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名臣晃錯:漢景帝的愛臣卻觸碰削藩這條紅線
【書生意氣的政治家】
晁錯為穎川(今河南禹縣)人,本來是學習法家思想的,但陰差陽錯,整理了儒家的典籍《尚書》。以此為跳板,他不斷上書給文帝,發表了一連串的改革建議,並獲得了當時太子的欣賞。
景帝繼位以後便重用晁錯,後者投桃報李,為了劉家江山奮不顧身。晁錯的被殺,固然有他不善權謀的因素,但景帝的幼稚糊塗才是最主要的原因。晁錯雖被殺,他的策略卻得到了實行。這對後世來說也是個借鑒,讓改革的大臣們更加謹慎,為國家謀劃的同時審視自身,不要重蹈晁錯的覆轍。
【學者出身的政治家】
晁錯年輕時師從張恢,學習申不害、商鞅等人的法學思想,他的不少同學都在司法部門找到了工作。晁錯除了學習法學之外,文學功底也很深厚,因此在太常寺任職(相當於今天的教育部),掌管祭祀、教育、禮節等事務。
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對漢代的影響很大,導致許多書冊典籍的失傳,漢代因此而有搜集歷代典籍的責任。漢文帝的時候,連著名的典籍《尚書》都搜集不到了。文帝到處尋找,才聽說濟南的伏生懂得《尚書》的內容。
晁錯是太常寺的掌故,專門管理歷史的官員,因此被派去濟南跟伏生學習《尚書》。晁錯聽不懂九十多歲、年老齒落、口齒含糊的伏生說的山東話,在伏生女兒的翻譯解說之下,終於編輯了《尚書》二十八篇。晁錯回到京城,對文帝講述了《尚書》的大致內容,文帝很高興,封晁錯為太子舍人,後來又升為太子家令,都是輔助太子的官員。
古代由學者轉為政治家的例子不少,很多熱心政治的人,之前往往打著學術的幌子。晁錯對《尚書》的理解應該也很有限,伏生講述得又不清楚,晁錯整理出來的書也就沒多少人能看懂。伏生的弟子後來又整理了伏生自己的解釋,另外編撰了一大本書;而實際上,伏生的《尚書》是按照記憶和一些殘篇合成的,後來孔子後人從孔家的牆壁裡發現了《尚書》的完整版本,才發覺伏生的謬誤。
【熱心法制改革的文學名人】
晁錯十分熱心改革,擔任太子屬下官員的時候,寫了《言太子宜知術數疏》這篇文章,宣傳治國需要一定的技術,提倡諸多法家思想。他雖被文帝封為博士,骨子裡卻是法家思想佔了主導。
晁錯的文章寫得很有氣勢,當時還有另一位才子---賈誼,他和晁錯的才氣不相上下。漢文帝欣賞晁錯的才華,但又覺得他的理論過於前衛,因此把他派給太子,有讓他再歷練一番的意思。晁錯後來擔任的太子家令一職,是太子身邊的重要官位,太子劉啟也很欣賞晁錯。晁錯在太子家裡有「智囊」的美稱,因為他的思想活躍,輔佐太子的同時,經常發表一些文章,比如《言兵事疏》、《守邊勸農疏》、《貴粟疏》和《舉賢良對策》等在當時都有很大的影響,在歷史上也是很出色的政論文。晁錯每次發表文章,都很注重時機,如《言兵事疏》是在匈奴侵邊時發表的,關鍵時刻發表關鍵文章,讓晁錯成了當時士大夫階層的名人。
晁錯的《言兵事疏》寫得很激昂,文帝很讚賞,晁錯緊接著又寫了《守邊勸農疏》和《募民實塞疏》兩篇文章,具體建議如何增強邊防,提議用移民邊疆來守衛國土。晁錯的建議雖然未被文帝採納,但職位卻因上書而一再陞遷,在完成《舉賢良對策》之後,他的職位就由太子家令變為中大夫了。儘管文帝未採納晁錯的主張,但太子對晁錯的文章極為讚賞。
【晁錯的敗招---氣死申屠嘉】
年輕的太子劉啟即位以後馬上重用晁錯,讓他擔任京師的行政主管---內史。而且景帝還經常單獨召見晁錯。當時的丞相是老臣申屠嘉,但皇帝遇到政事需要處理的時候,總是與晁錯商量,申屠嘉完全被拋在一邊。
從減小改革阻力來考慮,晁錯應該團結或者拉攏朝中的大臣,申屠嘉是一個從小官吏爬上來的丞相,沒有多少政治見解,袁盎幾句話就能把申屠嘉說得服服帖帖,原因只有一個---他只關心自己的權勢,並不考慮別的。如果晁錯能像袁盎一樣,多一些拉攏的手段,則改革的阻力就會減少許多。但實際上,晁錯卻選擇對抗。
申屠嘉一直想打擊晁錯,恰好晁錯的內史府在太上廟---劉邦父親的廟---旁邊,大門開口方向不協調,晁錯覺得行走不便,就在太上廟的圍牆上又開了兩個門。申屠嘉覺得終於抓住了晁錯的把柄,便上奏景帝,要求懲罰晁錯。晁錯正受景帝的寵信,怎會因此就被殺掉,最後景帝明顯地替晁錯說話,辯解說晁錯鑿開的不是廟的牆,只是廟外面空地的牆。這是明目張膽的包庇,申屠嘉不敢和皇帝爭辯,回到家對自己的舍人發脾氣,說早知道這樣,不如先斬後奏,先殺了晁錯再報告皇帝就好了。申屠嘉對此一直耿耿於懷,氣悶之下,不久就病死了。申屠嘉死後,更沒有人能挑戰晁錯的權威,一向不喜歡晁錯的人,比如袁盎,也一直在諸侯王身邊做官。晁錯雖然取得了勝利,但卻把自己置於更大的對立狀態。
【火中取栗就要付出代價】
晁錯擔任御史大夫以後,感覺皇帝對自己恩寵有加,應該好好回報。當時王朝內部最大的問題,便是諸侯王。當年劉邦為了鞏固劉家的江山,分封了大批同姓王,這些諸侯王在自己的封國內不但可以掌握軍隊,還能開礦山、鑄造貨幣。尤其是齊、楚、吳三王,勢力很大,直接威脅中央的權威。因此,晁錯提出了削藩的建議。
削藩對於中央來說十分有利,問題是處於風口浪尖的人,必然會承受報復。晁錯提出削藩以後,他的父親就坐不住了。他的父親身在家鄉,距離諸侯王更近,感受到的壓力也更大,他從老家趕到長安,勸晁錯放棄削藩。他指出削藩是皇帝的家務事,讓別人家人互相爭鬥,不符合「仁」道,即使削藩成功,穩定的是皇帝的位子,而晁家就危險了。見晁錯不聽自己的話,晁錯父親回家之後,不久就自殺了。
就晁錯來說,他何嘗不知道自己會面臨什麼樣的處境,但他自恃有皇帝支持,一切皆可迎刃而解。晁錯提出"削藩策"以後,朝廷經過討論,最後還是採用晁錯的計畫,用雷霆手段開始削藩。首當其衝的便是趙王、膠西王、楚王和吳王,而感覺自身利益受到侵害的諸侯王則紛紛起來反對。
【不懂謀略的代價】
吳王劉濞早就想造反,聽到削藩的法令以後,便拉攏了膠西王劉印、膠東王劉雄渠、苗川王劉賢、濟南王劉辟光、楚王劉戊、趙王劉遂六個諸侯王,一起興兵叛亂,史稱「七國之亂」,他們的口號是「誅晁錯,清君側」。
景帝到底太年輕,面對突如其來的叛亂,嚇得不知所措。在此情況下,晁錯竟建議皇帝親征,自己卻躲在京城裡。在大臣不斷謀反的時代,這樣的建議難免不讓皇帝心裡打顫。另外,晁錯對袁盎的處理也明顯缺乏理性。
袁盎確實接受過吳王的賄賂,但吳王在叛亂之前,本要殺死袁盎,後者千辛萬苦逃了回來,足以表明他沒有參與叛亂的嫌疑。而晁錯在大敵當前,卻想以袁盎早知吳王欲謀反的罪名來追究其責任。在這種情況下,景帝聽信袁盎的話,認為誅殺晁錯便可解決叛亂的問題。因此景帝派官員到晁錯的家裡,謊稱皇帝要召見,讓晁錯穿上朝服,坐上馬車去見皇帝。可憐晁錯信以為真,等馬車到達長安東市的時候,引路的官員突然拿出皇帝的聖旨,把晁錯給腰斬了。
景帝殺了晁錯以後,吳王仍沒有停止叛亂,景帝這才知道上了當。吳王的叛亂在周亞夫等將領的鎮壓下,三個月就平息了。晁錯雖然死了,但他的主張最後還是貫徹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