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民間研究:南北漢人Y染色體是白人基因型 | 陽光歷史

 

A-A+

[圖文]民間研究:南北漢人Y染色體是白人基因型

2015年11月19日 科學探秘-長篇 暫無評論 閱讀 937 次

天戟最近閱讀人類Y染色體基因單倍體譜系方面的知識時,有一個驚天大發現。


下圖人類各Y染色體非重組區單倍體基因譜系簡圖,天戟給出的是一個比較通俗的圖,但並非敷衍了事,只是為了敘說的方便、敘說的通俗。且這個圖上的所有18個單倍體,已經涵蓋了人類所有的單倍體型,只是未有更細化而已。比如我們看到的藍色0方塊,代表了O175,是東亞-南亞基因,如果再細分,可以分成3個類型,M119/M95/M122,其中的M119,在中國南方的漢人中佔有比例很高,達到75%以上,在北方漢人中間幾乎為零,姑且稱為南方漢人基因,為什麼說姑且呢?因為這個基因單倍體型在北亞也存在,比如滿蒙、朝鮮和日本、以及東北亞島嶼上。M95基因單倍體,主要分佈在東南亞和太平洋島嶼上,在日本、朝鮮人中也有,姑且稱東南亞基因。M122很廣,分佈在幾乎所有的東亞和東南亞包括西藏等地,出現頻率最高的地方是雲南,在黃河流域的河北、陝西、山東,長江流域的湖北、安徽、四川、江西等地區的這些北方漢族人中,M122大約為80%,頻率分佈雲南最多,其次北方漢人和藏人,再次朝鮮日本東南亞,在太平洋島嶼上也有少量發現,是一組以滇川陝為軸心的頻率分佈圖。M122繼續分化為M134和M117。M117是在M134上繼續分化的。 M134分佈在雲南、四川包括漢民族在內的許多民族、藏民族和北方漢族中間,姑且稱為先羌基因。M117姑且稱為北方漢族基因型,是漢民族一個古老的基因型,主要分佈在北方漢人以及北方一些民族中間。推測大約是周秦民族的源基因型。






M119/M95/M122/M134/M117這些基因雖然都十分古老,在敘述中國漢人分類上有繼續分類的必要,但本圖中沒有出現。並不是表示這些基因型分化,是因為本文基本不涉及這些,其他基因型也類似。


天戟在這個圖上發現了一個驚天線索。




天戟通過查閱資料發現,圖中,非洲黑人基因型主要是A、B,這兩個幾乎沒有出非洲。出非洲的人以及部分非洲人,都含有一個原始的M168類型,所有的突變,都來源於這一個類型,也就是說在這個基礎上的突變。M168也是人類出非洲的直接證據。M168是世界上除部分黑人外都存在的Y基因類型。這個基因分化為圖中從C一直到R的所有類型。M168分為3個大型,CM130、D-YAP、F89。涵蓋了出非洲的白人、黃人、棕色人、美洲人以及東非的部分黑人的所有基因型。其中CM130,大約存在於從印度一直到東北亞的沿海地區、太平洋諸島,在中亞人中也能找到一些。D-YAP,為小黑矮人基因,主要分佈在印度安達曼人(100%)、藏族(58%)、土家族、彝族、瑤族、日本(34.7%)、朝鮮、滿州人、緬甸人、克欽人和部分漢人中間,其分化出的E和E3B,是中非和東部非洲的人類基因型;另外一大支F89,是一個十分了不起的基因,除了非洲黑人區域外,幾乎所有的地方都存在。它分化出了包括歐洲人、美洲人(Q)、阿拉伯人、波斯人、中亞人、印度人、東亞東南亞人(O/N)等等所有的基因類型。


天戟發現,F89比較特別。這一支分化出的所有子類別,除了東亞東南亞人(O/N)和美洲人(Q)外,都是白人類型。狂且猜想F89是突變出的一種白人的根基因(似乎是灰白人種),那麼O/N和Q型,極有可能也是白人類型。當然,F89是白人基因,其中分支類型突變為黃種基因的可能性也不是不存在。但是,從美洲人和東亞東南亞人(遠東人)和白人在身材、膚色、外表許多方面的差異,以及O/N和Q型獨立分型而美洲人和遠東人有著許多相似性分析,突變的可能性較小。加上在遠東、極北和太平洋上這些遠東黃種人佔據地周圍發現有許多C、D類型的人,狂且大膽推測,O/N和Q型依然是白人基因型!也就是說,佔據南北漢人各約75%的O-175Y基因單倍體型,是白人基因型!那麼為什麼包括南北漢人在內的東亞黃種人、美洲人是卻是黃色人種(美洲人疑似黃種)呢?


人類從非洲出發到達世界各地,並非只有一批,他們是層次推進的,出非洲的人類有好幾批,因此包括有多種基因突變類型。出非洲的M168單倍體型分化為三種子類型,即C、D、F,這是在非洲就已經分化完成的。沒有出非洲的,有A、B這樣兩個和M168一樣古老的兩個大類,它們再分化成許多子型。最早從非洲出來的,可能是C、D基因型。他們在冰川期還沒有結束已經到達了東南亞一帶,時間大約在5萬年前,此後一直向太平洋島嶼(當時水平面比現在低 100-200米,島嶼連成一片)和美洲進發,冰川期過後,沿東南亞沿海和中國沿海向北方進發。F類型現在是現代人類的一個大類,他們可能在C、D類型的稍後出發,也可能同時,但走的不是一個路線。這裡說明一下,每種類型出非洲,也不是一次性的,可能分為很多批次。而且,即使象F類型這樣一個大類,當初出非洲的幾批人,可能也只有幾百幾千人。F型似乎在非洲還沒有完成子類型的突變和分化,因為在非洲,幾乎找不到由F突變而成的類型。F類型應當和C、D幾乎同時或者稍後出的非洲。M168基因突變型為什麼會成批走出非洲,人類學家推測可能遭遇類似盧旺達的種族清洗,M168基因突變型在競爭中失敗了。但是,因禍得福,他們反而從此走上了繁榮昌盛的道路。因為,地球上所有除中非、西非等地的黑人外,都是M168基因型繁衍的後代。F類型出走的路線,推測和C、 D基因型不同,他們先進入北非和西亞一帶,並發展出了比C、D型人更高的技術水平。當時,北非和西亞人並無其他智人(如C、D型),或者很少,所以,這批白膚色基因型來到以後,仍然保持自己的白色膚色。他們在這一地帶,由於人種的大量繁衍,分化出了更多的子基因型。當3萬年前冰雪融化,氣候轉暖,這些不同子基因型的F型人群開始向世界各地擴散。西亞的周圍一帶,從歐洲一直到中亞,由於沒有先前的C、D類型的人,F基因型(包括各種不同子基因型)佔據以後,他們的膚色都還是白色,而到達遠東的那部分白種基因型O/N和Q型,就遇到了先前已經到達那裡的棕色或黑色的C、D類型人種,於是,不可避免進行了征服和爭奪土地的戰爭。爭鬥的結果,當然是掌握了先進技術(推測他們當時已經進入中石器,新石器,如果是的話,那麼中石器時代比考古的要提前幾千年)的白種基因型F型獲勝。於是,在遠東,白種突變型O/N型男子取代了大部分棕色或黑色的C、D人種男子,和C、D型女性(當然也包括O/N型女性)融合成為黃色人種;在美洲,白色基因型的Q型人種,也取代了當地的C型人種男子,和C型女性一起融合為有色美洲人。


因此,黃色人種,實際上是棕色和黑色的C、D兩種基因型同白色的O/N型結合的產物。中國的南北黃種人(各族在內),包括東南亞的黃色人種,他們的Y染色體單倍體型是O/N型,這本是一個白色人種的Y基因型,由於他們征服了當地的土著C、D類型(是稍早從非洲過來的),就混合成了黃色人種。之所以說是征服,是因為Y基因型是O/N型。只有征服者才能把種姓基因,也就是Y基因型傳給後代。


這裡有必要說明一下,其實前文也已經交代過。雖然南北漢人都是O/N型佔據70-80%左右,但其中的內涵不同。O型分化出了三支,時間大約是3萬年前,地點約在東南亞。一支大體是先羌,就是M122,一支大體是東南亞各族祖先,就是M95,一支大體是現代南方漢人和其他南方少數民族的祖先,就是M119。先羌的M122型,分化出M134,時間大約為1萬年前,此為古西羌族,也就是漢藏民族的祖先。M134接著分化出M117,此為漢藏分野,分子鍾計算時間大約為6000年前左右。M134和西藏本土的D類型(可能是冰川期後來自印度),一部分進行融合,一部分共存。因此,現在西藏人的 M134型為40%左右,D型為34%左右。M117可能就是周秦氐羌民族的祖先的Y基因單倍體型。他們向低地發展,征服並融合了當地的C、D型乃至從南方過來的M119型(比如殷商),形成了古華夏族。所以北方漢人的Y基因型中,有70%以上是M134。南方漢人,古稱百越民族,中國南方和北方一樣,原來是棕色或者黑色的C、D型土著佔據的地盤,現在白色的M119來了,征服了土著,替換Y基因型,使南方中國人的Y基因型變成了本來是白膚色的M119 型,融合當地女性土著,形成了中國南方黃色人種。東南亞和太平洋島嶼也是類似情況,只不過M119型換成了另一種M95型。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