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布希日記:所有人都不知道毛澤東在哪裡 | 陽光歷史

 

A-A+

老布希日記:所有人都不知道毛澤東在哪裡

2016年04月25日 野史逸聞 暫無評論 閱讀 109 次

老布希有記日記的習慣——把他的所聞、所見、所思、所想傾訴在一台錄音機上,然後再整理成日記。《喬治H.W.布希的中國日記》一書將於2008年5月出版,而美國《新聞週刊》12月24日提前刊出了其中部分章節,讓外界得以解讀當時的「紅色中國」給美國前總統布希、以及他的家人留下什麼樣的印象,從另一個角度解讀前總統布希和現任總統布希思想深處的中國觀。 下面是布希日記的部分內容——


1974年10月21日:去中國,因為好奇與神秘


對前往中國的選擇,我捫心自問:「我是為了逃避嗎……是為了躲避新聞媒體和"水門事件"嗎?是為了躲避一切醜惡的事嗎?是覺得前往中國是最簡單的(解決麻煩的)辦法嗎?」我認為答案是「不」,(我去中國)是因為中國的好奇與神秘……


國務院裡的人對我們的(新)對華政策嚇得要死。國務卿基辛格因為把牌捂得太嚴,以至於再能幹的(國務院)官員們也拿不出什麼(中國政策)好創意。我當時希望能有機會結識中國的下一代領導人——不管可能會是誰。然而,所有的人都告訴我,這是不可能的!但我的政治本能告訴我,這份新工作值得一試,並且能幹得不錯。


1974年10月22日:猜猜看,毛主席在哪裡?


毛主席與丹麥首相會了面,當時有各種各樣毛主席身在何處的猜測。丹麥人不方便說,因為他們發誓保密。有些人猜毛主席已經離開北京到鄉下了,為的是好看看留在北京的領導人將怎麼表現;還有的人猜測說,畢竟毛主席的歲數大了,所以應該還在北京家中。現在的問題是,人們不知道毛主席在哪裡,大家都在猜測,也在議論。這是有8億人口的國家,但保密工作卻做得非常出色。至少我們的耳內裡聽不到什麼。神奇,真是太神奇了!


1974年10月27日:登西山,我想起了紐約


週六,我和外交官約翰以及瑪莎·霍德裡奇一起登西山。西山的風景很美,但爬起來也挺累。西山門前立一牌子,上書「不許摘紅葉」。然而,在我們登山途中,我看到許多士兵和孩子們手裡都拿著紅葉,是那種淺紅深秋的顏色。


上山的路有點髒,有好多的塵土,還有冰棍紙和報紙做的包裝袋。這讓我想起了紐約的某些地方。整個公園裡到處都是喇叭。剛開始我們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可當它們開播時,走在我們前面,穿著灰大衣的4個孩子彼此看了一眼,然後用手摀住耳朵,好像不願意聽喇叭裡播的內容。


1974年11月1日:見小平,拘謹得忘了問問題


我前去拜訪(時任副總理的)鄧小平。他個頭很矮。當我們步入他的辦公室時,先被人領到屋子中間與他合影。瑪莎·霍德裡奇(美國國務院外交官)和我一左一右地站在鄧的兩邊。然後被領到會客室,我們會面的時間很長,討論感覺不錯……我告訴他,我們的中國政策應該有長足的發展才是。鄧小平顯得很冷靜,他準確地給出了農業人口數據。儘管我們沒有足夠的時間談印度巴基斯坦戰爭,但鄧還是談及對印度的關注。不過,由於我太拘謹了,所以來不及問中國(為印巴衝突)做了些啥。


1974年11月3日:有衝突,有些事很無奈


我們的一個人昨天在明朝陵墓(註:指十三陵)遇上了麻煩。他駕駛車輛的兩個前輪壓過了立有「外國人不准入內」牌子的警戒線……兩個半小時的混亂後,來了一些其他的軍官,然後就讓我們的人離開了……這讓我看到友誼、宴會和熱情以外的另一面。總之是不太靈活,不太容易理解的一面。


另一個例子。我的辦公室需要掛一張地圖。國務院官員莫·莫林把一張地圖交給一個中國木工,請他幫著加上框。然而,那個木匠卻回來了,與莫林憤怒地爭吵說,台灣和中國大陸的顏色怎麼能不一樣呢?因此,這張地圖是「壞地圖」等等。這件事鬧了好一陣,而莫林一籌莫展,最後只能認了。


1974年11月17日:看新聞,對罵美國感到不忿


在「紅色新聞」上看到對美國的抨擊,會產生出離的憤怒。中國感覺它必須攻擊美國——帝國主義、掠奪小國等等。可我心裡卻這麼想:中國領導人並不完全贊同這些觀點,要不然的話他們怎麼才能做到公開坦誠,怎麼做到開放,怎麼做到「信守承諾」?還有,中國知道我們會在同樣的領域還擊嗎?我們沒有那麼幹。但我真不知道,假如我們也還擊的話,他們會怎麼想呢?


1974年11月26日:基辛格讓人怕得要死


簡直不敢讓人相信,手下的人對基辛格是怕得要死:「他要來嗎?他真的要來嗎?」


我參加了基辛格與鄧小平的多次會面。基辛格在與鄧的會面中表現得非常聰明,對歷史和國際局勢有很深的把握,他應該是最出色的。這與他對手下的態度截然相反。在週三早晨的會晤中,他大聲地嚷嚷:「我要我的手下,我要他們所有的人馬上到這個房間裡來!我讓他們現在就在這裡!可他們現在在哪裡?」我這才明白,他就是這樣保持工作節奏的。


1975年5月29日:跟中國人深交不容易


我覺得挺驚訝的,跟中國人深交會是那麼地難。那是一項很難的工作。我一直相信我會認識更多的人,比其他美國人與中國人有更好的私交。但當你與他們深交時,你會覺得你想拿起電話找到某個人,然後交談東南亞或者俄羅斯局勢這樣的事是幾乎不可能的。如果他們有事,他們想交流,他們會打電話找你,但在大事上,在很長時間內,都沒有發生過類似的情景。


1975年7月30日:懷念北京的單車鈴聲


我永遠忘不了的一些聲音:清晨,公元裡的歌唱聲,許多公園都有非常動聽的歌聲;孩子們走隊列時「一二一」的口令聲,北京城內從來不間斷的喇叭聲、單車鈴聲,以及孩子們在公園玩耍時的歡笑聲,還有就是不論是在火車上、公園、大樓,以及其他地方隨處可聽到的大廣播傳出的聲音。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