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揭秘1955年美軍戰俘的在華生活
志願軍的戰俘營,全稱為「中國人民志願軍政治部俘虜管理處」,設在朝鮮北部的碧潼。俘管處共收管了14個國家和地區的俘虜5000多人,主要是美國俘虜,有3000多人;次之為英國俘虜,將近1000人;另外還有土耳其、菲律賓、法國、哥倫比亞、加拿大、澳洲等國的俘虜。
暢談
俘管處是1951年4月24日正式成立的,由東北榮軍工作委員會副主任王央公任主任。王央公畢業於北京輔仁大學,1938年赴延安參加抗日戰爭,在部隊長期從事敵軍工作,曾任東北軍區政治部敵軍工作部部長,有豐富的敵軍工作經驗。他熟諳英語,但平時並不用英語同俘虜談話。一次,王央公在戰俘大會上破例地直接用英語發表講話,他說:「同學們!請原諒,我不明白到底是上帝還是魔鬼促使你們來到這個窮鄉僻壤的……」聽著王央公的發言,戰俘們極為驚訝,他們不僅對這位戰俘營的最高領導會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十分驚訝,而且對他幽默的語言,特別是對他稱戰俘為「同學」而感到新奇。王央公進一步說:「我之所以稱呼你們為同學,是因為這裡不是監獄,不是集中營,不是流放地,這裡是學校。在這所特別的學校裡,讓我們一起學習,共同來追求真理……」接著,王央公從鴉片戰爭講到八國聯軍列強侵略中國的歷史,從志願軍抗美援朝說到寬待俘虜的政策,闡述了中、朝人民反侵略戰爭的正義性質和必勝的道理,戰俘們聽後不斷鼓掌,頻頻點頭。從此,戰俘們為了表示對這位戰俘營「最高行政長官」的尊重和敬佩之意,都稱呼他為「王將軍」。
隨著俘管機構的逐步完善,一些規章制度也陸續建立了起來。每個俘管中隊為一個伙食單位,由中隊俘虜自辦食堂。俘虜自己選舉產生了「伙食管理委員會」,自己選出炊事員,自己管理伙食。為了照顧俘虜們的生活習慣,還特地從國內運來了麵包烤箱;對信奉伊斯蘭教的土耳其俘虜,則從國內運來了活牛羊。俘虜的伙食標準是每人每天糧食875克,白面、大米取代了初期的玉米、高粱,食油50克、肉50克、魚50克、蛋50克、白糖25克。普通灶每人每天伙食費1545元(人民幣舊幣,下同)、輕病號灶2313元、重病號灶3634元。俘虜的伙食一般相當於我志願軍團職以上幹部的中、小灶伙食標準,比志願軍一般幹部、戰士的伙食標準高出很多。被服標準是:冬春季每人1套嶄新的藍色棉衣、棉褲、棉帽、膠底大棉鞋、手套,1件灰色的棉大衣;每人1條棉被、1條毛毯。夏秋季每人2套單衣、2件襯衣,還有毛巾、牙刷、牙膏、肥皂、鞋襪等日常生活用品。打乒乓球
與此同時,俘管處大力加強醫藥衛生機構,增加醫護人員,從而挽救了不少重傷重病俘虜的生命,一些輕傷病戰俘也得到了及時治療。各俘管團、隊均竭力創造條件開展文化娛樂和體育活動,讓戰俘們活躍生活,鍛煉身體。除了俘管團的文藝工作隊經常演出之外,俘虜們還自編自演文藝節目。各俘管團、大隊、中隊都建有俱樂部、電影院、圖書閱覽室,經常舉辦各種項目的體育比賽。戰俘中有信奉基督教、天主教的,也有信奉伊斯蘭教、佛教的,他們可以自由地學習聖經、做禱告、禮拜等宗教活動。每逢聖誕節、開齋節等重大的宗教節日時,俘管團、隊都為他們提供充分的物資供應和便利條件。對此,戰俘們極為感動。特別是志願軍俘管領導還千方百計地疏通渠道,讓戰俘們同其親屬通信聯繫,令戰俘們倍感親切,終生難忘。
吃飯
在戰俘營,沒有鐵絲網,沒有狼犬,沒有碉堡,除了戰俘營大門口有兩個衛兵站崗值勤之外,沒有荷槍實彈的大批軍警到處巡查監視。這裡不分國籍,不分種族,不分膚色,不分宗教信仰,均一視同仁,平等對待。一名黑人俘虜感慨地說:「我有生以來,只有在志願軍戰俘營裡,才真正享受到平等。」美國俘虜弗蘭特把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戰俘營稱為「世界第一等戰俘營」。
體檢
戰俘營是在被美國飛機轟炸過的一片廢墟上建立起來的。建成以後,我方在停戰談判時將戰俘營所在地點通知了美方,並且在營地設置了兩塊長12米、寬6米,漆成紅色的木板,一塊寫有英文字母「POW」(戰俘營),另一塊用朝文寫上「戰俘營」,作為醒目的標誌。但是,美國飛機仍多次前來轟炸、掃射、襲擾,造成俘虜傷亡。直到年輕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飛機出現在朝鮮北部的天空時,美軍飛機的猖狂行徑才有所收斂,志願軍戰俘營的安全和運輸供應才有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