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修一層樓的「深圳速度」怎麼來的?
對於那些初來乍到的遊客,地王大廈是深圳最不容忽略一個標誌,它是曾經的亞洲最高,「深圳速度」的最佳代言者。
離地王大廈不遠,是深圳另一個最不容忽視的景致——鄧小平畫像。
從鄧小平畫像到地王大廈,走路不過五分鐘。畫像前的那個十字路口,幾乎是最具深圳特色的留影地點。每一個到過深圳的人,都試圖在這裡擺個姿勢,第一張是鄧公注視下的自己。然後一轉身,再來一張以地王大廈為背景的「深圳速度」。
對於這個城市,如此安排意義鮮明,前者是它輝煌的過去,而後者,指向它的現在和未來。過了鄧小平畫像,捷運的報站,都頗顯得悠揚而意味深長——「下一站,地王。」
速度之於深圳,從來都是一個極具誘惑的詞語。從特區成立之初,每一個來到這裡的人都試圖把自己變成一個高速運轉的永動機。他們最看不慣的就是上海人的謹小慎微和北京人的慢條斯理,用一句當時的經典話語來說,就是「空談誤國,實幹興邦」。
1992年,鄧小平南巡離開深圳的時候,說的最後一句話,也是,「你們要搞快一點!」
不久,深圳掀起了第二次快速建設的高潮。四年後,地王大廈以「兩天半建設一層」的速度成就了亞洲第一高樓,充分詮釋了這個「快」字。
而此前這個最快速度的紀錄保持者是深圳的國貿大廈——那是這個城市80年代的地標,它建成的時候,曾以每三天一層的建設速度,令國人乍舌。
外來人
而劉繼紅對於這一切,彷彿毫無察覺。兩年來,她在深圳的工廠做過工,在餐廳當過招待,直至兩個月前,她終於找到了一份與旅遊有關的體面職業,在地王大廈觀光層做一名導遊。
她時常跟遊客介紹香港的新界有多大以及中環的交通有多堵。而那些地方她至今也沒去過,她的家鄉,至今沒有開通港澳自由行,去那裡玩,手續比較麻煩。
如今來這裡遠眺香港的人,幾乎都跟她一樣,清一色來自小城市,不屬於「自由行」惠及的人群。
劉繼紅不知道深圳此前的地標國貿大廈確切在什麼位置。總之,她會指著一群灰頭土臉的樓宇給你說,就在那一片。畢竟它太矮了,只有160米,還不及地王高度的一半,地王知道嗎,有384米。
關於國貿大廈她所知不多,如今也很少時候被人問及。對於一個剛來這裡兩年的外地人,劉艷紅更關心這個城市的現在和未來,而不是它的過去。
靠近地王大廈不遠的一片空地,據稱即將是深圳的下一個地標。那裡就是她眼裡這個城市的未來,她說,新地標今年就要開建,88層,比地王大廈高20層。
而事實上,這個城市自從地王大廈之後,下一站究竟在哪,連它自己都迷惑。因此,每一年都有新地標誕生的消息,而最終這個消息又都不了了之。
最初的速度
如果不是劉繼紅主動介紹,幾乎沒有人會把地王大廈的總體形狀看作豎起的兩支筆和一本立著的書。從地面任何一個角度看,它唯一給人的感覺就是,單薄。
她說,這代表著深圳即將書寫新的篇章。
如果試圖把深圳的建設當作一本書,1984年建成的國貿大廈,在開始的那幾頁上。
國貿大廈位於深圳人民南路與嘉賓路的交界處,緊鄰國門,那裡是當年深圳改革最早開發的前沿陣地,也是這個城市的第一個黃金十年的象徵。
如今,這個黃金地段已顯得雜亂,當年全國最高的國貿大廈在深圳已經排不到前十。
改革初期,對於把特區的金融中心放在哪裡,起初存在著爭議。當時的羅湖,還是兩個山包,周圍是窪地,年年發大水,汪洋一片。
而建設一幢足夠高大的摩天大廈,無疑將令每一個走進國門的外商眼前一亮。
1982年,深圳市政府開始籌建國貿大廈,最初的目標就是,建一座在全國,乃至亞洲都數得上的標誌性建築。
當時,香港最高的建築是合和大廈,建成於1980年,位於港仔著名的皇后大道東,樓高65層。在內地,南京金陵飯店正在試圖成為當時的中華第一高樓,它計畫建設37層。
為了和香港形成完美對接,深圳國貿大廈的設計一開始就向香港的這個「老大哥」看齊。規劃建設53層,肯定是當時內地的第一高樓。
合和大廈頂部有個圓形的旋轉餐廳,這在當時是一個風靡港島的著名景點。國貿大廈的設計也特意加入了這個圓形的旋轉餐廳,只不過,為了表現中國天圓地方的古典理念,把大樓的身子設計成了方形。
摩天大樓事實上是來自美國的特產。1851年,電梯的發明,直至19世紀末鋼鐵工業的發展,使得建築向上走成為無限的可能。
美國的摩天大樓熱開始消退,建築師們開始把更高、更快的理念輸向亞洲,寸土寸金的港島自然成了熱土。
而之於深圳,改革初期這裡並不缺乏土地,建設國貿大廈的一個意義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國改革的決心。
當時,包括國內和國外的輿論,都對改革初期的深圳缺乏信心,國內有人把特區比作「租界」,而在國外也有人把這裡大規模的建設稱作「假大空」。
1982年的深圳是個大工地,也是建設者的淘金地。工程師羅君東作為建築大軍的一分子,就是在這一年來的深圳,當時他更多圖的是,每月能夠多拿6塊錢的特區補助和買到便宜的香港貨。
1984年4月30日,深圳國貿大廈主樓封頂,比預計的工期整整提前了一個月。工程師羅君東回憶,主樓開建後,先是7天建一層,後來速度提升到5天、4天一層。從第30層開始,持續以3天一層的速度蓋樓,當時香港的最快速度是5天一層,美國的最高速度是4天一層。
「深圳速度」自此叫響,國貿也成了這個城市的第一個地標,當時有句話,不到國貿,不算來過深圳。
1984年,比「深圳速度」更快的是「蛇口速度」,他們的口號是「時間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錢」。
如今回憶起來,羅君東也覺得所謂的「深圳速度」,精神意味大於實際。當時,深圳市政府給我們訂的目標是276天封頂,起初他們也只是想放個衛星,表個改革的決心。合同書上倒是寫著,提前一天完工,獎金5萬,耽誤一天,罰款5萬。沒想到我們最後不但完成了,還提前了一個月。
那一年,真正罕見的速度並非來自於國貿大廈,深圳市用7個月的時間,完成了深圳大學68000平方米的建設,讓全國為之一震。而後來的事實卻證明,文化的建設單靠速度是不行的。
1985年,就在特區沉浸於對「深圳速度」的不絕讚歌中的時候,這個城市的發展卻遭遇了最強烈的詬病。一種說法是,特區的發展全靠內地,深圳賺的都是內地的錢。
自此,深圳迎來了一段低迷時期,中央首先拔掉了「輸血的針頭」,銀行貸款大面積收縮,深圳的基礎建設投資一下砍去了10個億。建築工人失業了,特區17萬人的基建隊伍,只留下了9萬人,20幢18層以上的高樓停建了。
「深圳速度」的下一步
深圳再度引起人們注意,已經是1992年。
這一年之前,中國的改革一度陷入徘徊。在深圳,在此前的一年裡,這個城市發生了幾件大事:
剛剛開張的深交所,連續經歷了10個月的大跌,一度面臨崩盤的危險。這讓初涉股票市場的深圳市政府顯得手足無措,不得不籌集2億元救市。
此前風光了十年的蛇口工業區開始走向步伐放緩。這個曾經的中國改革急先鋒出現的問題,為深圳的前途也敲響了警鐘。
關鍵時刻,鄧小平的南巡,重新讓這個城市看到了希望。他明確要求,深圳走得更快一點。
和之前的十年一樣,這個城市的再度發展需要一個加速度。如果說,十年前的國貿是深圳第一輪改革的標桿,那麼之後的地王大廈,就是深圳再度起跑的信號。
就在鄧小平南巡講話發表後不久,深圳市政府將蔡屋圍的一塊旺地推向市場,這塊地總面積18734平方米,是當時內地首次實行國際招標出讓的地塊,吸引了近200家境內外公司競標。最終,深業集團和熊谷組公司聯合以1.42億美元中標。
那一年,深圳確立了此後的兩個城市地標性景觀,一個是地王大廈的規劃,另一個就是鄧小平畫像。畫面右上角是鄧小平南巡講話中的一句:不堅持社會主義,不改革開放,不發展經濟,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死路一條。
這個城市試圖通過這兩個地標,強調深入改革不可動搖。四年後,畫像進行了更新,口號變更為「堅持黨的基本路線100年不動搖」。
之後,在地王大廈建設的數年裡,深圳的經濟都保持著高速發展的強勁勢頭。直至1996年,地王大廈竣工,成就了當時的亞洲第一、世界第四。它還重新整理了一項紀錄,那就是把國貿大廈當年三天一層的建設速度,提升到了兩天半一層。
到了1997年,香港回歸,尤其在亞洲金融危機之後,深圳面臨著發展路徑的重新選擇。許多深圳人在那一年充滿了擔憂,覺得這個城市已經走到了它的最高點。此後,它的去向再沒有那麼多外力可以依靠。
更重要的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內地城市,開始以與深圳相當甚至更快的速度發展。「深圳速度」也就少有人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