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遺體是如何保存的?
1976年9月9日,這天中午,廣播電台反覆播放「下午3時有重要廣播」的消息,一種不祥的預感籠罩在每一個人的心上……下午3點整,全國各地廣播電台同時在哀樂聲中沉痛宣告:偉大領袖毛主席在患病後經過多方精心治療,終因病情惡化,醫治無效,於1976年9月9日零時10分在北京逝世。中國人民震驚了……
偉人長逝,巨星隕落。消息傳來,似晴天霹靂,全國上下,頓成悲痛的海洋。人們的心理難以承受這一事實。
事情還得從頭天晚上說起。9月8日晚,華國鋒正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答謝宴會,歡迎西薩摩亞國家元首馬列托亞·塔努馬菲利第二殿下訪華。急促的電話鈴聲傳來毛主席病危的消息。華國鋒沒等宴會結束,迅速趕回了中南海。他走進毛主席臥室,看到主席已經停止了呼吸。華國鋒立即在中南海住地202室召開政治局會議,緊急磋商治喪事宜。會上重點討論了三個問題:一是主席的後事;二是主席的遺體如何處理;三是是否邀請外國代表團來京弔唁。會上,大家一致認為首先要保護主席遺體,讓各界人士弔唁、瞻仰。
9月9日凌晨4時左右,一輛黑色轎車緩緩駛入中南海北門,在一排灰房前停下。車上走下兩個人,一個是衛生部長劉湘屏,一個是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組黨支部書記、形態學教研室第一副主任徐靜副博士。一下車,劉湘屏匆匆地大步走在前面,徐靜緊隨其後。穿過走廊,走進一個房間。
室內的空氣似乎是凝滯的。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汪東興早已等候在那裡。他看到劉湘屏、徐靜二人進來,迅速站起來,語調低沉地問:「你是徐靜同志吧?」徐靜回答:「我是。」
汪東興哽咽著,停了一下接著說:「我向你們宣佈一個不幸的消息,偉大領袖毛主席已於今天凌晨逝世。為讓全國各族人民瞻仰主席遺容,需要進行遺體保護,時間15天左右。」徐靜是50年代留蘇研究生,曾獲副博士學位,在醫學上有較深的造詣,在中國醫科院負責形態學教研室工作。昨天晚上,她是被劉湘屏派人從百萬莊一帶的抗震棚裡緊急找來的。剛才來的一路上,她還在猜測部裡緊急找她的原因,現在,她明白了。她腦子裡一片空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汪東興又問徐靜:「你有什麼要求嗎?」
徐靜努力使自己平靜下來,沒有立即回答,而是思索了一下,才提出三個要求:第一,需要回院和同行專家們共同研究方案;第二,看看毛主席遺體;第三,需要一點時間,準備必要的器械、藥品。汪東興點頭首肯。
出了中南海,劉湘屏和徐靜直奔醫科院。徐靜向黨委書記楊純進行了匯報,並就下一步工作進行了研究。研究決定,徐靜牽頭負責此事,張炳常和陳克銓參加,組成三人小組。張炳常是解剖教研室副主任。這些天,他正隨同臨床醫生帶領學生在位於平谷的醫科院定點醫療和教改處邊搞教改邊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接到通知,他立即趕回報到。陳克銓是個年輕人,年僅38歲,也是形態教研室的副主任。
9時左右,三人碰面,共同商定了遺體初期防腐的方案。10時,徐靜、張炳常、陳克銓攜帶藥品、器械準時趕到中南海。解放軍305醫院院長李志綏在門口等著他們,隨後領他們去見華國鋒。
主席臥室旁邊一間大會議室裡坐滿了人,華國鋒正在主持召開會議。徐靜他們進來後,原來討論的話題停了下來。汪東興讓他們坐下,並提議徐靜談一談遺體保護的方案。徐靜曾在蘇聯讀過三年研究生,對列寧的遺體保存稍有一點耳聞。但具體細節是蘇聯國家機密,從不對外公佈,因此也不得而知。此時此刻,她談了自己的方案、效果和實施的辦法,並對大家提出的問題一一地做了扼要的回答。
華國鋒說:「長期保護好毛主席遺體,世世代代讓人民群眾瞻仰,是一項光榮而又艱巨的政治任務。你們完成好這項任務,黨和人民是不會忘記你們的……就按你們的方案辦。」
方案批准了,下一步關鍵是實施。徐靜三人小組首先把主席的衛生間進行徹底的清潔打掃和消毒,作為工作場地。臨時找來的屍體台被擺放在房間的中央,便於在四周操作。三人顧不得吃飯,就急促地對毛主席遺體實施防腐處理。
首先要擺正遺體的姿勢。手臂怎麼擺?是下垂,還是像列寧那樣擺在胸前?經請示領導,按中國人民的傳統習慣,下垂。
三人配合得非常默契。張炳常是搞人體解剖學的,平時處理屍體的機會多,技術熟練;陳克銓年輕,動作靈活,手巧;徐靜是從事組織學的,平時很少和屍體打交道,但她大膽心細。三人緊密配合,邊做邊商量。經過兩個多小時的緊張工作,終於順利完成了全過程。遺體長期保存,需要注入大量的防腐液。但是,大劑量注射防腐液後產生的腫脹現象何時消退,徐靜心裡沒底,張炳常說24小時即可消退。果然,在24小時以後有明顯消退,到11日清晨遺體從中南海向人民大會堂轉移時,已達到了滿意的效果。事後證實,大劑量注入防腐劑是正確的,否則後患無窮。
做完防腐處理後,一直到10日深夜,他們三人一直守候在遺體旁,仔細地觀察著遺體的細微變化。為長期保存做好原始記錄。
10日下午,他們重新量了主席遺體的尺寸。紅都服裝廠的師傅們很快趕製出中山裝,一套厚一點的深灰色,一套薄一點的淺灰色。經中央領導同志審定,給主席穿了淺灰色的那一套。理髮師小周為主席重新梳理好頭髮,北京醫院病理科馬燕龍技師為主席做了細緻的
化妝整容。
從1976年9月11日至17日,毛主席遺體移進人民大會堂北大廳,在這裡舉行群眾弔唁、瞻仰活動。
按照遺體保護的要求,大廳內所有能夠使用的風冷設備全部啟動,溫度降得很低,使得人穿著大衣還覺得冷,即使如此,對遺體保護來說還不夠低。這樣下去,不僅使得來弔唁的老同志無法忍受,而且人們帶來的熱氣還會使室內溫度升高,對遺體保護不利。領導和專家們一致認為,應製作一個有機玻璃棺罩,使遺體與環境隔離,棺內局部降溫。專家們提出,不但要降溫,還要隔氧。
這些工作全部於9月11日凌晨完成。
9月11日上午10時,弔唁活動正式開始。
弔唁活動的第一天,棺罩未來得及罩上,毛主席遺體是敞放的。大廳的溫度保持在15℃以下。但是,川流不息的瞻仰人群每一個人都是一個散熱體,室內溫度居高不下。這天的哀樂是由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隊當場演奏,銅管樂器中噴出的都是熱氣,同時,大廳裡的燈光很強,也散發著熱量。專家們經過研究,建議撤除樂隊的現場演奏,改為播放哀樂,並控制燈光總量,主要保證主席遺體頂上的那盞燈,並加蓋有機玻璃棺罩。
弔唁活動持續到17日,首都先後有30多萬人來到人民大會堂,弔唁偉大領袖、瞻仰遺容,寄托自己的哀思。從人民大會堂的弔唁活動結束,到毛主席紀念堂建成,這中間大約需要一年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毛主席遺體放在哪裡?怎樣繼續進行保護?18日追憶悼大會結束,中央決定將毛主席遺體轉移到一個代號為「769」的地方。
9月20日凌晨3時50分,毛主席遺體由華國鋒、汪東興等護送離開人民大會堂,順利地轉移到「769」保護室。遺體移來第二天,即被浸泡於藥液中。藥液的配方,是根據解剖、組織和病理學專家們平時在醫學院校裡處理屍體和標本保存的成功經驗,以及馬王堆古屍出土後的處理和保存經驗而配製的。
遺體移入「769」之後,衛生保護組全體成員集中到北京二里溝新疆駐京辦事處的一幢樓房裡。二里溝的工作基本上是吳階平同志在主持,組織各專業人員討論,論證遺體長期保存的方案。邊提方案,邊做實驗。湖南醫學院王鵬程教授介紹長沙馬王堆女屍的研究成果,十分被重視。專家們經過充分的研究、論證,終於提出了一種最可靠、最科學的方法,就是氣態與液態相結合的方法。暴露的部分在氣態中,隱蔽的部分在液態中;瞻仰的時間在氣態中,非瞻仰的時間在液態中;平時在氣態中,一年一度的大保護時在液態中。此外,還採取了物理的、光學的綜合保護措施。20多年來,這些自動化的儀器儀表運行穩定、可靠,遺體保護所要求的參數一直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