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諸葛亮發明人頭狀饅頭 宋仁宗用饅頭包珠寶
你知道啥叫饅頭嗎?你也許會對這樣的問題嗤之以鼻,以為傻子才不知道饅頭是怎樣的,無非就是一種把麵粉加水、糖等調勻,發酵後通過蒸籠蒸熟而成的食品。但從2008年1月1日起,饅頭有國家標準了,你得對照它才能知道啥叫饅頭。
中國國家標準委和國家質檢總局從2008年1月1日起,聯合發佈的《小麥粉饅頭》標準正式開始實施。標準適用於以小麥粉為原料生產的商品饅頭,規定饅頭須是圓形,沒有褶皺、斑點,氣味有小麥香;饅頭的體積不能太小等。
追本溯源,我們還是先來看看在漫長的時空歷程中究竟是誰發明了饅頭?饅頭最初又有著什麼樣的形狀?
最早的饅頭人頭狀 系諸葛亮發明
中國人吃饅頭的歷史,至少可追溯到戰國時期。《事物紺珠》記載「秦昭王作蒸餅」,蕭子顯在《齊書》中亦有言,朝廷規定太廟祭祀時用「面起餅」,即「入酵面中,令鬆鬆然也」。「面起餅」可視為中國最早的饅頭。
到三國時,饅頭有了自己正式的名稱,謂之「蠻頭」。明人郎瑛在《七修類稿》記:「饅頭本名蠻頭,蠻地以人頭祭神,諸葛之征孟獲,命以麵包肉為人頭以祭,謂之『蠻頭』,今訛而為饅頭也。」
「諸葛之征孟獲,命以麵包肉為人頭以祭,謂之『蠻頭』」,諸葛亮與饅頭有著怎樣的關係?諸葛亮,饅頭的發明者也。
對此,《三國演義》有類似描述:「諸葛亮平蠻回至瀘水,風浪橫起兵不能渡,回報亮。亮問,孟獲曰:『瀘水源猖神為禍,國人用七七四十九顆人頭並黑牛白羊祭之,自然波浪平靜境內豐熟。』亮曰:『我今班師,安可妄殺?吾自有見。』遂命行廚宰牛馬和面為劑,塑成假人頭,眉目皆具,內以牛羊肉代之,為言『饅頭』奠瀘水,岸上孔明祭之。祭罷,雲收霧卷,波浪平息,軍獲渡焉。」《三國演義》為小說,不足為據。我們來看看真實史料如何說。
《事物紀原》記載:「稗官小說云:諸葛武侯之征孟獲,人曰蠻地多邪術,須禱於神,假陰兵以助之。然蠻俗必殺人,以其祭之,神則助之,為出兵也。武侯不從,因雜用羊豕之肉,而包之以面,像人頭以祠,神亦助焉,而為出兵。後人由此為饅頭。」
史上,諸葛亮、孟獲都確有其人,諸葛亮家喻戶曉,無需多言。孟獲系蜀漢時建寧(今雲南曲靖)人。彝族首領。劉備死後,孟獲曾和建寧豪強雍闓起兵反蜀,數為諸葛亮所敗,曾被七擒七縱,後仕蜀,為御史中丞。
晉以後,饅頭曾一度又被稱之為「餅」。據《名義考》,凡以面揉水為劑,中間有餡者,都稱為「餅」。「以面蒸而食者曰『蒸餅』又曰『籠餅』,即今饅頭」。
南宋盛行豬肉饅頭 仁宗饅頭包珠寶
唐之後,饅頭的個頭開始縮水,不再是巨無霸形象,漸漸變得嬌小起來。稱謂眾多,比如「玉柱」、「灌漿」等。
但饅頭的人頭形狀是在走入民間成為食用點心後,才有了改變的,元代時,已有了類似後世開花饅頭的「煎花饅頭」。忽思慧《飲膳正要》記載:「煎花饅頭:羊肉、羊脂、羊尾子、蔥、陳皮各切細」,「依次入料鹽醬拌陷包饅頭,用胭脂染花」。由此可知,饅頭形狀不僅不再是單一的人頭形,最初的饅頭還是包陷的,曾經歷了一個由包陷到實心的演變過程。
因此,唐宋之後的饅頭因包有餡,又被稱作「包子」。宋人王栐《燕翼詒謀錄》記有:「仁宗誕日,賜群臣包子。」包子後注曰:「即饅頭別名。」南宋最為盛行的是豬肉饅頭。不過據說仁宗(見上圖)所賜饅頭包的不是豬肉餡,而是珠寶。
後來,饅頭的種類越來越多,《居家必用事類全集》中記有多種饅頭,並附用處:「平坐小饅頭(生餡)、捻尖饅頭(生餡)、臥饅頭(生餡,春前供)、捺花饅頭(熟餡)、壽帶龜(熟餡,壽筵供)、龜蓮饅頭(熟餡,壽筵供)、春〔上爾下蟲〕(熟餡,春前供)。荷花饅頭(熟餡,夏供)、葵花饅頭(喜筵、夏供)、毯漏饅頭(臥饅頭口用脫子印)。」明李詡的《戒庵老人漫筆》中記:「祭功臣廟,用饅頭一藏,五千四十八枚也。江寧、上元二縣供面二十擔,祭畢送工部匠人作飯。」說到這,有必要提到的是,饅頭不管有餡無餡,一直是祭供時不可或缺的食品之一。
到清代,「饅頭」「包子」始分家,但南北方對「饅頭」「包子」的稱謂各異:北方謂無餡者為饅頭,有餡者為包子;而南方卻有稱有餡者為饅頭,無餡者為「包子」的。《清稗類鈔》辨饅頭:「饅頭,一曰饅首,屑面發酵,蒸熟隆起成圓形者。無餡,食時必以餚佐之。」「南方之所謂饅頭者,亦屑面發酵蒸熟,隆起成圓形,然實為包子。包子者,宋已有之。《鶴林玉露》曰:有士人於京師買一妾,自言是蔡大師府包子廚中人。一日,令其作包子,辭以不能,曰:『妾乃包子廚中縷蔥綠者也。』蓋其中亦有餡,為各種肉,為菜,為果,味亦鹹甜各異,惟以之為點心,不視為常餐之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