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重臣張之洞的最後時刻:主張迅速立憲救國 | 陽光歷史

 

A-A+

解密重臣張之洞的最後時刻:主張迅速立憲救國

2016年06月07日 帝王將相 暫無評論 閱讀 241 次

  1907年8月10日,張之洞奉旨「著迅速來京陛見,有面詢事件」;9月4日,他與袁世凱一道被朝廷正式任命為軍機大臣。此次張之洞進入中央核心權力機關,是一貫以平衡之術馭臣的慈禧想以其平衡勢力漸大的袁世凱,因張、袁的明爭暗鬥盡人皆知。一年前的「改官制」,袁世凱是唯一直接參與的地方總督,而張之洞只是派代表的六位總督之一,明顯袁在張上。對袁主導的「改官制」,張表面未表態,實際堅決反對,且在暗中積極參加「倒袁」活動。任封疆大吏二十年後,終於入閣拜相,成為重要的中樞大員,是張之洞孜孜以求的。而且,這些年李鴻章、劉坤一、榮祿先後去世,論資歷與威望,已無與張比肩者。袁世凱雖然權傾一時,但資歷與名望,仍不如張。張之洞確有理由認為自己能對朝政發生重大影響。

  立憲 :愈速愈妙,預備兩字, 實在誤國

  9 月 9 日,張之洞乘車北上,12日到達北京。14 日,張之洞即蒙慈禧召見。在奏對中,對立憲風潮深有感受的張之洞對朝廷的「預備立憲」明確提出不同意見,認為應「速行立憲」。

  慈禧問他:「出洋學生排滿鬧得凶,如何得了?」

  張之洞回答道 :「只須速行立憲,此等風潮自然平息。」強調 :「出洋學生其中多可用之材,總宜破格錄用。」對於革命黨,他說 :「至於孫文在海外,並無魄力,平日虛張聲勢,全是臣工自相驚擾,務請明降恩旨,大赦黨人,不准任意株連,以後地方鬧事,須認明民變與匪變,不得概以革命黨奏報。」只要立憲,就不會有革命,

  孫文就不足懼,其論斷與此前梁啟超所說「革命黨現在東京占極大之勢力,萬餘學生從之過半;前此預備立憲詔

  下,其機稍息,及改官制有名無實,其勢益張,近且舉國若狂矣」如出一轍。其中「大赦黨人」,尤其重要。

  慈禧表示自己並不反對立憲,又要派三位侍郎出洋考察。張之洞的回答則頗有些不客氣:「立憲實行,愈速愈妙 ;預備兩字,實在誤國。派人出洋,臣決其毫無效驗。即如前年派五大臣出洋,不知考察何事 ? 試問言語不通,匆匆一過,能考察其內容?臣實不敢相信。此次三侍郎出洋,不過將來抄許多憲法書回來塞責,徒靡多金,有何用處?」他不僅以國內形勢說明立憲的必要,更以國際形勢說明只有立憲中國才會有國際地位:「現在日日言預備,遙遙無期,臣恐革命黨為患尚小,現在日法協約、日俄協約,大局甚是可危,各國均視中國之能否實行立憲以定政策。臣愚以為萬萬不能不速立憲者,此也。」

  張之洞此時的一系列主張,其基本精神就是接納世界通行的立憲價值,限制君權、限制政府權力。但這些建議哪怕是由公認的「老成謀國」之士張之洞提出也被拒絕,說明清王朝的主政者對形勢的發展毫無認識,對自己的權力被限根本不可能接受

  值得重視的是,進京前後張之洞通過種種渠道提出、散播「先開國會,後布憲法」的主張。憲法應由國會制

  定而非「欽定」,確實反映了他對憲政思想的瞭解頗為深刻。當然,他提出這個主張,又含有抵制、制約袁世

  凱的具體目的。袁一直主張緩開國會,先成立內閣,實際權力盡在內閣,自己通過總理大臣奕劻而掌實權。1908

  年夏,當立憲派準備發動全國性國會請願運動時,張之洞倡議應「開國會順輿情」。

  然而,張之洞的「速開國會」「開國會順輿情」「先開國會,後布憲法」的主張並未獲得慈禧首肯,袁世凱等人也堅決反對,所以未被朝廷採納。1908年,朝廷未開國會而先公佈《欽定憲法大綱》立即遭到其社會基礎立憲派的批判,其中之一就是指其沒有單方面的「立憲權」。張之洞此時的一系列主張,其基本精神就是接納世界通行的立憲價值,限制君權、限制政府權力。但這些建議哪怕是由公認的「老成謀國」之士張之洞提出也被拒絕,說明清王朝的主政者對形勢的發展毫無認識,對自己的權力被限根本不可能接受。

  政爭 :殺袁可能引起國家動盪

  1908年 11月 14、15 兩日,光緒、慈禧先後去世。慈禧死前安排年僅四歲的溥儀繼位成為宣統皇帝,其父載灃為監國攝政王。慈禧只徵求了兩個人的意見,一位是軍機大臣世續,另一位則是張之洞。世續與張之洞,可謂誥命大臣。初掌柄國之權的載灃這時也只25週歲,與一些滿族親貴對袁世凱倚仗慈禧太后培養自己勢力一直非常不滿,此時準備將袁治重罪。載灃擬就一道將袁革職,拿交法部治罪的諭旨。但徵求奕劻意見時,奕劻堅決反對,警告說:「殺袁世凱不難,不過北洋軍造起反來怎麼辦?」另外,當時已規定了諭旨不經軍機大臣副署不能發表的制度,奕劻是首席軍機大臣,如果他不副署就不能發表。載灃又徵求張之洞的意見,張雖與袁一直有矛盾,但認為載灃剛剛掌權就誅殺大臣,影響甚巨,殺袁可能引起國家動盪,也堅決反對。最後,載灃接受了張之洞的意見,發佈袁世凱「患足疾」著即開缺、回籍「養痾」的諭旨。

  當此國步維艱,外患日棘,民窮財盡,百廢待興,朝廷方宵旰憂勤,預備立憲,但能自強不息,終可轉危

  為安

  袁世凱開缺,張之洞又是「托孤大臣」,載灃對張倚重異常。然而好景不長,在一系列重大問題上,二者產生重大分歧,關係迅速惡化。簡單說,在用人方面張之洞主張化除「滿漢畛域」,以保局勢穩定。但載灃越來越偏重任用滿族親貴,在清除袁世凱勢力時乘機剝奪、削弱一些漢族官員的權力,同時任命自己 24 歲的弟弟載洵為籌辦海軍大臣、22 歲的弟弟載濤管理軍咨處事務。這些任命,張之洞都不得參與。作為大清王朝的忠臣孽子,張之洞完全明白這是傾覆江山社稷之舉,與載灃力爭無效,以致「郁狂氣發」,直到嘔血。

  在處理一樁鐵路弊案時,張之洞認為載洵、載濤兩貝勒推薦的繼任者人選殊不得當,反覆向載灃說此事「輿情不屬,必激變亂」。然而載灃只是冷冷地回答說 :「有兵在!」張之洞大出意外,對人感歎 :「不意聞此亡國之言!」病情更加嚴重。

  在立憲方面,張之洞深切感受到壓力強大,如不盡快開國會很可能會喪失民心,爆發革命,因此一直力主速開國會,也被載灃拒絕。

  遺折 :仍希望清王朝能預備立憲

  1909 年 10 月 4 日,載灃前來看望氣息奄奄的張之洞,載灃走後陳寶琛進室打探攝政王究竟談了什麼,張之洞只是歎息道 :「國運盡矣!」究竟載灃說了些什麼使張之洞大發「國運盡矣」的悲歎?不得而知。流傳出的,就是幾句問候話。或許,是不接受張之洞化除「滿漢畛域」的勸說?或許,是拒絕「順輿情,開國會」的建議?然而正是在這一天,張之洞溘然長逝。

  他在《遺折》中仍希望清王朝能預備立憲:「當此國步維艱,外患日棘,民窮財盡,百廢待興,朝廷方宵旰憂勤,預備立憲,但能自強不息,終可轉危為安。」據當時報紙報道:「聞張相臨終尚以憲政勿遲行為言」。

  自上而下的改革比自下而上的革命,社會成本當然小得多,所以絕大多數人都希望以漸進溫和的改革而非激烈的暴力革命來實現社會進步。因此,指責辛亥革命打斷了晚清「立憲」的觀點頗有影響。其實,清末恰是執政者的拒不改革,才為革命打開大門。當老臣張之洞都大受排擠、其化除滿漢畛域、順輿情迅速立憲主張都不被朝廷接受時,還能讓誰相信它在「改革」?當對晚清政局洞若觀火的張之洞都哀歎這個王朝已入「末世」時,大清王朝的壽命還有幾何?進一步說,與其說它的「立憲」被革命打斷,不如說是它自己的所作所為斷送了「立憲」,最終斷送了自己的命運。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