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張作霖贈孫中山60萬銀元及軍備
孫中山
張作霖
初次接觸 投石問路
1919年夏,曾任北洋政府農商總長、參議院議長的李盛鐸派侄子李守冰來粵拜見孫中山,說:「吳佩孚欺世盜名,殘民肆虐,非廓清之不足以撥亂而反之正。直系軍閥擁兵數萬,縱橫數省,非夾擊之斷難收廓清之效。」他希望孫中山能「接洽北方之能擊吳佩孚者。」曾任北洋政府內閣總理的梁士詒,在組閣前也來到廣東見孫中山,提出了一個「合粵皖奉為一爐」的計畫。
聯合討直 孫張接近
1920年秋,張作霖來北京,派宋文林到天津邀請寧武去北京會談。見面地點是張作霖在北京的宅邸順成王府。話還沒有談到正題,曹錕不期而至,寧武於是先行離去。曹錕一進門就叫嚷道:「雨亭老弟,咱們兄弟不錯嘛,為什麼要和孫文勾結打三哥(曹錕在家排行第三)啊?」張作霖極力否認,勸曹錕不要聽信外人的胡說八道。曹錕於是拿出孫中山部屬楊庶堪、宋大章寄給寧武的兩封信,作為證物,信裡牽涉到宋文林。張作霖反應很快,他馬上把責任完全往宋文林身上推,隨即下令把宋文林扣押起來,這才把曹錕敷衍走。
在桂林大本營,寧武引薦李少白拜見了孫中山。通過晤談,孫中山感到和張作霖合作可能性很大,讓他們給張作霖帶回一封信,在信中提出了聯合討直的問題。但在回奉天途中,他們看到有報紙載文說,張作霖密派代表到桂林,擁護孫中山為大總統的消息,感到十分吃驚,這是有人造謠。
果然,回到奉天後,張作霖對李少白破口大罵道:「誰派你他媽的代表,我只叫你去送信,你膽敢說我擁護孫文做大總統!」李少白被罵得蒙頭轉向,不敢辯白。翌日,寧武進行了冷靜的分析,指出這是安福系造的謠,目的是破壞粵奉合作。張作霖這才恍然大悟。
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戰爭爆發。5月,奉系軍隊退守關外,直系軍隊佔了上風。第一次直奉戰爭以直系軍閥大獲全勝而告終,直系軍閥從此完全控制了北京的中央政權。
而孫中山此時也遭遇陳炯明叛亂事件,處境困難。孫中山平安到上海後,張作霖找到寧武說:「寧孟言,我要在患難中交朋友。我不寫信,信也難寫,你就代表我去探候孫先生,請他到東北來住住。」寧武在拜見孫中山時轉達了張作霖的邀請,孫中山要寧武婉言代為辭謝。
9月初,張作霖派李香齋、韓麟春等人赴滬拜見孫中山。韓麟春代表張作霖贈孫中山生活費2萬元,張作霖知道後大發雷霆,痛罵了韓麟春一頓:「憑我張某人只送孫先生這點錢?不成話,趕快再補8萬!」
孫文北上 張贈巨款
1922年9月,孫中山派汪精衛、程潛作為代表到奉天拜見張作霖父子,商議討曹、吳大計。而此時,直系首領曹錕企圖破壞孫張同盟,準備與張作霖和談。曹錕承諾,只要張作霖願意合作,願意讓張作霖擔任副總統。張作霖對於曹錕拋來的繡球不屑一顧。
1923年5月1日,在滬待命的汪精衛再度銜命赴奉天。在致汪精衛的電報中,孫中山提出了向張作霖借款的要求:「唯協和需五十萬元,組安需二十萬元,此間因戰事劇烈,費款至巨,力難兼顧,擬由兄力向雨公商助見復。」可見,汪精衛此行的主要目的,便是借錢。同日,孫中山致函張作霖,高度評價張作霖提出的「藉武力以濟和平之窮」的意見,同時承認粵方「財政過拙,不能因應咸宜」,並提出借款70萬元的請求。
張作霖在借款的問題上很爽快。5月12日,張作霖派黑吉江防司令公署參謀長沈鴻烈作為代表赴粵拜見孫中山。沈鴻烈帶了一艘貨輪前往廣東,船上滿載60萬銀元、12門山炮及一些迫擊炮彈。
1924年夏,孫中山派大元帥府外交部長伍朝樞到奉天拜會張作霖父子。9月22日,汪精衛奉孫中山之命再赴奉天,與奉系接洽軍政事宜,會晤張作霖、張學良父子,商討討伐曹錕和吳佩孚的計畫。10月8日,孫中山下令討伐曹錕。
1924年10月,正當吳佩孚在山海關前線同奉軍激戰時,直系第三軍總司令馮玉祥與直系援軍第二路司令胡景翼,聯合京畿警備副司令孫岳秘密計畫倒戈。10月23日,馮玉祥回師南苑,通電停戰,發動北京政變,曹錕被囚,第二次直奉戰爭結束,直系瓦解,奉系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張作霖、馮玉祥、段祺瑞等人皆致電孫中山,邀其北上,共商國是,並提出召開由各實力派參加的和平會議,產生正式政府。
11月4日,孫中山復電張作霖,表示同意北上。
孫張會談 無果而終
在孫中山北上途中,11月15日,張作霖、盧永祥、馮玉祥、胡景翼、孫岳五人聯名推戴,公舉段祺瑞為中華民國總執政,執行政府職權。段祺瑞從重新上台的第一天起,又成了各帝國主義侵華的共同工具。這與孫中山在《北上宣言》的精神南轅北轍,是對孫中山不小的打擊。
孫中山與張作霖在天津的兩次會談,雖表面上顯得還算融洽,但張作霖的反蘇反共態度與孫中山的聯俄聯共政策截然相反。這種政治上的重大分歧,決定了直系垮台後孫張二人的漸行漸遠。
天津會談結束後,張作霖回東北。由於天津氣候嚴寒,加上旅途勞頓,孫中山漸感不支,發冷發熱,不得不滯留天津養病。在孫中山病重期間,1925年2月10日,張作霖派東三省保安司令部秘書長兼東北交通委員長鄭謙代表他前來探望。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病逝,孫、張、段「三角同盟」自然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