」,眾將拆開閱讀:「若孫權軍來到,張、李將軍出戰;樂將軍守護軍,不得與戰。」眾將疑惑,張遼說,曹公是讓我們趁敵人立足未穩先迎頭痛擊,挫其銳氣,然後才可以堅守。於是招募八百敢死隊衝入孫權營中,張遼更是親自上陣,立斬兩員大將並手殺數十人,直殺到孫權麾蓋之下揚言單挑孫權,嚇得孫權直往後退,孫權人多勢眾將張遼等八百人重重圍困,張遼殺進殺出如入無人之地,殺的孫權沒點脾氣,只好撤軍。十餘天後孫權大軍撤回東吳,張遼趁機追殺,幾乎俘獲孫權,從此,張遼威震東吳。
為表彰張遼功績,曹丕賜予張遼母親只有太后、皇后才能乘坐的輿車,為張遼重建第捨並派禁軍守衛,皇宮中專為其母建造宮殿,又是封侯又是獎勵,榮耀無以倫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