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恐龍滅絕由隕石撞擊地球和火山噴發的雙重災難所致
新研究發現顯示恐龍滅絕由隕石撞擊地球和大規模火山噴發的雙重災難導致
科學家表示古代火山噴發導致絕大多數恐龍走向死亡
德干地盾的面積相當於法國的3倍,位於印度西部,是一個原始火山鏈。大規模火山噴發導致大氣層中充斥著大量可以改變氣候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人們普遍認為一顆體積巨大的隕石撞擊地球導致恐龍從地球上消失,但根據美國科學家的新研究發現,在隕石撞擊災難發生前,絕大多數恐龍就已經死於規模巨大的德干地盾火山噴發。德干地盾的面積相當於法國的3倍。
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的證據證明德干地盾(位於印度西部的一個原始火山鏈)6500萬年前的火山噴發給地球造成巨大破壞,噴發產生的熔岩流位居地球歷史之最,大氣層中充斥著大量能夠改變氣候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除此之外,地球還多次遭受隕石撞擊。30萬年後,地球又陸續出現大規模火山噴發,導致地球在長達50萬年時間裡淪為一個不適於居住的星球。
火山噴發導致恐龍大滅絕的證據來自於研究人員發現的浮遊生物屍體化石,時間跨度達到50萬年。研究小組由普林斯頓大學地球科學教授格爾塔-凱勒領導,研究發現刊登在11月出版的《印度地質學會志》上。研究指出德干地盾熔岩流中的海底沉積物顯示,浮遊生物的數量可用於評估在數千年時間裡發生的史前災難造成的破壞,這些災難最終導致大滅絕。
研究人員在報告中指出,這種災難與德干地盾的最大規模火山噴發時期同時出現,火山噴發導致大氣中充斥著大量可改變氣候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德干地盾火山噴發主要分三個時期,最大規模火山噴發處於第二個時期。第三個時期的噴發強度相對較低,導致地球在50萬年內淪為一個幾乎不具有適居性的世界。第一時期的噴發在第二時期前大約250萬年發生。
根據10月刊登在《地球與行星科學通訊》雜誌上的研究報告,凱勒實驗室的另一個研究小組在印度沉積物中發現的證據證明,隕石撞擊足以毀滅德干地盾火山噴發後為數不多的倖存者。這些沉積物位於印度梅加拉亞邦,與德干地盾東部的距離超過600英里(約合965公里)。通過對沉積物進行分析,科學家發現當時的地球環境十分惡劣,酸雨不斷,全球氣溫飄忽不定。
凱勒指出,綜合這些發現,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並非只由一顆體積巨大的隕石撞擊地球所致。這顆隕石最後撞擊墨西哥的希克蘇魯伯地區,時間與德干地盾火山噴發的第二個時期大致相同,威力相當於200萬顆氫彈,所產生的巨大塵埃氣體雲從根本上改變了地球氣候。
凱勒一直認為希克蘇魯伯撞擊並不足以導致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根據她的實驗室的最新研究發現,真正的罪魁禍首是德干地盾火山噴發。她說:「我們在梅加拉亞邦和德干地盾進行的研究第一次證明大滅絕與德干地盾的火山活動有關。我們發現了清晰的因果關係,大規模火山噴發造成的破壞遠遠超過此前預計,即使沒有發生大型隕石撞擊,也足以導致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由於德干地盾的大規模火山噴發導致地球環境處於不穩定狀態,隕石撞擊很容易殺死白堊紀末期的倖存者。也就是說,恐龍的滅絕由火山噴發和隕石撞擊這種雙重災難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