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釗的後代 李大釗的子孫後代人生經歷揭秘 | 陽光歷史

 

A-A+

李大釗的後代 李大釗的子孫後代人生經歷揭秘

2015年09月14日 風雲人物 暫無評論 閱讀 285 次

  李大釗的後代:李大釗,中國共產主義的偉大先驅者,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中國共產黨的早期卓越的領導人。在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和民族解放事業中,佔有崇高的歷史地位。接下來由小編來為大家說說李大釗的後代。

  李大釗雖然早早就走了,卻留下了豐富的革命遺產和精神財富,他打造的清正勤謹的家風,延續了100年,傳承了三代人。其子李葆華,逝世前曾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兼黨委書記;而李葆華的子女中,沒有一個是「大款」:李青已從中共浙江省委統戰部部長和省政協副主席崗位退休,李宏塔現任安徽省政協副主席,李亞中為水利部工程技術人員。李青和李宏塔的廉潔,多次見諸報端。

  財產僅一塊大洋

  「對於祖父,我是從書中瞭解的。」李亞中說,雖然未曾謀面,但他通過文字與祖父相遇了。

  李大釗很小的時候,父親便去世了,他由爺爺一手撫養長大。爺爺非常重視李大釗的教育。「從五六歲入私塾,到從日本留學回國,他前後上了18年學。」李亞中說,李大釗從小便樹立了致力於民族解放事業的遠大志向。

  李亞中說,李大釗任北大圖書館館長時工資是140塊大洋,後來任教授漲到200塊大洋,再加上他在別的大學兼課,每月收入至少有250塊至300塊大洋。「他去世後家裡的財產僅有1塊大洋。由於沒錢安葬,只好舉行公葬,也就是向公眾募捐的形式安葬。」1921年,中共北京支部成立後,李大釗每月從自己的工資中拿出80塊大洋作為活動經費。此外,他還會向窮學生仗義疏財。每到發工資時,李大釗就會領回來一把欠條。後來,為了不讓李家斷炊,北大校長蔡元培只好囑咐會計科每月從李大釗的工資中拿出50塊大洋,交給李夫人。


  李大釗的高尚品質感染了許多人。在為李大釗舉行公葬的募捐中,就連政見相左的汪精衛也捐了1000塊大洋。

  1927年4月6日,奉系軍閥張作霖勾結帝國主義,在北京逮捕了李大釗等80餘人。在獄中,李大釗備受酷刑,但始終嚴守黨的秘密。4月28日,北洋軍閥政府不顧社會輿論的強烈反對,將李大釗等20位革命者絞殺。李大釗英勇就義時年僅38歲。

  李亞中說,「祖父被殺害後,一家人顛沛流離。父親李葆華為躲避抓捕,在友人的幫助下東渡日本,考取了東京高等師範學校物理化學系,還在日本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九一八」事變後,李葆華中斷學業,憤然回國,並未獲得學位。

  身教重於言教

  現任安徽省政協副主席的李宏塔談起父親李葆華,感慨地說:「父親對我們沒有什麼條條框框的規定,更多的是身教重於言教。從小父母就用祖父的事跡教育我們,要我們嚴於律己,不斷學習進步。」

  李葆華1909年出生於河北。十幾歲時,他就在父親李大釗的引導下走上革命道路。新中國成立後,他曾擔任過安徽省委書記、中國人民銀行行長等重要職務。然而這樣一位高級幹部家中,卻簡樸得讓人難以置信——老舊的三合板傢俱、人造革蒙皮的椅子,客廳的沙發坐下就是一個坑。房子是上個世紀70年代的建築。2000年,中央有關部門要為他調新房,他說:「住慣了,年紀也大了,不調了。」

  三年困難時期,李葆華調任安徽省委書記,他上任後第一件事就是檢查城鎮居民的糧食供應配額。他借了一個糧本,到一家糧店買糧。營業員給了他3斤大米、7斤紅薯干。李葆華說:「不對,國家規定是每人每月7斤大米、3斤紅薯干。」兩人爭執起來……後來問題清楚了,省委書記微服私訪的故事也在社會上流傳開來。

  李葆華全家在「文革」中的遭遇,讓子女們刻骨銘心。李亞中回憶說,「父親從省委書記到被衝擊、被揪斗、被抄家、被罷官、被軍管、被全省遊鬥,失去人身自由達6年之久。」被抄家後,李葆華夫婦就被造反派抓走了,子女也被趕出了家門,只能借宿在省委露天遊泳池已廢棄的小更衣室裡。「後來,母親被放出來,也只能住在這裡。」不但如此,有5年時間,他們不允許李葆華和家人相見。「直到1968年下半年,我們才爭取到探視機會。父親顯得蒼老消瘦,但他在逆境中不缺乏樂觀的精神和堅定的信念,正如爺爺李大釗那樣。」


  1978年,李葆華調到中國人民銀行主持工作,「69歲高齡和生疏的領域,對他顯然是巨大的挑戰,然而,在銀行工作的4年裡,父親完成了金融業的撥亂反正,推動了金融體制革新的全面展開,也為成功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做出了傑出貢獻。」

  車子和房子

  李葆華去世後,有記者問李宏塔:你父親給你們留下了多少遺產?李宏塔說:「我們不需要什麼遺產,李大釗的子孫有精神遺產就夠了。」

  其實,從幾個子女的生活點滴,就能瞭解李家的家風。前些年,在安徽合肥,總能看到一個身材魁梧、滿頭灰髮的中年人騎車行走在上下班的人流中,路上的交警都和他親熱地打招呼,他就是李宏塔。擔任領導工作20多年,李宏塔騎壞了4輛單車,穿壞了5件雨衣、7雙膠鞋。隨著年齡的增大,這幾年他才將單車換成了電動車,後來因為上班路途太遠,開始坐汽車。他笑稱自己會在能力範圍內盡量節儉,「但也沒必要為此作秀,真實就好」。

  1987年,李宏塔調任安徽省民政廳副廳長,曾先後4次主持分房工作,共分房近200套,卻從未給自己要過一套房子,在擔任廳局級幹部期間,一直住在一套60平方米的舊房裡。按照省裡的有關規定,李宏塔應分一套新房。1987年至1992年三次分房他都榜上有名,但他考慮到廳裡人多房少,都讓給了其他同志。1998年最後一次分房,已擔任廳長的李宏塔想到許多年輕科長住房較差、需要改善,他不顧妻子的埋怨,放棄了最後一次機會。後來,省裡給他補了一個20平方米的小套間,他的兒子才有了一個自己的空間。

  在李葆華小兒子李青的成長歷程中,有兩件事情讓他一直銘記在心。1994年,李葆華到杭州開會,當時的浙江省委書記李澤民到駐地看他,剛好李青也在。「李澤民告訴父親我表現很好,可父親馬上對李書記說『你們要嚴格要求!』」「1995年,我在中央黨校培訓學習,週末回家看望父親,一般要騎一個多小時的單車,當時我已經50多歲了,但父親並沒有因此而照顧我,父親從不讓他的司機接送我。這是父親對子女的大愛,真誠的、嚴格的愛。」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