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中國平均氣溫近百年升高1.1度
10月2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的《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白皮書指出,據中國氣象局發佈的最新觀測結果顯示,中國從1908年到2007年的近百年來地表平均氣溫升高了1.1攝氏度。
「過去一百年,中國溫度的增長作為一種趨勢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氣候系統研究所的研究員祝從文告訴《北京科技報》,「這指的是一個線性趨勢,但是在過去的一百年,中國氣溫的變化是有一定波動的,曾經達到兩次峰值,一次是上世紀20至40年代,第二次是80年代。到了2000年以後,變暖的趨勢就更加明顯了。」
目前全球近百年的溫度平均升高是0.75攝氏度。而中國是1.1度,顯然高於這個數字。對此,祝從文的解釋是,全球氣溫的計算包括陸地和海洋,陸地溫度是升高的,但海洋的溫度是下降的,0.75只是一個平均值。
祝從文說,全球變暖趨勢,主要以北半球最為明顯,而在北半球全球變暖主要有三個中心:亞洲北部、北美和歐洲。為什麼是這三個地區,目前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解釋。2007年的全球氣候報告也只是給出了一個籠統的解釋,由於自然條件和人類活動(溫室氣體)的原因。
而這三個中心,對中國影響最直接的就是中國北邊歐亞大陸的貝加爾湖地區,這裡在近百年的時間裡,平均地表溫度升高了4攝氏度。可以說,全球變暖的趨勢是以這裡為中心呈發散狀。對於中國,靠近這個中心的東北和華北地區在近50年裡平均氣溫升高了3.5攝氏度。基本上變暖的趨勢從東北向華北發展,在1995年以後,這個趨勢開始向西南方向拓展。」
中國地表溫度平均升高1.1度,對我國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水資源的短缺。研究表明,我國的乾旱趨勢處於擴大的態勢。祝從文說:「目前,這種狀況對於城市用水的影響還不明顯,因為城市用水有政府調控,還不是問題。主要的影響是大氣中水汽的供應,這是淡水的一個主要來源。在過去的50年,我們每十年的夏季平均降水少了20毫米。對於北方來說,降水主要是在夏季,夏季降水減少對於水資源的影響是非常嚴重的。1995年、1996年之後趨勢更加明顯。」
祝從文說:「北方夏季降水的減少主要是因為每年季風將南方的水汽帶到北方,但是北方氣溫的升高,導致大氣環流改變,使南方水汽無法到達北方,因此,我國常常發生南澇北旱的現象。而近十年情況又有變化,就是北方旱,南方也旱,我國整個的水汽減少加劇。」
此外,氣候變化帶來的另一個直接的影響,就是沙塵天氣,氣旋將沙塵帶到下遊地區。「不過北部的貝加爾湖地區氣溫的升高,抑制了氣旋的生成,減少了沙塵天氣的頻率。」祝從文說:「根據我們對近50年的天氣觀測,沙塵天氣的發生頻率也呈下降的趨勢。」
2007年的全球氣候報告稱,全球變暖,再上升2攝氏度就達到了極限,可能導致更多的極端天氣發生,並會導致冰川大面積融化,威脅到沿海及一些島國人類的生存。祝從文說:「自然有自我恢復的能力,歷史上,全球氣候都有過變暖的時候,但是通過自然調節再降下來。而上個世紀的氣候變暖由於加入了人類活動的因素,對於自然調節的結果就很難量化了。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自然調節是可以恢復人類破壞的生態,氣溫可能也不會超過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