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殘忍的嬪妃殉葬制度:朱元璋的陪葬宮女最多! | 陽光歷史

 

A-A+

明朝殘忍的嬪妃殉葬制度:朱元璋的陪葬宮女最多!

2017年01月26日 野史秘聞 暫無評論 閱讀 283 次

  朱明皇朝建立後 ,從首任皇帝朱元璋到明宣宗朱瞻基,前後60年,均以後宮活人殉葬。活人殉葬之後,新皇帝就會給這些死去的宮女追贈一些頭銜,表彰她們的行為.在明朝,不但最高統治者的皇帝死了要用活人殉葬,而且皇帝的兒孫們,即諸侯王死了,也要用活人殉葬。《明史》(113卷)還記載說:「景帝以郕王薨,猶用其制,蓋當時王府皆然 」。

  據史料記載,明朝的殉葬制度規定很細,哪些妃嬪應殉葬,哪些可以不殉葬,都有明文規定。凡被刪封為貴妃等高等名號的,生過兒子並且兒子被封潘的,可以不殉葬,娘家原有功勳的也可 "恩免"。其餘的皆殉葬。

  1朱元璋——46名妃嬪慘死殉葬

  明太祖死後,共陪葬及殉葬46個嬪妃,除了兩個死在太祖之前,最後得以埋在太祖陵墓的東西兩側外,其餘人都是殉葬而死。

  給朱元璋殉葬的人具體有多少人,史上並無確切的記載。據明末人毛奇齡所著《彤史拾遺記》記載,「太祖以四十六妃陪葬孝陵,其中所殉,惟宮人十數人。」

  後來,朱允炆對這些生殉后妃宮女的家屬進行了表彰和封賞。張鳳、李衡、趙福、張弼、汪賓、孫瑞、王斌、楊忠、林良、李成、張敏、劉政等人都被封賞,授以「千戶」、「百戶」之職,其官皆世襲。他們都是給朱元璋殉葬宮人的父兄,即所謂「朝天女戶」。

  

  2朱棣——30名宮女殉葬

  給成祖殉葬的嬪妃人數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大明會典》的16人,一種是朝鮮的《李朝實錄》的三十餘人。

  3、明仁宗——五個妃子

  仁宗死後有五個妃子殉葬,分別為:貴妃郭氏、淑妃王氏、麗妃王氏、順妃譚氏和充妃黃氏。

  4、明宣宗——十人

  宣宗的景陵葬八人,所以一種說法認為殉葬人數是七個;不過從《明史·后妃傳一》最後的加謚名單來看,又可能是十人。

  5、明代宗景皇帝——具體人數不明

  景帝,史書上僅記載「諸妃嬪唐氏等」殉葬,具體人數不明。

  這些殉葬的嬪妃,多數沒有子女或者地位較低。比如宣宗殉葬十人說中,只有一人生前為妃,其餘的生前不過是宮女罷了。不過也有例外。給仁宗殉葬的郭氏生前已經是貴妃,並且育有三子,似乎不合殉葬者的「標準」。所以《野獲編補遺》中感歎說:「貴妃……例不當殉,豈銜上恩自裁以從天上耶!」這種「自願」的現象還真是絕無僅有。

  殉葬的妃嬪、宮女都是在宮中被縊死,然後再裝斂入棺從葬。殉死時,其狀甚慘,這在中國正史是很少記載。不過朝鮮《李朝實錄》中卻詳細記載了給明成祖殉葬的嬪妃集體「自殺」的過程。明永樂二十二年十月戊午,三十餘名被挑選出來殉葬宮女嬪妃先在殿外用餐,後被帶到殿內,這個時候,宮女「哭聲震殿閣」。殿內放了三十多張「小木床」,這些即將赴死的妃嬪被命令站到木床上去,她們的頭頂上方是已經準備好自縊的繩子,「以頭納其中,遂去其床,皆雉頸而死。」

  朝鮮史詳細記錄:明成祖用30名宮女殉葬

  在這三十多個人中,有兩個是朝鮮進獻的女子,一為宮女韓氏;一為崔氏,封號「美人」。臨近自縊時刻,韓氏突然跪倒在地,向與她們「辭決」的明仁宗苦苦哀求,求仁宗放她回國贍養老母,可是仁宗不為所動,最終這兩個朝鮮女子只能在異國他鄉命歸黃泉。韓氏臨死時,向她的乳母道別,韓氏回頭對她喊到:「娘,吾去!娘,吾去!」話還沒說完,腳下的小木床就被抽掉。轉瞬之間,三十多個女子就被活生生地吊死。

  明朝這一殘忍的殉葬制度,直到 1465年明英宗死時,才得以廢除。明英宗死前,下遺詔說:"用人殉葬,我不忍去做,這件事應從我這裡廢止。"至此,這一制度才最終廢止。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