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駐蘇聯首任大使王稼祥創多項唯一 | 陽光歷史

 

A-A+

[圖文]駐蘇聯首任大使王稼祥創多項唯一

2015年05月04日 歷史真相 暫無評論 閱讀 227 次

介紹信


 


「國字第壹號」國書,有毛澤東、周恩來的親筆簽名


翻閱卷帙浩繁的外交檔案,一份略微泛紅的「國字第壹號」國書格外引人注目:長約一米的卷宗用毛筆正楷豎排寫就,封面印有「國書」兩個紅色繁體大字,在毛澤東主席、周恩來外長的親筆簽名之後,書有「國字第壹號」字樣。


60年前那個初冬,1949年11月3日下午1時,克里姆林宮。身著黑色中山裝的新中國首位駐外使節——首任駐蘇聯特命全權大使王稼祥,向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什維爾尼克呈遞了新中國第一份國書。


圍繞這份「國字第壹號」發生過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一份份解密外交檔案揭開了新中國成立初期那段塵封的歷史。


送行儀式


周總理親臨「空前絕後」


1949年10月20日晚10時,當一列開往莫斯科的國際列車緩緩駛離北京前門火車站時,政務院總理兼外長周恩來、副總理郭沫若及百餘群眾代表在站台上頻頻揮手致意。


車上,新中國第一位駐外使節、中國駐蘇聯大使王稼祥離京赴任,新中國的外交官從此邁向世界。


周總理親自為駐外大使赴任送行,這在新中國外交史上堪稱空前絕後。臨別,周總理握著王稼祥的手深情贈言:「建立國家的外交關係,派大使,搞外交,我們經驗太少,你赴任後要多總結經驗,推動我們外交工作的開展。」


王稼祥啟程的第二天,《人民日報》發表了題為《把中國人民的友情帶到蘇聯去——歡送王稼祥大使離京赴蘇》的社論:


「這是中國人民第一個真正能代表自己意志的外交使節出國,又是到新中國的第一個友邦蘇聯去……中國人民第一次為自己的大使送行。我們完全信任王大使,相信他能很好地完成中央人民政府和人民給他的鞏固發展中蘇友好關係的光榮使命。」


介紹信毛主席親寫


外交史「唯一」


王稼祥啟程當天,毛澤東特地給斯大林寫了一封親筆信:


「茲介紹王稼祥同志給你。王稼祥同志到蘇聯的任務,除擔任我國駐蘇大使、並以我國外交部副部長資格兼管對東歐各新民主國家的一般外交事務外,同時以中共中央代表的資格(他是我黨的中央委員),和你及聯共中央接洽有關兩黨之間的事務……」


據原外交部檔案館館長廉正保介紹,主席親自給赴任大使寫介紹信,這在中國外交史上也是「唯一的一次」。


時年43歲的王稼祥是毛澤東欽點的新中國第一位駐外大使。


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在西柏坡會晤斯大林派去的代表米高揚時就曾公開表示,新中國成立後準備派王稼祥同志為首任駐蘇大使。


開國大典後的第二天,蘇聯方面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照會就發到了中南海,蘇聯成為第一個承認新中國的外國政府。兩國決定立即互派大使。


1949年10月9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刊登了一則重要新聞,黑色粗體標題極為醒目:「中蘇任命首任大使,蘇聯為羅申,我國為王稼祥」。報道還配有兩人半身肖像圖片。


接待禮遇


蘇方歡迎規格「破例」


1949年10月31日早晨,王稼祥一行乘坐的列車徐徐駛入莫斯科雅羅斯拉夫斯基火車站。站台上迎候的是近百人的歡迎隊伍。據蘇聯外交部交際司副司長瑪特威耶崖介紹,迎接王稼祥的規格是「破例」的,「但是中國這樣的國家,實應破例歡迎。」


按外交慣例,大使抵任一般是由駐在國外交部禮賓司或相關機構官員迎接,而此次迎接王稼祥的卻是蘇聯外交部副部長葛羅米柯、莫斯科蘇維埃主席波波夫等蘇聯黨政軍官員,以及朝鮮、蒙古、匈牙利等8國駐蘇使節和各界群眾代表。


捷克駐蘇聯使館參贊施泰芳感歎:「我在莫斯科工作了4年,還是頭一次見到這樣隆重的歡迎儀式。」


在與蘇方迎接官員熱烈握手、擁抱之後,王稼祥在站台發表了正式赴任演講。


隨後,王稼祥一行驅車前往位於克魯泡特金巷13號的中國駐蘇使館,主持舉行了莊嚴的升國旗儀式。


清冽的晨風中,鮮艷的五星紅旗首次在異國他鄉冉冉升起,標誌著新中國從此走上了國際外交舞台。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