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家橋之役:大將粟裕一生中揮之不去的陰影 | 陽光歷史

 

A-A+

譚家橋之役:大將粟裕一生中揮之不去的陰影

2018年06月10日 戰史風雲 暫無評論 閱讀 152 次

    粟裕(1907-1984),原名粟多珍,曾用名粟志裕,侗族,生於湖南會同。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領導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大將之首。

  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南昌起義,後進入井岡山,參加歷次反「會剿」和全部五次反「圍剿」戰爭。長征時留在南方組織遊擊戰爭。抗日戰爭期間,任新四軍第二支隊副司令員、江南指揮部和蘇北指揮部副指揮,1941年任新四軍第一師師長,後兼第六師師長。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任華中野戰軍司令、華東野戰軍副司令、代司令員兼代政委等職,主要指揮高郵戰役、隴海線徐(州)海(州)段戰役、蘇中戰役、孟良崮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上海戰役等。建國後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常委、第五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等職。

  1955年9月27日,被授予大將軍銜,並授予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一級解放勳章。

  粟裕與王耀武是中國現代史上兩大名將,也曾多次在戰場上相逢。王耀武對粟裕十分地欽佩,曾專門研究粟裕,積累了一大摞的研究資料。粟裕對王耀武的軍事指揮才能也是十分欣賞,曾說「(王耀武)是蔣軍中指揮較有才幹者」,據說,得到粟裕如此評價者,國軍中僅薛岳、王耀武而已。由於信仰和政治立場的不同,兩大名將之間曾經演繹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精彩對決。

  1934年7月初,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宣佈,以紅七軍團為主組成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立即向閩、浙、贛、皖等省出動。紅七軍團的主要領導人有軍團長尋淮洲、政委樂少華、政治部主任劉英、參謀長粟裕等,這次行動的目的地是皖南。北上抗日先遣隊經過激烈的戰鬥,於1934年10月下旬進入閩浙贛蘇區的重溪地區,同閩浙贛蘇區的紅十軍勝利會師。根據中革軍委的命令,抗日先遣隊同閩浙贛蘇區的紅十軍及新升級的地方武裝合編,成立紅軍第十軍團。七軍團改編為第十九師,紅十軍和新升級的地方武裝分別為第二十師和二十一師。原閩浙贛軍區司令員劉疇西為軍團長,樂少華為軍團政委,尋淮洲任十九師師長,劉英任政治部主任。粟裕被調到閩浙贛軍區任參謀長。

  紅十軍團成立後,各部進行了分工。十九師的任務是出動到浙皖贛邊,打擊追剿之敵,發展新蘇區。二十師、二十一師的任務是留守閩浙贛蘇區,打擊圍剿之敵,保衛老蘇區。此後不久,根據中央軍區指示,二十師和二十一師與十九師會合,創造皖浙贛邊新蘇區。為了統一十軍團的領導,中央軍區又決定由方志敏、劉疇西、樂少華、聶洪鈞和劉英五人組成軍政委員會,方志敏任主席。粟裕改任十軍團參謀長。

  12月中旬,紅十軍團與國民黨三個團的兵力在黃山東麓譚家橋地區接火。紅十軍團領導決定利用烏泥關至譚家橋段公路兩側有利地形,打一場伏擊戰,爭取殲滅孤立突出的敵補充第一旅大部。作為參謀長的粟裕立即作了安排。

  12月23日夜,紅軍在譚家橋公路兩側設伏,他們伏擊的對象就是王耀武。王耀武的補充第一旅前衛團十分謹慎,上午10點左右搜尋到尋淮洲陣地前,尋淮洲當即發起攻擊。在當時的大部分情況下,紅軍一旦衝鋒,國民黨軍的常規動作就是潰退。但是王耀武部不是如此,他的人馬迅速縮回,而沒有潰散。同時開始了迂迴,佔據了630高地,紅軍兩個師協同不力,而國民黨軍在王耀武指揮下從兩師結合部突破,將紅軍各部擊潰。最後兩軍惡戰630高地,紅軍仰攻630陣地,非常不利,戰鬥最後以紅軍主動撤退而結束。此戰尋淮洲身先士卒衝鋒,負重傷,轉移中犧牲。此外,紅軍損失了300人,8名師以上幹部負傷,八十七團團長黃英特陣亡。譚家橋之戰的失利,使方志敏部的境遇更加惡化。1935年1月,方志敏部開始退回贛東北,在懷玉山地區被圍,幾乎全軍覆沒。1月29日,由於叛徒出賣,方志敏被捕,8月6日於南昌就義。整個方志敏部,只有粟裕帶領少數部隊突出重圍,繼續堅持遊擊戰爭。

  這是王耀武和粟裕的第一次交手,結果王耀武大獲全勝。不過,當時的粟裕只是參謀長,沒有真正的軍事決策權,左右不了戰局,但其在此戰中表現出來的軍事謀略引起了王耀武的注意,此後,王耀武開始研究粟裕,竟形成了一大摞研究資料。譚家橋之戰對粟裕影響很大,成為其一生揮之不去的陰影。粟裕逝世後,後人遵其遺囑,將其骨灰一部分灑在了孟良崮,另一部分灑在了譚家橋,可見此役對粟裕的影響。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