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變東北軍坦克去向之謎:多配屬滿洲國軍
根據史料記載,九一八事變發生時,在瀋陽的東北軍是有坦克部隊的,那麼,這支當時中國少見的機械化部隊在事變中的命運又是怎樣的呢?
日本《滿洲事變寫真大全集》中展示了其攻佔北大營,佔領瀋陽後繳獲武器的一些照片,其中一張照片,顯示的是日軍在北大營繳獲的東北軍坦克。圖中可見,北大營駐軍至少有六輛坦克。這些坦克,分析判定當為張學良部東北軍裝備的雷諾FT-17型法制輕型坦克。
雷諾FT-17輕型坦克,1917年,製造出第一輛樣車。同年9月,批量生產。是法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生產的輕型坦克,是世界上第一種裝備可旋轉炮塔的坦克。戰鬥全重 7噸,最大時速10公里,乘員2人。這是一種早期較為優秀的坦克,曾被大批製造,供多國使用,直到日軍進駐印度支那,駐越南的法軍仍在使用這種坦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中國各路軍閥中,東北軍是最早使用戰車的一支。張作霖時代的東北軍曾裝備過一批雷諾FT-17坦克,大部分配裝捷克造ZB- 26式機槍。東北軍擁有的雷諾FT-17坦克,大多採購自法國,也有部分來自波蘭和西伯利亞俄國白軍。張學良將軍似乎對法國武器情有獨鍾,還曾多從法國採購高德隆式飛機,可惜也在九一八事變中被日軍繳獲。
1926年在和直系軍閥吳佩孚的戰鬥中,曾使用這批雷諾坦克,也是中國軍隊第一次使用近代化坦克車輛進行戰鬥的記錄。此後東北軍曾在多次內戰中使用裝甲部隊,雷諾戰車是其主力。
在九一八事變前,駐防瀋陽的第七旅是東北軍精銳,根據記載,該部轄三個步兵團駐守北大營,是張學良的看家部隊。該部裝備有迫擊炮、平射炮、輕重機槍、車輛騾馬,甚至還配屬一批雷諾坦克,是東北軍中裝備最精良的一個旅。日軍這張照片證明了北大營守軍裝備坦克一事並非子虛烏有。
但是,在北大營被攻佔的過程中,卻只有日軍戰車進攻東北軍的記錄,而沒有東北軍用坦克迎戰的記載。根據東北軍老人的回憶,這批坦克共計12輛。在日軍進攻北大營的時候,由於東北軍奉命不抵抗,坦克既沒有加油也沒有裝彈,以免構成日方指責東北軍「啟釁」的借口。待局勢發展到無法控制,戰車已經既來不及投入作戰也來不及逃離了,只得放棄,導致這些坦克被日軍俘虜。這批坦克在北大營被俘後,有資料表明日軍將其用於進攻黑龍江馬占山部,後將一部分車輛運回國內研究,一部分車輛轉交偽滿洲國軍。
其實,日軍在瀋陽投入的戰車,多為輪式裝甲車,從戰鬥力對比而言,雷諾NC-17戰車還要勝之一籌。因此,有戰鬥經驗的東北軍戰車部隊未經抵抗就束手被擒,實在是一件令人扼腕的事情。
不過,東北軍裝甲部隊的雷諾FT-17型戰車並未在九一八事變中完全覆滅,部分車輛被帶入關內。1933年春,張學良曾向蔣介石的南京政府贈送了「雷諾」F-17戰車兩輛和瀋陽兵工廠自行裝配的裝甲汽車四輛,這些車輛後來成為裝甲兵學校的重要裝備。訓練出一批在抗戰中英勇無畏的裝甲兵學員,總算是為抗日戰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1937年8月13日,中國軍隊在上海對日軍主動發起進攻,圍攻在租界中的日本海軍陸戰隊,幾乎全殲在滬日軍。在進攻楊樹浦的戰鬥中,中國戰車部隊出動三輛維克斯六噸半戰車,拚死衝擊日軍陣地,但因為寡不敵眾,且中國步兵部隊缺乏配合坦克兵進攻的經驗,在戰鬥中三輛坦克先後被毀。在其中一輛坦克被摧毀後,日軍打開坦克的艙門,發現其車長和機槍手均死於日軍炮火,但仍保持著射擊的姿勢。「這是在此前作戰中罕有看到的,可見中國軍隊這一次的作戰決心不同反響。「他們在那名車長的口袋裡發現了他的證件,那名車長是中國裝甲兵團的一名軍官,姓錢,滿族。
這名戰死上海的坦克車長,應該就是從東北撤出的裝甲兵之一吧。
日本刊物上中國裝甲兵學校使用的FT-17型坦克,即為張學良東北軍所提供,可算是東北軍裝甲兵的最後血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