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張學良為中東鐵路與蘇聯開戰
中東鐵路滿洲裡火車站
1928年,張作霖在「皇姑屯」事件中被日本人炸死後,其子張學良繼承了統治地位,不久宣佈服從南京中央政府的領導。隨後中蘇關係趨於惡化,1929年7月初,張學良宣佈收回「中俄共管」的中東路的經營權,並驅逐數名蘇方人員。中東路是沙俄侵華的產物,西起滿洲裡,經哈爾濱到綏芬河。1900年建成後一直由俄國人負責營運。17日,蘇俄宣佈與中國斷絕外交關係,並陳重兵於邊境地區。
1929年10月12日早5時,蘇軍出動飛機25架、坦克40餘輛,配合騎兵800餘名、步兵3000餘人,向同江地區的中國軍隊發起進攻。蘇海軍阿穆爾河區艦隊則從黑龍江(蘇稱阿穆爾河)江面提供支援,並襲擊中國東北江防艦隊,從而爆發了著名的三江口海戰(同江城位於黑龍江、松花江與烏蘇里江的匯合處,故又名三江口)。
當時,蘇方參戰艦艇共9艘,旗艦為「雪爾諾夫」號。中方迎戰兵力為「利捷」(旗艦)、「利綏」、「江亨」等6艘淺水炮艦和「東乙」武裝駁船,由「江亨」艦長尹祚干代理指揮。
蘇方在兵力和裝備上明顯佔優,且取主動進攻態勢。但中方事先將裝備有2門大炮的「東乙」號隱蔽在蘆葦淺灘中。戰事一啟,「東乙」即發炮攻擊蘇軍旗艦。蘇軍「雪爾諾夫」號當即被擊中(中方稱蘇軍司令、參謀長、旗艦艦長等多人當場陣亡,但未得到蘇方資料證實),不久即沉沒。
上午9時蘇軍飛機加入戰場,戰局馬上改觀。中方5艦相繼被擊沉和自沉,「江亨」、「利綏」受重傷逃往富錦。午後3時,同江縣城失守。
在三江口戰役中,東北江防艦隊傷亡300餘人,艦艇幾乎全部損失,東北軍同江守軍傷亡500多人。蘇方飛機被擊落2架,軍艦被擊沉3艘,傷亡700餘人。
三江口戰役只是1929年中國與蘇俄「中東路事變」中的一次戰役,其他在滿洲裡、海拉爾等地區均有激戰發生。在這次邊境衝突中,中國東北軍在蘇軍的大規模進攻下損失慘重,陣亡多達8000人。12月底,在美英等國的「調停」下,中方全面接受蘇方提出的恢復中東路中蘇「共管」的原狀、雙方釋放被俘人員的條件,中東路事變宣告結束。
新中國成立後,根據《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蘇聯於1952年12月31日把中東路管理權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