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圖文]45億年前超新星殘跡揭示出太陽系誕生初期秘密
芝加哥大學的地球物理學家達普哈斯和同事研究45億年前含有鉻-54的超新星殘跡
據國外媒體報道,科學家通過研究45億年前含有鉻-54的超新星殘跡發現,超新星將大量的細密顆粒輸送到崩潰形成太陽系的氣體雲和塵埃中,而且這些元素的比例在太陽系行星中是不相同的。芝加哥大學的地球物理學家尼古拉斯·達普哈斯(Nicolas Dauphas)和同事在2010年9月10日出版的《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發表了他們的這一研究結果。
科學家之前在隕石中發現鋁-26和鐵-60,在地球上沒有這兩種同位素,科學家據此認為,超大質量恆星在生命末期爆炸形成超新星,可能觸發了太陽的誕生。這兩種同位素可能來自於稱作「II型超新星」的超新星,超新星是超大質量恆星爆炸產生。
克萊姆森大學天體物理學教授布拉德利·邁耶(Bradley Meyer)稱:「這種現存於太陽系中的物質可能是由其他恆星帶進來的,超大質量恆星可能在太陽系附近爆炸,將這些元素輸送進太陽系」。達普哈斯和他的同事在加州理工學院利用離子探針在超新星殘跡中探測到鉻-54。這些超新星微觀顆粒直徑只有100納米,比人類的直徑細1000倍。
研究結果表明,超新星將大量的細密顆粒輸送到形成太陽系的氣體雲和塵埃中。早期太陽系中,通過動力學過程將這些顆粒重新按照大小排列,因此在太陽系的行星中,這些元素的比例是不相同的。
據悉,美國宇航局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資助了這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