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重臣長孫嵩:代父從軍 屢立戰功 晉爵北平王 | 陽光歷史

 

A-A+

北魏重臣長孫嵩:代父從軍 屢立戰功 晉爵北平王

2016年11月20日 帝王將相 暫無評論 閱讀 111 次

  長孫嵩(358年—437年),其名為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所賜,代郡(今山西代縣)人,南部大人長孫仁之子 ,南北朝時期北魏重臣、將領。
  長孫嵩年十四代父統軍,累著軍功,歷任冀州、相州刺史、侍中、司徒。明元帝即位後,與奚斤等八人坐於止車門聽理萬機,世號「八公」。太武帝為太子時臨朝監國,長孫嵩為左輔。太武帝即位後,進爵北平王,官至太尉,柱國大將軍。
  太延三年(437年),長孫嵩去世,終年八十歲,謚號宣王。孝文帝時追錄先朝功臣,以長孫嵩配祭宗廟。
  歸附庫仁
  長孫嵩寬厚儒雅,有氣度。十四歲時,代替父親長孫仁擔任南部大人,統領軍隊。建國三十九年(376年),代國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去世,當時各部落反叛作亂,前秦皇帝苻堅趁機派兵攻滅代國,將代國分割為東西兩部,分別由劉庫仁和劉衛辰代掌部中事務,長孫嵩和元他等人率領部眾歸附劉庫仁。

  歸順道武
  劉庫仁之子劉顯謀劃發難時,長孫嵩率領舊部和鄉黨七百多家背叛劉顯逃走,將要到達五原。當時昭成帝之子拓跋寔君的兒子拓跋渥也聚集部眾自登王位,長孫嵩打算歸附他。途中見到烏渥,烏渥說拓跋渥是作亂之父的兒子,勸說長孫嵩歸附昭成帝之孫道武帝拓跋珪。長孫嵩沒有決定,烏渥拉回他的牛頭,長孫嵩勉強聽從他的話。長孫嵩在三漢亭(一作二漢亭)見到道武帝,於是歸順道武帝。
  登國元年(386年)正月,道武帝即代王位(同年四月,改稱魏王),建立北魏政權,任命長孫嵩為南部大人。
  登國二年(387年)正月,長孫嵩因是有功之臣,而受到道武帝的賞賜。
  平亂隨征
  登國七年(392年),西部泣黎部大人茂鮮反叛北魏逃走,道武帝派長孫嵩率軍追擊,大敗茂鮮。
  長孫嵩後來不斷立下軍功,跟隨道武帝征伐中山時,授任冀州刺史,賜封爵位為鉅鹿公 ,後改任侍中。
  天興元年(398年),道武帝出巡,當時右軍將軍尹國在冀州督促徵收租稅,聽說道武帝將要北返,於是陰謀造反,準備襲取信都。時任安南將軍的長孫嵩將其捕獲,押送至中山,道武帝下令將其斬首。 同年四月初一日,道武帝任命長孫嵩為司徒。 後來,長孫嵩出任相州刺史,封南平公,在各處任職都受到稱道。
  時稱八公
  天賜六年(409年)十月,道武帝次子清河王拓跋紹作亂,弒殺道武帝。不久,道武帝長子齊王拓跋嗣誅殺拓跋紹,即皇帝位,改年號為永興 ,是為明元帝。明元帝登基後,下詔命長孫嵩與北新侯安同處理民訟,拔賢任能,整理人倫綱常。
  永興二年(410年)正月初一日,明元帝下詔命長孫嵩等北伐柔然。 同年五月,長孫嵩等從大漠回來,柔然追趕並把他們圍困在牛川。五月二十一日,明元帝親率大軍北伐柔然,柔然於是聞訊逃走。
  永興三年(411年)十二月三十日,明元帝下詔命長孫嵩和山陽侯奚斤、北新侯安同、白馬侯崔宏等八人坐在止車門右面,處理提審囚徒等各項事務,務求公允確當,所以當時稱為八公。
  永興四年(412年)二月十二日,明元帝登虎圈射虎;賜給長孫嵩等人數量不等的布帛。
  泰常二年(417年)二月十八日,東晉的譙王司馬文思派使者王良到北魏朝廷上書,請求發軍討伐東晉將領劉裕。明元帝下詔命長孫嵩率領諸軍邀擊劉裕,在畔城接戰,各有勝負,於是明元帝下詔諸軍停止戰鬥。 同年十月十一日,明元帝下詔命長孫嵩等回京城。十一月,長孫嵩等諸軍到樂平。明元帝下詔命長孫嵩派娥清、周幾等與叔孫建討伐西山丁零人翟蜀、洛支等,把他們的力量全部消滅乾淨後回軍。
  借道劉裕
  東晉將領劉裕攻打後秦皇帝姚泓時,明元帝賜給長孫嵩符節,督察太行山以東各軍事務,乘傳車到平原,沿黃河北岸,排列軍隊停駐在畔城。軍隊遭受不少失敗。明元帝詔令長孫嵩借給劉裕道路,劉裕在船中望見長孫嵩的旌旗車蓋,送給他酃湖的酒和長江以南的食物,長孫嵩都送到京城。明元帝詔令長孫嵩厚禮答謝劉裕。明元帝又命令挑選精銳兵士做好戰鬥準備,如果劉裕向西通過,就率領精銳部隊向南出兵到彭、沛,如劉裕不按時通過,只率領軍隊跟隨他們。他們到了崤山、陝縣之間,必定和姚泓相對峙,一死一傷,士兵疲憊。等到秋季,再慢慢趁機出動,如此劉裕的首級可以不戰而得。於是叔孫建等人沿黃河前往洛水。劉裕進入函谷關。長孫嵩和叔孫建等人從成皋向南渡河,東晉各屯駐戍守據點都望見塵土而逃奔潰散。劉裕攻克長安,長孫嵩於是撤軍。
  進封王爵
  泰常八年(423年),明元帝患重病,向長孫嵩詢問身後事,長孫嵩說:「立長子就順暢,依德行就人心信服。現在大皇子拓跋燾賢明而且是嫡子,是上天所定,請求立他。」明元帝就在宮中定下計策。於是詔令拓跋燾臨朝代行處理國政,長孫嵩任左輔。
  泰常八年(423年)十一月初六日,明元帝去世,遺詔命司空奚斤把所繳獲的軍資賞賜給大臣們,從長孫嵩以下至士兵都數量不等地享受到。 十一月初九日,拓跋燾繼位,是為太武帝。十二月,太武帝進封長孫嵩為北平王 ,擔任司州中正。
  帝議征伐
  始光二年(425年),太武帝下詔詢問公卿,大夏、柔然二者中先征討誰。長孫嵩和平陽王長孫翰、司空奚斤等人說:「大夏定居,不能成為禍患,柔然世代是邊境禍害,應該先征討柔然可汗大檀。追趕上就繳獲他們的牲畜,足以富足國家;趕不上就在陰山狩獵,多殺禽獸,皮肉筋角,用來充實軍用物資,也超過打敗一個小國家。」太常崔浩說:「大檀遷徙如鳥飛,追快了不能持久,人多了則不能追上。大夏皇帝赫連勃勃,土地不過一千里,刑罰政令殘酷暴虐,為人神所拋棄,應該先征討大夏。」尚書劉潔、武京侯安原請求先平定北燕皇帝馮跋。太武帝保持沉默,於是向西巡視。恰逢赫連勃勃去世,關中大亂,太武帝議論想要征討關中。長孫嵩等人說:「他們如果據城防守,以逸待勞,大檀聽說後,乘虛而進犯,這是危險的做法。」太武帝於是向天師寇謙之詢問隱微的事,寇謙之勸他出兵。杜超之贊同促成此事,崔浩又談論向西征伐的利益。長孫嵩等人執意規勸認為不可以。太武帝大怒,斥責長孫嵩在任貪污,派武士侮辱他。同年三月初二日,太武帝升任長孫嵩為太尉。
  留守去世
  神麚二年(429年)四月二十九日,太武帝北伐柔然,命長孫嵩與廣陵公樓伏連留守京都平城(今山西大同)。
  神麚四年(431年)九月十三日,太武帝加任長孫嵩為柱國大將軍。 從此以後,太武帝每次出兵征伐,長孫嵩總以元老身份多次留守平城,坐在朝堂,決斷刑罰訴訟。
  太延三年(437年)正月十二日,長孫嵩去世 ,終年八十歲,謚號宣王。孝文帝拓跋宏在位時,追錄先朝功臣,以長孫嵩配祭宗廟。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