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大西王張獻忠劫掠全川的寶藏究竟藏於何處 | 陽光歷史

 

A-A+

揭秘:大西王張獻忠劫掠全川的寶藏究竟藏於何處

2016年01月16日 歷史謎團 暫無評論 閱讀 177 次

  本文摘自:《環球人物》2010年第34期,作者:張建斌(國家清史纂修領導小組辦公室),原題:《尋找張獻忠寶藏三百年》

  「石牛對石鼓,銀子萬萬五。有人識得破,買盡成都府。」這首古老歌謠,因被認定為破解大西王張獻忠藏寶之地的「密咒」,在成都流傳了300多年。

  1646年,張獻忠身亡後,他所聚斂的巨額財寶便不知去向,甚至沒人說得清這筆財寶究竟是真有其事,還是一個巨大的謊言。但在這數百年間,圍繞它的猜測和尋找從未停止過。在傳說中,張獻忠將劫來的金銀財寶藏在成都附近某處,以石牛和石鼓作為暗記。

  2010年11月底,距四川彭山縣城僅兩三公里的江口采沙場傳出消息:有人在附近江中挖出一隻重12斤的黃金盤。這個意外的發現,讓傳說中的張獻忠巨額財寶再露端倪。

  劫掠全川之財

  張獻忠生於1606年(明萬曆三十四年),延安人。據《明史》記載,他身材魁梧,臉形稍長,面色微黃,留著及胸的長鬍子,聲若巨雷,人稱「黃虎」。他性格桀驁不馴,在延安府當捕快期間,就屢犯軍法。1630年(明崇禎三年),恰逢明末亂世,宦官當權,民不聊生,張獻忠在家鄉米脂追隨王嘉胤起事。王死後,他改投高迎祥,和李自成同屬一股起義軍。不久,張獻忠與李自成因故分裂,李自成進攻黃河流域,他則率部進攻長江流域。

  隨著起義力量的壯大,李自成稱「闖王」,張獻忠則自稱「八大王」。張為人極其狡詐,明朝對他軟硬兼施,先是許給他高官厚祿,期冀招撫;後又對他多次圍剿。每到危急關頭,他就詐降,度過危機後則再次反叛。明朝政府根本不能滿足他的慾望,他的目標只有一個——當皇帝。

  1643年,張獻忠攻下武昌後稱帝,建立大西政權。清朝文人趙吉士在《寄園寄所寄》中說,他將楚王(朱華奎)塞進竹轎,拋入湖中溺死,自己則「盡取王宮中金銀上百萬,載車數百輛」。

  次年,張獻忠帶兵入川。在天府之國,他干了兩件讓自己留下惡名的事,一是殺人,二是掠財。

  據說,張獻忠攻陷成都後,部下報糧草不足,他便用最簡單的方法解決了這個最困難的問題——殺人,殺百姓,殺傷兵。成都有一塊《七殺碑》,記錄的便是他的殺人如麻:「天生萬物以養人,人無一德以報天,殺殺殺殺殺殺殺。」

  除殺人外,張獻忠更以「劫掠」出名,劫掠對像由皇室官紳發展到普通百姓。清人劉景伯在史書《蜀龜鑒》中記載,張獻忠從各州郡的富商大賈處掠取的錢財,少則數千兩黃金,多則上萬,拿到錢後還會殺人滅口。其行為之暴虐,可謂空前絕後、毫無天理與人道可言。

  同時,他還對搶掠所得財產進行嚴格的控制,立下規矩:部下若私藏金銀一兩,斬全家;藏十兩,本人剝皮,斬全家。如此一來,整個四川之財盡歸張獻忠一人。據史書記載,崇禎皇帝和他相比也只能算是「小戶」。他曾在成都舉辦斗寶大會,得意洋洋地炫耀自己的富有:24間屋子擺滿奇珍異寶、金錠銀錠,令人目不暇接、瞠目結舌。

  有歷史學家粗略估算了一下,張獻忠至少擁有千萬兩白銀。按明末一兩白銀折合購買力相當於現在的300元人民幣計算,在那個年代,他擁有相當於現在30億人民幣的財富。

  寶藏沉於錦江?

  有人說,人生最可悲的事,就是人死了,錢沒花完。對斂財有著近於病態狂熱的張獻忠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生命會如此短暫。1646年,清朝肅親王豪格同吳三桂率清軍由陝南入川,攻打張獻忠。同年11月,張獻忠部被清軍包圍。張獻忠匆忙出城迎戰,被清將雅布蘭射死在鳳凰山(今四川南溪縣北)。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巨額財寶竟自此和他一同消逝。

  這筆寶藏是藏於錦江水底?埋於青城山下?還是隱於蘆山縣城(隸屬於今雅安市)?人們的猜測不一而足,其中最讓人們信服的藏寶地,就是錦江江底。

  據《明史》記載,張獻忠在被迫撤離成都前,幹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他讓部下在錦江築堤,抽乾江水,在堤壩下遊的泥沙中挖出數丈深的大坑,將劫掠來的財寶全數傾倒其中,再重新決堤放水,將大坑沖平、淹沒,以此掩人耳目。後來的史書《明紀》,也一字不易地抄錄了這條史料。

  隨著起義力量的壯大,李自成稱「闖王」,張獻忠則自稱「八大王」。張為人極其狡詐,明朝對他軟硬兼施,先是許給他高官厚祿,期冀招撫;後又對他多次圍剿。每到危急關頭,他就詐降,度過危機後則再次反叛。明朝政府根本不能滿足他的慾望,他的目標只有一個——當皇帝。

  1643年,張獻忠攻下武昌後稱帝,建立大西政權。清朝文人趙吉士在《寄園寄所寄》中說,他將楚王(朱華奎)塞進竹轎,拋入湖中溺死,自己則「盡取王宮中金銀上百萬,載車數百輛」。

  次年,張獻忠帶兵入川。在天府之國,他干了兩件讓自己留下惡名的事,一是殺人,二是掠財。

  據說,張獻忠攻陷成都後,部下報糧草不足,他便用最簡單的方法解決了這個最困難的問題——殺人,殺百姓,殺傷兵。成都有一塊《七殺碑》,記錄的便是他的殺人如麻:「天生萬物以養人,人無一德以報天,殺殺殺殺殺殺殺。」

  除殺人外,張獻忠更以「劫掠」出名,劫掠對像由皇室官紳發展到普通百姓。清人劉景伯在史書《蜀龜鑒》中記載,張獻忠從各州郡的富商大賈處掠取的錢財,少則數千兩黃金,多則上萬,拿到錢後還會殺人滅口。其行為之暴虐,可謂空前絕後、毫無天理與人道可言。

  同時,他還對搶掠所得財產進行嚴格的控制,立下規矩:部下若私藏金銀一兩,斬全家;藏十兩,本人剝皮,斬全家。如此一來,整個四川之財盡歸張獻忠一人。據史書記載,崇禎皇帝和他相比也只能算是「小戶」。他曾在成都舉辦斗寶大會,得意洋洋地炫耀自己的富有:24間屋子擺滿奇珍異寶、金錠銀錠,令人目不暇接、瞠目結舌。

  有歷史學家粗略估算了一下,張獻忠至少擁有千萬兩白銀。按明末一兩白銀折合購買力相當於現在的300元人民幣計算,在那個年代,他擁有相當於現在30億人民幣的財富。

  寶藏沉於錦江?

  有人說,人生最可悲的事,就是人死了,錢沒花完。對斂財有著近於病態狂熱的張獻忠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生命會如此短暫。1646年,清朝肅親王豪格同吳三桂率清軍由陝南入川,攻打張獻忠。同年11月,張獻忠部被清軍包圍。張獻忠匆忙出城迎戰,被清將雅布蘭射死在鳳凰山(今四川南溪縣北)。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巨額財寶竟自此和他一同消逝。

  這筆寶藏是藏於錦江水底?埋於青城山下?還是隱於蘆山縣城(隸屬於今雅安市)?人們的猜測不一而足,其中最讓人們信服的藏寶地,就是錦江江底。

  據《明史》記載,張獻忠在被迫撤離成都前,幹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他讓部下在錦江築堤,抽乾江水,在堤壩下遊的泥沙中挖出數丈深的大坑,將劫掠來的財寶全數傾倒其中,再重新決堤放水,將大坑沖平、淹沒,以此掩人耳目。後來的史書《明紀》,也一字不易地抄錄了這條史料。

  《彭山縣志》上對張獻忠寶藏的下落則另有說法:張獻忠撤離成都時,因為旱路已被清軍封阻,他只得改道由水路出川,但船隊沿錦江剛行至彭山縣江口境內,便遭到當地的地主武裝楊展部隊的襲擊,幾乎全軍覆沒。張獻忠不得已退回成都,許多滿載金銀的木船則沉沒於錦江。更有人說,張獻忠的船隻是自焚,楊展的幕僚費密在《荒書》(著於清康熙年間)中也記載:「楊展先鋒見賊焚舟。」張獻忠為何自己燒了船隻?這無疑為「江口沉銀」之說又添了一層神秘面紗。

  民間流傳的第三種說法是:張獻忠自知兵敗,撤離成都前,提前讓手下做了許多木筒,將銀錠灌藏其中,投入錦江,使其順水漂流,準備在狹隘處打撈。可惜途中遭到楊展兵馬的埋伏,尚未來得及打撈便兵敗如山倒,那些木筒也隨著時間的流逝沉於江底。

  還有一個傳說也流傳甚廣:張獻忠兵敗成都時,十幾艘大船沿江順流而下,在彭山境內被清軍預先埋設的鐵鏈攔住。押運船隻的將士眼看不敵清軍圍攻,紛紛鑿沉船隻,登岸而逃。清軍早就知道張獻忠有大量金銀要從成都運走,以為截獲了運寶船隊,欣喜若狂,可當他們登上那些尚未完全沉沒的大船,卻發現其上裝載著的全是石塊。這無疑是張獻忠使出的障眼法,真正的財寶早就沉於江底。

諸多傳說撲朔迷離「江口沉銀」最為可信

  無論哪種說法,都指向張獻忠將所掠財寶沉於錦江之中,地點就在江口附近。而這,為後人沿江尋寶留下了無盡的空間。

  300年間尋寶熱不斷

  對於張獻忠留下的巨額財富,後人垂涎已久。從清朝到民國,從朝廷、官員、將領到地方軍閥、普通百姓,無不對此津津樂道。

  傳說中,最早得到張獻忠寶藏的人,是楊展。查證史書可得知,那場發生在江口的戰役確有其事,交戰雙方便是張獻忠與楊展,前者大敗,後者勝。基於此,後人猜疑,張獻忠江口沉銀被楊展所獲。根據費密在《荒書》中的記載,楊展起初並不知道沉船中藏著什麼,後來,一個漁民將其打撈上來,數萬兩金銀才盡歸楊展所有。

  另一種說法來自清朝沈荀蔚所著史書《蜀難敘略》。據說,當年張獻忠焚舟之時,一位倖存船夫投奔楊展,據實相告,楊展於是針對木筒特點,命部下用長槍在江中打撈,一旦發現木筒,便將其釘住、拖出。楊展是嘉定人(今四川樂山),在整個四川因戰亂饑荒嚴重之時,唯有嘉定富庶穩定,時人在稱讚楊展時也說「蜀為賴之」。後人因此推測,楊展正是靠著打撈上來的飛來橫財,才做到這一點。

  清朝佔領四川後自然也不會放過對這筆財富的搜尋。《彭山縣志》記載,1794年(乾隆五十九年)冬,一位捕魚人在錦江中打撈起一把刀鞘,消息傳到總督孫士毅耳中,孫立刻派人趕赴江口,經過數日打撈,終於打撈起萬兩白銀及大量珠寶玉器。

  到清末,太平天國運動爆發,為解決朝廷的財政困難,翰林院編修陳泰初舊事重提,呈請尋找這筆財寶,並說曾親眼看到彭山、眉山等地居民撈到遺棄的銀子。捉襟見肘的咸豐皇帝於是命令成都將軍裕瑞「悉心訪察,設法撈掘,酌量籌辦」,最終卻一無所獲。

  時間的流逝並沒有消減人們對財富的追尋和渴望。民國時期,一位姓杜的清朝遺老因犯案走投無路,受到曾任四川省府秘書長的楊白鹿接濟,在楊家一住就是幾年。為報恩,臨別前,杜將多年來隨身攜帶的一個檀木匣轉贈與楊白鹿,並說,匣內所藏是張獻忠埋銀的地點圖樣,由當時參與埋銀的一名石匠偷偷繪製,幾經輾轉流落杜家,希望楊白鹿能「善為運用」。此後多年,楊白鹿一直珍藏木匣,從未向任何人透露。

諸多傳說撲朔迷離「江口沉銀」最為可信

  無論哪種說法,都指向張獻忠將所掠財寶沉於錦江之中,地點就在江口附近。而這,為後人沿江尋寶留下了無盡的空間。

  300年間尋寶熱不斷

  對於張獻忠留下的巨額財富,後人垂涎已久。從清朝到民國,從朝廷、官員、將領到地方軍閥、普通百姓,無不對此津津樂道。

  傳說中,最早得到張獻忠寶藏的人,是楊展。查證史書可得知,那場發生在江口的戰役確有其事,交戰雙方便是張獻忠與楊展,前者大敗,後者勝。基於此,後人猜疑,張獻忠江口沉銀被楊展所獲。根據費密在《荒書》中的記載,楊展起初並不知道沉船中藏著什麼,後來,一個漁民將其打撈上來,數萬兩金銀才盡歸楊展所有。

  另一種說法來自清朝沈荀蔚所著史書《蜀難敘略》。據說,當年張獻忠焚舟之時,一位倖存船夫投奔楊展,據實相告,楊展於是針對木筒特點,命部下用長槍在江中打撈,一旦發現木筒,便將其釘住、拖出。楊展是嘉定人(今四川樂山),在整個四川因戰亂饑荒嚴重之時,唯有嘉定富庶穩定,時人在稱讚楊展時也說「蜀為賴之」。後人因此推測,楊展正是靠著打撈上來的飛來橫財,才做到這一點。

  清朝佔領四川後自然也不會放過對這筆財富的搜尋。《彭山縣志》記載,1794年(乾隆五十九年)冬,一位捕魚人在錦江中打撈起一把刀鞘,消息傳到總督孫士毅耳中,孫立刻派人趕赴江口,經過數日打撈,終於打撈起萬兩白銀及大量珠寶玉器。

  到清末,太平天國運動爆發,為解決朝廷的財政困難,翰林院編修陳泰初舊事重提,呈請尋找這筆財寶,並說曾親眼看到彭山、眉山等地居民撈到遺棄的銀子。捉襟見肘的咸豐皇帝於是命令成都將軍裕瑞「悉心訪察,設法撈掘,酌量籌辦」,最終卻一無所獲。

  時間的流逝並沒有消減人們對財富的追尋和渴望。民國時期,一位姓杜的清朝遺老因犯案走投無路,受到曾任四川省府秘書長的楊白鹿接濟,在楊家一住就是幾年。為報恩,臨別前,杜將多年來隨身攜帶的一個檀木匣轉贈與楊白鹿,並說,匣內所藏是張獻忠埋銀的地點圖樣,由當時參與埋銀的一名石匠偷偷繪製,幾經輾轉流落杜家,希望楊白鹿能「善為運用」。此後多年,楊白鹿一直珍藏木匣,從未向任何人透露。

  1937年冬,楊白鹿將此事告訴了當過師長的好友馬昆山,兩人一拍即合,認為此事大有可為,於是四處奔走,成立了錦江淘金公司,專事打撈寶藏。他們按照原圖紙方位丈量、細密探索,推斷出埋藏金銀的地點就在成都望江樓下遊對岸,原石佛寺下面三角地段的交叉點左側的江邊。於是,趁著1938年冬河水較小的良機,錦江淘金公司組織開挖,卻沒有任何收穫。他們不死心,1939年冬又繼續挖掘,上百人前前後後忙活了10個多月,竟真挖出一個大石牛和一個大石鼓。「石牛」、「石鼓」都出來了,依照那個廣為流傳的歌謠,能買下成都府的「萬萬五」還遠嗎?楊白鹿等人趕緊買來金屬探測儀。不久後的一天,金屬探測儀發出了嗡嗡的響聲。「找到了!」消息迅速傳遍川蜀大地,挖寶事件被傳得神乎其神。但歷史又一次和人們開了玩笑,工人們費盡心力,卻只挖出3大籮筐銅錢。

  真相一次次擦肩而過

  雖然轟轟烈烈的尋寶事件終以鬧劇收場,但此後幾十年,仍不斷有老百姓從江中打撈出財物。

  1990年8月,彭山縣江口鎮漁民鄔長福網得大小銀錠各一枚,大的3斤,小的1兩;1998年7月,彭山縣靈石鄉村民張志華在河中淘沙,卻淘出一個銀鼎……

  2005年4月,彭山縣的引水工程在江口鎮岷江河道內施工時,從地表下3米處挖出一個內有七錠銀元的圓木,銀錠上刻著「崇禎十八年□日」、「黃岡縣銀四拾兩正」等字樣,經四川省文物鑒定委員會鑒定,其確為崇禎時期所徵稅銀。通過銘文能看出,這批銀錠來自湖南沅陵縣、湘潭縣,湖北京山縣、黃岡縣等地,與當年張獻忠轉戰之地十分吻合,時間上也是同步的,無疑可以視作「江口沉銀」的又一力證。

2005年發現的銀錠

  「江口沉銀」究竟是否屬實?不少專家學者一直試圖進行論證。

  1999年4月,四川省社科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王綱在經過多年研究考證後宣稱,錦江下確實埋藏著大量金銀。王綱稱:《明史》、《蜀鑒》、《荒書》、《彭山縣志》等正史、野史,都從不同角度介紹了「江口沉銀」,近年來不斷打撈出的實物更是有力的證據,因此,「整整1000船金銀財寶,至今仍沉睡江底!」根據他的說法,彭山縣政府聯合江口鎮政府進行了實地勘測,但由於年代過於久遠,河道淤泥太深,最終只能不了了之。

  而對於最近出土的黃金盤,明清史研究專家認為,在江口一帶發現黃金盤並不為奇,但要確認其是否為張獻忠埋藏,還需對黃金盤進行進一步檢測。

  300多年來,張獻忠「江口沉銀」的秘密一次次被挖掘,真相卻一次次與我們擦肩而過,或許這一次,它真的能大白於天下。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