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CI1碳基球粒隕石」中發現存在地球上微生物化石痕跡
地球上的一種單細胞微生物
胡佛在「CI1碳基球粒隕石」中發現的微生物化石痕跡
美國宇航局(NASA)科學家胡佛聲稱,發現可以解釋生命體如何形成的「外星生命」:它的外貌有如細絲,類似可追溯至逾40億年前太陽系之始的「藍綠菌」。他表示,如果研究屬實,那將證明生命體的存在比想像中廣泛,可以在外層空間生存並「殖民」於其它星球。
著份研究結果刊於3月份的《宇宙學》期刊上,並歡迎世界各地科學家挑戰他的結論。
據悉,NASA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太空生物學家胡佛10年來一直研究墜落全球不同角落的隕石上的細菌。他為了研究罕見的「CI1碳質球粒隕石」(CI1 carbonaceous chondrite),遠征南極、西伯利亞和阿拉斯加,而地球上只有9塊這樣的隕石。
隨後他以顯微鏡觀察隕石,發現許多不同細菌化石,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極似在地球上找到的;另一種則完全「外星」。他認為,小行星將生命體在宇宙間散播,當隕石帶著細菌撞擊地球,細菌便在地球上發展成生命體。他堅稱,這些細菌不太可能在隕石墜落地球後才黏附上去。
胡佛提到,曾在隕石上發現一個體積和整體結構都與地球上巨型細菌titanospirillum velox相似的生命體。然而,他又曾發現一個沒含氮的細菌,而目前為止,在地球上所有生命體都含氮。他表示,這對眾多科學家來說仍然是個不解之謎。
胡佛早於2007年發表這個研究,但直至新聞報道才在近期引發廣泛報道。《宇宙學》期刊表示,這些發現具有爭議性,因此已發函給5000多名科學家,希望他們幫忙檢視這篇論文,並給予意見;而這個論述也有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