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中國多地螢火蟲推遲出現預測今年將會比去年冷 | 陽光歷史

 

A-A+

[圖文]中國多地螢火蟲推遲出現預測今年將會比去年冷

2015年12月04日 科學探秘-短篇 暫無評論 閱讀 106 次


 


  今年真的是一個「千年極寒」的冷冬嗎?雖然氣象專家已否認了此消息,但螢火蟲專家通過觀察螢火蟲的細微變化而預測今年會比去年冷。


  華中農業大學副教授付新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根據今年對螢火蟲的研究發現,今年我國多地螢火蟲種群比去年推遲大約2個星期甚至更晚出現,這證實了今年氣溫比去年低。通過觀察,付新華發現四川邛崍天台山的主要螢火蟲,如平胸黑翅螢成蟲去年4月4日開始出現,而今年則到4月22日才出現;大端黑螢去年6月5日開始出現,而今年則到6月18日才出現;山東泰山的主要螢火蟲泰山窗螢去年8月25日就出現,而今年到9月18日才出現,推遲了20多天。湖北武漢的多種螢火蟲均比往年推遲出現:如邊褐端黑螢、雷氏螢、武漢螢、條背螢均比往年推遲13天;而胸窗螢去年10月1日就出現,今年則在10月12日才陸續出現。據觀察發現,自2002年至2009年,螢火蟲發生日期均相同或略有提前,而今年多種螢火蟲均大幅推遲出現,實屬罕見。


  觀測昆蟲可預測氣溫


  付新華說,昆蟲是地球生物中種類及數量最多的類群。昆蟲的生長發育受到氣候因素如溫度、濕度、光照等的控制,其中昆蟲對溫度的變化非常敏感。昆蟲是變溫動物,在適宜的濕度範圍內,環境溫度低,昆蟲的體溫也低,取食少、消化慢,生長發育便會緩慢下來,反之則生長發育加快。據付新華的研究表明,室內飼養螢火蟲時,在同樣的光照條件下,溫度的升高可以縮短水棲螢火蟲雷氏螢幼蟲的發育時間。昆蟲的數量大且受溫度的影響大這些特點使得它們可以直接反映出氣溫的變化。而螢火蟲又是昆蟲中最容易被觀測的代表性物種,它們的卵、幼蟲、蛹、成蟲都發光,一般為一年一代,幼蟲捕食蝸牛、蛞蝓、蚯蚓或螞蟻等生物,當幼蟲發育成熟後會化蛹及羽化成成蟲。成蟲不取食固體食物,發光進行求偶。通過目測飛行閃光的雄螢的數量及出現日期,可以迅速判斷氣溫等氣候因素對螢火蟲的影響情況。付新華強調:「雖然氣溫暫時階段性地降低,但是大的趨勢應該還是氣候變暖。人類對生態的干擾是造成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