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圖]科學實驗照相儀(HiRISE)最新拍攝一組火星照片
山谷沙丘
近日,美國宇航局火星軌道勘測器的高分辨率成像科學實驗照相儀(HiRISE)最新拍攝一組火星照片,其中包括:沙丘、溝壑、冰帽和隕坑。這組225張照片是在4月6日至30日間拍攝的,6月1日進行發佈。
照片中包括今年11月即將發射的下一代火星探測器「好奇號」的潛在著陸地點,它將對於科學家決定該探測器著陸點具有重要科學意義。火星軌道勘測器環繞火星5年多時間裡共拍攝近19000張火星表面照片。
山谷沙丘
這是羅布谷中的黑色沙丘和線狀沙脊,高速風流穿過該山谷,足以吹起沙灰使沙灰重新分佈。然而值得強調的是,這並不是火星表面的真實面目,高分辨率成像科學實驗照相儀呈現的是偽色彩效果,突出了令人感興趣的地形特徵,並分配了人眼無法識別的光線波長。圖中紅外波長光線呈現出紅色,人眼應當看到的紅色部分在圖中呈現為綠色區域,綠色區域透過藍色波長呈現出藍色調。
大量的赤鐵礦
大量的赤鐵礦
這張偽色彩圖像中微紅-金色斑點是赤鐵礦,這是一種富含鐵的礦物,形成於地球上存在水的區域。2004年,火星「機遇號」探測器著陸在該區域,這裡遍佈著微小的赤鐵礦石,天文學家稱其為「藍莓」。位於圖像中的平原區域叫做卡普裡-察斯馬,與機遇號著陸點十分相似,暗示著在火星土壤層頂部富含大量的赤鐵礦微粒。
「蜘蛛圖」
「蜘蛛圖」
這是消融的二氧化碳冰層出現在血管狀地形中,行星科學家稱之為「蜘蛛地形」。科學家認為該地形的形成是火星表面的乾冰昇華分解殘留的氣體在風中吹散黑色灰塵所致。
下一個著陸點
下一個著陸點
馬沃斯山谷被選定為下一代火星探測器著陸點之一,這張照片拍攝於4月29日。馬沃斯山谷是火星表面最古老的山谷之一,是由粘土礦物質構成,在地球上粘土礦物質只有存在液態水才能形成。
這組圖片對於未來好奇號探測器的著陸點選擇具有重要意義,5月份,行星科學家聚集在加利福尼亞州維亞市召開為期一周的會議,探討4個好奇號探測器的著陸點的可行性,但最終仍未確定下來。美國宇航局將於6月或者7月選定該探測器的著陸點。
冰凍指紋地形
冰凍指紋地形
這是火星南極冰帽的部分區域,在火星每年的春季,冰凍的二氧化碳直接從固體變成氣體,在冰層上留下獨特的痕跡。
通常情況下,這些二氧化碳昇華的痕跡接近圓形結構,這是由於火星極地能從任何方向接受到陽光照射。在這張圖像中,行星科學家將冰帽呈現的痕跡命名為「指紋地形」。該地形特徵可能是由薄層冰霜覆蓋在沙丘上所致,或者鬆散的冰晶像沙粒一樣分佈,並呈現出漣漪狀結構
發現火星河流跡象
發現火星河流跡象
這是埃伯爾斯瓦德隕坑(Eberswalde Crater),它是四個候選著陸點之一。光譜觀測顯示這個64公里直徑的隕坑存在著頁硅酸鹽層,這種地質結構通常出現在地球存在液態水的區域。隕坑左側迂曲狀三角洲暗示著埃伯爾斯瓦德隕坑可能是一個乾枯的三角洲河床或者湖床,該條件具備孕育生命體。
圓鑿溝壑
圓鑿溝壑
像圖中這樣的溝壑可能在火星早期就已形成,那時的火星還處於溫暖、較潮濕的狀態,但現今它們仍處於變化之中。高分辨率成像科學實驗照相儀定期監控像這樣的新地質活動性。
海拉斯盆地的「捲鬚」
海拉斯盆地的「捲鬚」
這些沖溝結構來自火星海拉斯盆地,這是太陽系內最大的碰撞隕坑之一。海拉斯盆地的直徑在地球上相當於從紐約至休斯頓之間的距離,大約2253公里。像這樣的較小盆地可能存在活水。其它觀測表明海拉斯盆地的土壤和岩石層之下隱藏著巨大的冰川。
色帶
色帶
這是位於火星南半球177公里直徑的達爾文隕坑,圖中呈現出光帶和黑色土壤線交替結構。科學家們並不能確定像這樣的多彩結構是如何形成的,它們可能是長久時間湖泊或者淺海的沉積層。
隕坑和基巖
隕坑和基巖
這是火星南半球一個未命名隕坑的部分區域,該隕坑遍佈著波紋狀結構和較小隕坑凹坑。這個隕坑可能是二次碰撞隕坑,或者近期遭受其它小隕星碰撞。該隕坑中心凹點暴露出火星土壤層的基巖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