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台灣最大金庫:約400噸黃金儲藏深山
有的金磚重二十幾公斤
營區內只有排老舊的平房,大家以為是憲兵住的地方,但工作人員解釋那是倉庫,而「黃金山洞」的入口,沒有任何遮掩,走進營區就能看見。通過一道遙控卷軋鐵門後,「立委」們走進了山洞。洞裡面很乾淨,空氣清爽、燈光明亮,完全沒有一般山洞的潮濕感。
洞內的走道非常寬敞,大概有七八米寬,卡車都開得進去。往前走大約10米,一扇非常厚重的大鋼門擋住了去路。等工作人員打開三道密碼鎖後,金磚便出現在「立委」們面前。據「立委」盧秀燕介紹,庫房有前後二間,由兩人分別管這兩間庫房的密碼,但彼此不知道對方的密碼。掌握密碼的人都在「中央銀行」服務很久,幾乎沒有換過人。另外,還有一個人知道所有的密碼。
美國逼著買下大量黃金
文園對於一般老百姓來說非常神秘,但早在七八年前,台「立法院財委會」的「立委」就曾經低調去看過,當時「立委」們非常驚訝,因為庫房結構雖然非常堅固,但裡頭卻相當破舊,黃金就直接擺在幾根鐵柱焊成的鐵架上,也沒有防彈玻璃罩住,設備相當簡陋。「立委」看到鐵架都生銹了,氣不打一處來,讓台「中央銀行」限期整改,於是才有今天的規模。「黃金山洞」裡除了黃金,「立委」介紹說,還有一些蔣介石紀念銀幣、李登輝就職典禮紀念金幣。另外,當年國民黨當局從大陸也帶去不少袁大頭銀元、白銀條。「中央銀行」官員表示,這些袁大頭、白銀條價值不高,才值幾十萬元新台幣而已,又重又不值錢,所以「中央銀行」後來就再也沒收購過。
台「中央銀行」官員介紹說,儲存黃金,是為了貨幣發行儲備之用,其它國家或地區的黃金準備率最多達90%,台灣的黃金準備率則有100%。除了7000億元的黃金,台灣2700多億美元的外匯存底,也是用來作為發行貨幣的儲備。
駐軍都沒看過金磚
台媒體發現,文園金庫附近的居民,幾乎都知道自己與一座金山為鄰。有記者想借附近民宅頂樓,作為制高點拍攝文園營區部分風貌,卻遭住戶們毫不猶豫地拒絕,「抱歉!沒辦法讓你上去拍照,太敏感了,要是出什麼狀況,不是我可以承擔的。」像這位姓劉的住戶雖然沒有正面回答文園金庫是否真藏有黃金,但面對媒體的詢問避而不答,警覺性很高。
一名從文園營區退伍的憲兵在談到當時值勤的情況時,對於黃金儲藏模式三緘其口,「主要就是站哨而已,除了『央行』的人,我們根本無法靠近庫房,更別說接近黃金。多數人服役一年多,金條長什麼樣根本沒看過」。除了警覺性高,據其他退役憲兵介紹,營區駐軍對金山的看管還有自己的一套。駐軍上級規定,全連不能同時出營區跑步,一定要有人留守,連吃飯都分兩類不同飯菜,以防集體中毒、昏迷的意外發生。營區與地區警方的警報器是串連的,一旦有狀況警察也會前來支援,鄰近憲兵單位也會火速趕來。
新聞鏈接:
蔣介石運多少黃金到台灣
《世界新聞報》特約記者/李俊傑
當年國民黨運送黃金、銀元到台灣主要有兩條路線,一是從上海「央行」直接上碼頭,以海關緝私艦運送到台灣,另一種是其它地區銀行的金條、銀元,以陸路方式運送到廈門鼓浪嶼,再以軍艦從廈門運送到台灣。
那麼,當年究竟把多少黃金從大陸運到台灣?島內的數據從960萬兩(在台灣,一兩是37.5克,一斤是16兩 )、320萬兩到200萬兩都有。有沒有運送黃金的船沉在長江或台灣海峽,並未登上台灣?這些歷史亟待考證,但台當局稱留著一筆賬。
據台灣媒體報道,台灣「監察院」在1949年的報告中,顯示有390萬兩黃金庫存,還有價值等於400萬兩黃金的純銀與美金。所以蔣介石當局的「央行」赴台後,共有約800萬兩黃金的財力,其中部分作為發行新台幣的準備金,確實發揮了穩定台灣金融的作用。
既然「央行」當年確實運送黃金到台灣,但這筆錢是否如外界所說,都被寅吃卯糧的台軍吃完了?根據前「主計長」 周宏濤回憶錄的記載,國民黨帶來的黃金,因支付每月18萬兩的軍餉,來台第二年即1950年9月就快花光了。
1950年6月,當時「中央銀行」總裁報告指出,1950年以來,運至台灣的「國庫存金」,共375.5萬兩。但至當年5月底,共耗掉321.2萬兩,僅剩54.2萬兩。陳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