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女將樊梨花簡介 中國古代有名的女英雄 | 陽光歷史

 

A-A+

大唐女將樊梨花簡介 中國古代有名的女英雄

2017年01月19日 中外名將盤點, 人物簡介 暫無評論 閱讀 211 次

  導讀:樊梨花,大唐女將,是中國文學作品《征西全傳》、《三請樊梨花》等中的虛構的一位初西涼國(西突厥)巾幗英雄,與花木蘭、穆桂英相比,她身上具有更濃厚的神話色彩。

  唐太宗李世民登上唐朝皇帝寶座之後,以現在甘肅武威為中心的西涼國等一些西北小國不願接受唐王朝的管轄,並以武力和唐王朝相對抗。為此,唐太宗李世民決定派薛仁貴前去征討。所有關於樊梨花的傳說便都發生在這樣一個歷史背景上。

  樊梨花,是唐太宗貞觀年間人,父樊洪為西涼國寒江關守將,後投唐(樊父原系隋將,歸依突厥)。後樊梨花與薛丁山結為夫婦,二人智勇雙全,登壇掛帥。在薛家滿門抄斬後,她率子薛剛殺進長安,除奸報仇。在民間傳說中,她是一個敢愛敢恨、胸懷寬廣的大唐奇女,武藝高強、神通廣大、文武全才的兵馬大元帥,雖受辱含冤,卻申明大義,顧全大局,以德報怨。

  樊梨花形象最早出現在清代,乾隆年間如蓮居士作《說唐三傳》,又名《異說後唐三集薛丁山征西樊梨花全傳》,後人亦稱《征西全傳》。書中敘述樊梨花與薛丁山馬上訂親及薛丁山三休、三請樊梨花的故事最為噲灸人口,被戲曲、曲藝等藝術形式廣為傳唱流傳不衰。

  明清時期,小說廣泛出現,許多歷史小說、英雄傳奇采自民間口頭傳說,經文人創作加工為案頭讀物,隨即又為廣大的市井說唱藝人借鑒為話本,進行再加工、再創作,口傳心授,世代流傳.後來也有人整理為「說書體小說」,以純散文形式出版。在由民間傳說、小說到說唱,再到「說書體小說」的過程中,故事情節得到提煉,人物形象愈加豐滿。

  《征西全傳》中的樊梨花,性格尚嫌模糊,缺乏生活依據。因作者採用神魔小說筆法,有些情節荒誕離奇,如移山填海、上天入地,神箭飛刀、攝魂鈴、捆仙繩等,在人物塑造上成就不高。然而在後來民間說唱中,樊梨花形象得到不斷的豐富和發展,說書人採用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從現實中尋找人物思想性格形成及發展變化的軌跡,把人物塑造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樊梨花的形象在民間流傳很廣,關於她的評書和劇目不下數百種,主要有:《薛家將》《樊梨花掛帥》《樊梨花出山》《樊梨花招親》《三休樊梨花》(或《三請樊梨花》),是一出流傳甚廣的傳統老戲,我國有好幾個劇種都演過這齣戲。在眾多有關樊梨花故事的說書體小說中,西河大鼓名家郝艷霞所作《薛丁山征西》對樊梨花形象塑造的再度加工創作,就最具代表性。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