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慈禧與光緒:戲台上也殘酷相鬥
清人筆記《世載堂雜憶》載: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武昌出了個假光緒。有傳言北京瀛台關著的光緒偷偷跑出來,找湖廣總督張之洞為靠山,與慈禧抗衡。地方大員不敢妄動,遣人上門探詢,見過光緒的官員,回來都說很像。而該人只說「見到張之洞自然分明了!」張之洞一時不能遽辨真假,也不敢輕易上門去見,連忙廣派耳目在京打探,又是發密電,又是寫密信。後來得知光緒還被幽在瀛台,這個人是假冒,這才「開庭親審,以釋天下疑」 。只是,在真相澄清之前,好些官吏已迫不及待,有的上門拜謁,有的獻款納供,一時門庭若市,好不熱鬧。
經查:這個假光緒原是個旗籍伶人,自幼在宮中唱戲,因為長得像光緒,跑出來招搖撞騙。
然而,就算長得像皇帝,但對一個戲子來說,要做到以假亂真掩人耳目,談何容易?若非有長時間的近距離接觸觀察揣摩,豈能成功。 不過,這種條件現實中確實存在。因為光緒皇帝本人是個戲迷,戲子入宮唱戲的事是經常發生的。
將戲曲演出列入朝廷儀典始於清代。每值新年、除夕、萬壽節(皇帝或皇后、太后的壽辰)及各種節令,每月的初一、十五日清宮中都有固定的戲曲演出。 另外,內廷喜慶事,如皇子出生、冊封嬪妃,也都要唱戲以示慶賀。
清代宮廷戲有兩個高潮。一在乾隆年間,一在光緒朝。宮中不但有皇家自己龐大的戲班——昇平署,而且還不斷地請外面的梨園名角入宮唱「承應戲」。遇到重大慶典,甚至一連十天唱大戲,氍毹笙歌,酒觴流風。
光緒朝,國運日漸衰微,但由於慈禧等上層統治者對戲劇的偏嗜,宮廷唱戲卻進入高潮。民間名角譚鑫培、孫菊仙、汪桂芬等一代名優都被召進宮中唱戲,王公大臣、朝廷要員、八旗兵丁、民間商賈均以看戲為時尚,京城日日笙歌不斷。為此有人憤慨發出「家國興亡誰管得,滿城爭說叫天兒(譚鑫培)」的歎息。
雖然國家財政已走向崩潰,但統治者看戲卻不惜靡費。據清宮檔案記載:光緒二十年(1894)為了籌辦慈禧六十壽辰,宮中僅治辦戲衣、切末(道具佈景)就花費白銀52 萬兩。而為了捧名角,慈禧往往會大把地賞銀。光緒三十四年(1908)譚鑫培、侯俊山等名角演一齣戲後,最多可領到60兩賞銀。不僅演員,即使管差官員及幕後人員也有賞。光緒二十八年(1902)庚子之亂西安迴鑾後第一個元旦上演《膺受多福》戲,慈禧另賞給「總管、首領、裡外承差人等銀一千三百五十九兩」 。
原本,看戲在一定程度上是為滿足帝后們的文化娛樂需要。在繁忙的政務之餘,在宮闈內永無休止的爭鬥間隙,他們也需要暫時的麻痺與休憩。
但是,在歌舞昇平的表象背後,光緒朝的宮中戲劇竟也掩不住宮闈鬥爭的血腥與刀光劍影。
慈禧與光緒這對母子君臣,由於政治見解的不同,形成敵對。「戊戌變法」後,慈禧將光緒幽禁瀛台,不許片刻離開。
光緒對戲曲也有所好,尤其是打鼓,頗有造詣。被幽禁瀛台後,偶爾召進樂師敲擊鑼鼓看看戲,當然有時自己技癢,也練練手。一個政治上失敗的年輕皇帝,壯志未酬,借鼓板排遣一下心中鬱悶,也在情理之中。但慈禧也會橫加干涉,即使是娛樂的權利。
晚年的慈禧常點的一出《天雷報》劇。講的是草民張元秀收養棄嬰,取名張繼保,辛苦養大,13 歲被其生母認回。後張元秀夫妻年老患病,想念養子,前往探望已成狀元的張繼保。後者卻翻臉無情,死不相認。二老悲憤而亡。無情的張繼保也遭天譴,被雷殛死。慈禧常點這個戲,以影射光緒不報撫育之恩反目成仇。為瞭解氣,還親自在戲裡添了五個雷公、閃電,主角張繼保也被懿旨改成丑角。
光緒三十四年(1908)六月二十六日,是光緒37 歲的生日。皇帝的萬壽慶典,照例要演三天大戲慶賀,而慈禧竟然故意安排在二十五日上演《連營寨》。這是一出三國戲,突出劉備哭祭關羽,復仇不果,被陸遜火燒連營,窘死白帝城一事。這一天,頤和園的德和園大戲台上,滿台都是「白盔白甲白號令」及喪幡喪服的哭靈戲,與萬壽慶典喜慶的氣氛格格不入。慈禧這一故意的舉動,顯然是針對「叛逆」光緒皇帝而來。這一詛咒太惡毒了!
十月十日是慈禧的壽辰。當年的十月初七日到十五日,在德和園三層戲樓整整唱了九天的戲,慈禧當然不會將《連營寨》這齣戲安排進自己的壽誕慶典中。
就在慈禧萬壽慶典演戲活動結束後六天,即十月二十一日,光緒帝寂寞痛苦地病死於瀛台。慈禧的詛咒果然「應驗」了。
只是她絕沒想到,這個詛咒也會報應到自己頭上——第二天,慈禧也死了。 接下來,全國舉喪,輪到當初陪同觀戲的王公大臣們現實中大規模地上演真實的「哭靈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