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爾瓦戰役為什麼讓彼得大帝在歷史上淪為笑柄
說起彼得大帝,有人這樣評價:「俄國的締造是由於一個人的意志——彼得大帝的意志。生活在19世紀的革命導師馬克思最為褒獎的18世紀的兩個偉大帝主,一個是中國的康熙大帝,另彼得一世一個俄國的彼得大帝。」後世人對彼得大帝有如此之高的評價,絕非虛言。
1689年的沙俄政權是一個落後的國家,弱於清朝帝國,主要方面比英法德落後很多。到處盛彼得大帝青銅騎士像行著農奴制──實際上農奴的數目在增加,而其合法權力在減少。俄國錯過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的大好時機。神職人員愚昧無知;文學暗淡無光,數學和自然科學無人問津。同西歐相比,俄國幾乎還在中世紀時期。在西歐,此時牛頓的《自然哲學原理》剛剛問世,文學和哲學事業繁榮昌盛。
1697至1698年間,彼得到西歐作了一次長途旅行,一次為他隨後的統治定下了基調的旅行。他以一個下士彼得·米哈伊洛夫的身份,率領了一個大約由250人組成的「龐大的使團」。由於彼得使用了一個假名(魯尤特爾·米海伊洛夫),因而他看到了許多否則就無法看到的事物。在這次旅行期間,他為荷蘭的荷蘭東印度公司當了一個時期的船長,還在英國造船廠工作過,在普魯士學過射擊。他走訪工廠、學校、博物館、軍火庫,甚至還參加了英國議會舉行的一屆會議。總之,他盡了最大的努力學習西方的文化、科學、工業及行政管理方法。
1698年當幾位大臣來問候遠途歸來的彼得大帝時,他已經開始系統引進國外新式武器和戰略技術,還建立了彼得一世一支強大的海軍。在經濟方面,彼得大力鼓勵工商業的發展,允許企業主買進整村的農奴到工廠做工,批准外國人在俄國開辦工廠。為了鼓勵西方工藝和技術的引進,他把許多西方技術人員帶入俄國,還派遣許多年輕的俄國人到東歐去學習。
在政治上,改革的目的是建立完整的中央集權統治,加強工作效率。剝奪貴族領主杜馬會議的職能,代之以參政院,下設11個委員會(實際上相當於西方國家的「部」)負責具體工作;罷黜大教長,代之以宗教院,使教會成為國家政權的一部分;劃分行政區域,將全國分為50個省。彼得還頒布了一個「職能表」,將文武官員分成14個不同的等級,所有的官員不管門第出身,都要從最低一級做起,靠功績晉陞。
在社會問題上,彼得也主張實行西方化。他頒布法令,規定人人都不得蓄鬍子(雖然他後來對此項法令做了修改),要求宮廷人員必須穿西裝,鼓勵吸煙和喝咖啡。雖然他制訂的政策有許多在當時遭到了強烈的反對,但是這些政策帶來了長期的影響:俄國這個由貴族階級統治的國家最終在很多方面都實行了西方的風俗和文化。
可想而知,彼得認為俄國東正教會是一股落後的、反動的勢力。彼得成功地對正教會實行了部分改組,並在很大的程度上獲得了對它的控制。彼得在俄國創辦非宗教學校,鼓勵發展科學。他還引進了儒略歷,並使俄文字母現代化。在他的統治期間,俄國創辦了第一家報紙。
俄國現代化和西方化開展了大規模的改革。彼得在位期間鼓勵工商業發展。他統治下,城鎮規模擴大了,資產階級在數量上增長了。
除了所有這些內務改革外,彼得還對外交政策實行改革,這對未來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在他的領導下,俄國在南部與土耳其交戰,在北部與瑞典交戰。與土耳其初戰告捷,於1696年攻克了亞速港,從而在某方面來說給俄國開闢了通往黑海之路。但是在他的統治晚期,土耳其在戰鬥中佔了上風,1711年他被迫把亞速港交還給土耳其。
同瑞典作戰的整個局勢幾乎與同土耳其作戰的情形正相反;俄國人初戰失利,但贏得了最終的勝利。1700年,俄國與丹麥和薩克森結盟同瑞典展開了一場戰爭,當時瑞典是一個主要的軍事強國(波蘭後來也對瑞典宣戰)。1700年俄軍在納爾瓦戰役中失敗。這次戰役之後,瑞典國王就把注意力轉向其他敵人。與此同時,彼得重建俄國軍隊。瑞典和俄國再次交戰,1707年瑞典軍隊在波爾塔瓦徹底失敗。
1698年當幾位大臣來問候遠途歸來的彼得大帝時,他已經開始系統引進國外新式武器和戰略技術,還建立了彼得一世一支強大的海軍。在經濟方面,彼得大力鼓勵工商業的發展,允許企業主買進整村的農奴到工廠做工,批准外國人在俄國開辦工廠。為了鼓勵西方工藝和技術的引進,他把許多西方技術人員帶入俄國,還派遣許多年輕的俄國人到東歐去學習。
在政治上,改革的目的是建立完整的中央集權統治,加強工作效率。剝奪貴族領主杜馬會議的職能,代之以參政院,下設11個委員會(實際上相當於西方國家的「部」)負責具體工作;罷黜大教長,代之以宗教院,使教會成為國家政權的一部分;劃分行政區域,將全國分為50個省。彼得還頒布了一個「職能表」,將文武官員分成14個不同的等級,所有的官員不管門第出身,都要從最低一級做起,靠功績晉陞。
在社會問題上,彼得也主張實行西方化。他頒布法令,規定人人都不得蓄鬍子(雖然他後來對此項法令做了修改),要求宮廷人員必須穿西裝,鼓勵吸煙和喝咖啡。雖然他制訂的政策有許多在當時遭到了強烈的反對,但是這些政策帶來了長期的影響:俄國這個由貴族階級統治的國家最終在很多方面都實行了西方的風俗和文化。
可想而知,彼得認為俄國東正教會是一股落後的、反動的勢力。彼得成功地對正教會實行了部分改組,並在很大的程度上獲得了對它的控制。彼得在俄國創辦非宗教學校,鼓勵發展科學。他還引進了儒略歷,並使俄文字母現代化。在他的統治期間,俄國創辦了第一家報紙。
俄國現代化和西方化開展了大規模的改革。彼得在位期間鼓勵工商業發展。他統治下,城鎮規模擴大了,資產階級在數量上增長了。
除了所有這些內務改革外,彼得還對外交政策實行改革,這對未來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在他的領導下,俄國在南部與土耳其交戰,在北部與瑞典交戰。與土耳其初戰告捷,於1696年攻克了亞速港,從而在某方面來說給俄國開闢了通往黑海之路。但是在他的統治晚期,土耳其在戰鬥中佔了上風,1711年他被迫把亞速港交還給土耳其。
同瑞典作戰的整個局勢幾乎與同土耳其作戰的情形正相反;俄國人初戰失利,但贏得了最終的勝利。1700年,俄國與丹麥和薩克森結盟同瑞典展開了一場戰爭,當時瑞典是一個主要的軍事強國(波蘭後來也對瑞典宣戰)。1700年俄軍在納爾瓦戰役中失敗。這次戰役之後,瑞典國王就把注意力轉向其他敵人。與此同時,彼得重建俄國軍隊。瑞典和俄國再次交戰,1707年瑞典軍隊在波爾塔瓦徹底失敗。
俄國通過戰爭吞併的領土大體上包括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芬蘭附近的一片重要領土。雖然征服的領土並不彼得大帝夏宮很大但卻很重要,因為它給俄國提供了波羅的海上的一個出口,因而提供了一個「瞭望歐洲的窗口」。彼得在涅瓦河兩岸,即在征服瑞典所獲的土地的一部分上,建立了一座新城市──聖彼得堡(後來的列寧格勒)。1712年他把首都從莫斯科遷到聖彼得堡。從此,聖彼得堡就成了俄國與西歐交往的主要地點。
彼得推行的許多國內政策和多次展開的對外戰爭當然要付出很大的代價,不可避免地要強行增收賦稅。高稅收和改革本身激怒了許多俄國人,出現了幾起叛亂事件,但是都被彼得無情地鎮壓下去了。雖然彼得在自己的鼎盛時期就有許多敵手,但是今天西方和共產黨的史學家們都一致認為彼得是俄國沙皇中最偉大的沙皇。
把彼得列入本冊是因為他在俄國西方化和現代化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人們也許不禁要問:許多其他國家的統治者都推行過類似的政策,為什麼要讓彼得入冊而摒棄了其他大多數的統治者呢?
在20世紀的今天,大多數國家元首確實弄清了他們的國家特別是在科技方面走西方之路的重要性。但是在1700年歐洲以外的大多數人對實現西方化的好處還認識不清。彼得的意義就在於他能夠先於時代200年認識到使西方化和現代化的重要性。由於在18世紀和19世紀西歐取得了非常迅速的發展,俄國則無法同西歐並駕齊驅。
歐洲東部疆域上的另一重要的國家土耳其與俄國形成了特別鮮明的對照。土耳其和俄國都是半歐洲國家。就彼得未登基以前的兩個世紀當中,土耳其在軍事、經濟和文化上都比俄國先進。就此而論,土耳其在整個歷史的大部分時期比俄國先進。但是在1700年前後,沒有哪位土耳其君主認識到迅速西方化的重要性並把國家朝著那個方向推進。因此俄國自從彼得時期以來取得了迅猛的進展,而土耳其卻只是以緩慢的步子向前。直到進入20世紀,凱末爾才領導土耳其朝著迅速實現現代化的目標邁進。當時俄國對中亞的控制已相當穩固,俄國在工業和教育上都比土耳其先進。
彼得大帝並不單單是一個順乎潮流的君主,而是一位站在時代前列的人。完全有理由認為是他彼得一世大帝畫像(9張)的先見之明使歷史發生了變化,改變了方向,沿著一條否則就無法遵循的道路發展。基於這些理由,我覺得彼得在本書中應有一席之地。
在決定彼得的名次時,把他和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加以對比,從中受到了一定的啟示。不明白康熙為什麼不也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引進先進知識,這一點不如彼得大帝。伊麗莎白的知名度,特別是在西方,要比彼得大得多。伊麗莎白主要是象徵著其臣民的一致願望,而彼得則把俄國帶入了一個從未見過的全新方向。事實上,要不是英國在這期間的大多數世紀中在世界上發揮的作用遠遠大於俄國的話,彼得和伊麗莎白在名次上的差距甚至還會大些。
今天,我們當然認為俄國比土耳其要佔優勢,設想一下,如果那時俄國沒有彼得,而土耳其有一位積極改革的蘇丹,那麼今天土耳其也可能成為大國,可能代替俄羅斯統治中亞地區,因為該地區的居民是穆斯林,他們與土耳其人的關係要比俄國人的關係近得多。
綜上所述,彼得在當今世界舞台上的影響顯然要遠遠大於康熙帝、伊麗莎白一世和路易十四。從沙俄到蘇聯,中土的上方一直橫亙著一頭兇猛的北極熊,哥薩克騎兵,皇家近衛軍,大炮兵主義,這些名詞都證明著一個國家軍事實力之強大,但是曾幾何時,他是個制度落後的國家,但是一個偉大的君王彼得大帝,一場偉大的戰役北方戰爭就讓這個國家從歐洲悄然崛起,但是這一場偉大的戰爭確實從一場慘敗開始,一場讓彼得大帝淪為笑柄的納瓦爾戰役。
在1560至1658年間,瑞典形成了一個以芬蘭灣為中心的波羅的海帝國,包括卡列利阿,因格裡亞,愛沙尼亞和立窩尼亞。在三十年戰爭中,瑞典在德意志也得到了大片領地,包括西波美拉尼亞,維斯馬,不萊梅公國和費爾登。同時瑞典還征服了丹麥和挪威在松德海峽(The Sound)以北的領地。這些勝利可能要歸因於訓練有素的軍隊,儘管其規模相對較小,但是比大多數歐陸軍隊專業化程度高得多。尤其是其專業軍事訓練使得其可以維持高比例的小型火槍隊。但是由於戰爭費用不能由佔領區提供,瑞典 最終證明不能在曠日持久的戰爭中維持其軍隊。
大動亂期間外國對俄國的干涉使瑞典在《斯托爾博沃條約》(1617)大有斬獲。該條約剝奪了俄國通往波羅的海的直接出海口,意味著俄國從此不再有挑戰瑞典地區霸權的實力。俄國的命運在17世紀後半葉得到了逆轉,尤其是在彼得大帝即位後,他一直尋求奪回之前的損失並重建在波羅的海的地位。17世紀90年代末,探險家約翰·帕特庫爾通過《普列奧布拉任斯科耶條約》成功將俄國,丹麥和薩克森結成聯盟,三國於是於1700年發動了進攻。
納爾瓦戰役 1700年11月30日,在俄瑞北方戰爭(1700—1721)時期,彼得一世率俄軍同查理十二世的瑞典軍隊在納爾瓦城附近進行的首次大規模戰役。
為保障俄國自由出入波羅的海,彼得一世決定首先奪取瑞軍控制的納爾瓦和伊萬哥羅德。1700年9月16日,俄軍開始圍攻這兩座要塞。至11月30日,俄軍共有約3。5萬人(步兵2。7萬人、龍騎兵1500人,地方騎兵6500人)火炮173門;納爾瓦和伊萬哥羅德兩城的瑞典守軍共有1900人,火炮400門。9月31日起,俄軍炮擊要塞,企圖迫使瑞典守軍投降,但由於炮兵裝備不佳(火炮陳舊、彈藥不足),未能達到預期目的。查理十二世乘彼得一世的同盟者波蘭國王奧古斯特二世按兵不動之機,親率瑞軍(3。25萬人、火炮37門)於11月30日馳援被圍守軍為督促援軍和彈藥輜重早日到達,彼得一世於11月29日去諾夫哥羅德,軍隊交外籍將領德·克魯瓦公爵指揮。11月30日晨,瑞軍經2小時炮擊,爾後向俄軍陣地發起攻擊。查理十二世根據逃兵供詞獲
悉有關俄軍部署的確切情報後企圖分割俄軍,各個擊破,遂將大部兵力集中於俄軍右翼作戰,以奪取坎佩霍爾姆島附近的橋樑,使俄軍失去這唯一的渡口。14時,瑞軍兩處突破俄軍戰鬥隊形。許多軍官和外籍將領,其中包括德·克羅阿公爵,向瑞軍投誠俄軍不久前才組建的團隊,因無軍官指揮,開始向渡口撤退。潰退之軍蜂擁而上,納爾瓦河橋因承受不住而坍塌未及渡河的士兵併入兩正規禁衛團——普列奧布拉任斯科耶團和謝苗諾夫斯科耶團。兩團堅守陣地。擊退瑞軍多次衝擊。左翼,魏德將軍指揮的師也頑強抵抗。但是,俄軍被分割為二,缺乏統一指揮,無法組織防禦,俄軍將領遂在保留武器(火炮除外)和軍旗的條件下被迫投降。但瑞軍於12月1日,當兩禁衛團和戈洛溫師渡過納爾瓦河後,解除魏德和特魯別茨科伊兩師武裝。
彼得大帝喜歡親率部隊作戰,第一場戰役獲勝時,他曾親率部隊接受凱旋彼得大帝,像個士官長。他經常以自己的最高軍銜——海軍中將而非沙皇自居。
彼得大帝非常注重海軍的發展,他曾經說過:「如果世界上一個君主,他只有陸軍他就只有一隻手,如果加上海軍,他就是雙臂齊全。」為拓展海權,迎戰強敵瑞典,親自監工設計今天的聖彼得堡。彼得大帝曾喬裝成普通人到荷蘭學習造船的技巧。
彼得大帝也有不為人知的殘暴一面,喜歡看死囚處決。他原本很期待自己的大兒子繼承皇位,跟他一樣是一個驍勇善戰的君主,但他的兒子卻只想當個平凡人,後在奧國留學時,想要逃離俄國勢力,被抓回,身邊的人都處死,最後兒子也被處死,監斬人正是彼得大帝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