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緬疑云:為什麼古代緬甸可以多次戰勝中國? | 陽光歷史

 

A-A+

中緬疑云:為什麼古代緬甸可以多次戰勝中國?

2017年09月28日 歷史紀事 暫無評論 閱讀 161 次

  緬甸夾在中南半島(泰國、寮國、高棉、越南)和印度半島之間,北臨中國雲南省,南通印度洋,對中國有著特殊的戰略意義。如果中國能夠繼續維持同緬甸的良好關係,就可以取得直接通往印度洋的出海口;反之,如果其它國家控制了緬甸,或者緬甸亂作一團,中國西南地區的發展就會比較困難。所以,它就天然地成為了其它大國跟中國博弈的戰場。

  緬甸歷史上曾屢屢與中國兵戈相見。在長達數百年的時間裡,緬甸曾橫掃整個中南半島,傲視群雄。在中緬戰爭史上,除元代中國時候曾戰勝緬甸外,在明清時期與緬甸的邊境戰爭中,中國屢戰屢敗。然而,緬甸人的極度狂妄為此後緬甸的衰亡埋下了伏筆。

  唐代,雲南的地方政權南詔勢力強大,曾向周邊地區進行擴張。南詔政權曾攻陷當時緬甸的驃國,並對其進行大規模的掠奪。然而,進入公元9世紀後期,由於連年的征戰,南詔國力漸衰,隨後發生了王室內亂,權臣篡位。其後的幾十年間,大理地區經歷了多次政權更迭,最後於937年由白族人段思平建立了大理國,才算安定下來。

  在南詔大軍征討驃國時,一部分軍民留在了伊洛瓦底河谷。他們留下的目的起初是為了幫助南詔鎮守大後方,並開拓新的屯田基地,以保障南詔征戰的後援。但是,到了南詔王國逐漸衰落的時候,這些遠離家鄉的徵人漸漸意識到「故國不堪回首」,歸程遙遙無期。伊洛瓦底河谷為他們提供了廣袤的牧場和良田,連年征戰培養了他們的紀律性和團隊精神,很快,他們就成了河谷地區的新主人,並逐步修建了城堡,開始建立起自己的城邦。

  從那時開始,他們開始自稱為「緬馬」(Mranma),意思是「強大的騎士」。緬甸現在的國名—Myanmar—就是從這個稱謂發源而來的,而這些留在伊洛瓦底河谷的南詔人從此變成了後來緬甸的主體民族—緬族。緬族人先後在今天曼德勒省伊洛瓦底江和她最大支流欽敦江的匯合處建立了數個城邦,其中最早的一支是於849年建立的蒲甘國。蒲甘國成立了將近200年後,1044年,一位緬甸人民心目中的偉大英雄—阿奴律陀,登上了國王的寶座。阿奴律陀從兄長手中奪下王位,在隨後的30年裡,他騎著戰象,親自率兵東征西戰,逐個兼併了河谷地區的其他城邦,統治了整個伊洛瓦底河谷。然後,他的軍隊繼續四面出擊,向北一直打進雲南,與大理國劃地為界;向南消滅了孟族城邦,佔據了沿海港口,扼住了通往馬六甲海峽的海上貿易通道;向西南殺進阿拉干王國(現緬甸若開邦)的領地,令阿拉干國王納貢稱臣;向東南佔領了德林達依海岸,擊退了高棉帝國的擴張大軍。蒲甘王國控制的地盤基本上覆蓋了今天緬甸領土的面積,阿奴律陀成為緬甸歷史上第一個統一了全境的國王。這位「緬始皇」隨後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很快將蒲甘發展壯大成為在東南亞與高棉比肩的強大帝國。

  元代,蒙古軍隊滅大理國政權後,與當時緬甸的蒲甘王朝之間的矛盾激化。1277年,中緬兩國爆發了歷史上著名的「牙嵩延之役」。中記錄了這次戰役。這也是中緬戰爭中最早發生的一次象戰。像戰是古代緬泰戰爭的一大特色。蒲甘王朝時期緬甸軍隊就分為步兵、騎兵(馬軍)、象兵和水兵等多兵種。其中,像兵是陸上作戰最強有力的兵種。對像兵的選拔也是極其嚴格的,法律規定:步兵身經十戰者提升為馬軍,馬軍又身經十戰者方可提升為象軍。像軍的待遇非常優厚,像軍每人每月的軍餉是五十籮谷子(每籮約22公斤)。

  據史書記載,當時元軍出動了1.2萬人的騎兵,而緬軍方面則有6萬步兵、少量騎兵和2千頭戰象。緬軍採用了蒲甘王朝的傳統戰術,企圖依靠戰象衝擊來克敵制勝。但由於蒙古軍隊精心選擇了戰場,當緬軍的戰象猛撲進攻時,蒙古騎兵退入了附近的森林,然後下馬,躲在樹林後面射出密集的箭雨。他們的箭沒有射在騎在象上或尾隨大象發動進攻的緬軍士兵上,而是對準戰象。戰象被箭射中後就痛得發瘋般地回身逃竄.踐踏士兵隨即蒙古騎兵迅速上馬,乘亂進攻緬軍,於是緬軍大敗。1287年,元軍攻陷蒲甘,從而導致了蒲甘王朝的滅亡。

  明代,從16世紀5O年代至17世紀初,即從中國明朝嘉靖末年至萬曆年間,緬甸東吁王朝完成緬甸的統一後,曾入侵中國雲南邊境,對雲南邊境安全造成威脅。兩國之間進行了一場持續數十年的邊境戰爭。明朝戰敗,明王朝喪失了原來在緬北擁有的大片領土。

  明末,永歷帝朱由榔帶1500餘人進入當時中國的屬國緬甸瓦城(即曼德勒近郊的古都阿瓦),1661年,緬京老王駕崩,新王莽白繼位。他看清形勢,派精兵夜襲,砍死了南明數十名遺臣武將,囚禁了永歷帝。同年底,平西王吳三桂大軍飲馬怒江,直逼緬甸。莽白立即獻出永歷帝。永歷帝身後的潰兵上千人,逃到了麻粟壩,開始和這一帶的撣、克欽和克倫等尚處於刀耕火種原始部族生活的原住民們打客家。原住民打不過這群遠來如狼似虎的有謀略的職業軍人,遷到周邊高山,中國改朝換代的難民們,得以在此休養生息。他們的後人便是今天緬甸聯邦中總人數只有20多萬的少數民族「果敢族」。

  清代,在緬甸的雍籍牙王朝統治前期,緬軍入侵雲南。緬甸和中國兩國之間爆發了延續4年的緬清戰爭,這場戰爭又被稱為「花馬禮」戰爭,清朝戰敗。雍籍牙王朝統治時期,緬軍中有一支由5千多名滑膛槍手組成的西方國家的僱傭兵。在1765年至1769年的緬清戰爭中,緬軍的裝備明顯優越於清軍的裝備。當時緬軍已經配備了18世紀歐洲的槍炮,清軍只配備了火槍。武器的差距對這次清緬戰爭的勝負具有重要作用。

  清軍與緬軍進行了四次戰役,前三次都是清軍大敗而歸。第一次,清軍盲目冒進,中了埋伏,雲貴總督劉藻被乾隆革職,鬱悶自殺而死。第二次,清軍不明緬甸內陸地理,在窮山惡水間屢戰屢敗,總督楊應琚還編造虛假的「勝利」戰報,其實緬甸貢榜王朝的主力部隊都在暹羅,正攻打大城,留守雲南邊境的也非正規部隊,但清兵還是不能取勝。乾隆震怒,將楊應琚逮捕進京賜死。第三次戰役,乾隆派出皇親明瑞率滿洲王牌騎兵入緬,但緬軍堅持堅壁清野、誘敵深入的戰術,再次打敗清軍。清朝將士死傷慘重,明瑞身負重傷,上吊自殺。

  清緬戰爭中,乾隆根本沒能做到知己知彼,自以為「南荒小夷」不是天朝上國的對手。乾隆不知道緬甸的貢榜王朝是新興的強大帝國,已經橫掃了東南亞,消滅了暹羅,吞併了寮國,兵強馬壯,士氣正旺。朝廷中竟然還有人建議派使者到暹羅,請藩屬出兵幫忙夾攻。另外,清軍將領也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不瞭解化外之地山高路險,輜重難行,軍隊的後勤補給跟不上。還有一項最重要的,緬甸乃瘴癘之地,北方士兵多有水土不服,疾病奪走的生命比戰鬥中犧牲的人數還要多。

  第四次戰役時,清軍又是雨季進軍,列陣數月,雙方各無進取。清軍方面,士兵精疲力盡,將領厭戰情緒嚴重,統帥傅恆臥病不起。雙方均無心戀戰,在沒有奏明各自主上的情況下,兩邊的前敵將領私自決定議和停戰。1769年12月22日,雙方各派了十幾名代表,在陣前簽字畫押,互贈禮物,正式停戰。次日,清兵熔掉了大炮,燒燬了所有舟船,以示再無戰事。然後,大軍撤退,一場花費了大清近千萬兩白銀、歷時五年的戰爭終於結束了。

  清緬戰爭使雙方損失慘重,唯一獲益的國家是暹羅。華裔「吞武裡大帝」鄭信趁清緬交戰之際,得以重整軍隊,驅除緬軍並消滅國內其他割據勢力,進而統一暹羅,建立了吞武裡王朝,使泰國從亡國的邊緣獲得復興。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