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中國夏天有多熱?曾因氣溫太高撤了市長 | 陽光歷史

 

A-A+

古時候中國夏天有多熱?曾因氣溫太高撤了市長

2016年03月26日 野史秘聞 暫無評論 閱讀 849 次

  古代夏天有多熱?據《中國三千年氣象記錄總集》記載,史上最熱的夏天出現於乾隆八年,即公元1743年。當時,北京:「六月丙辰(7月25日)京師威暑。」天津:「苦熱,土石皆焦……」河北高邑:「薰熱難當,牆壁重陰亦炎如火灼,日中鉛錫銷化……」山西浮山:「夏五月大熱,道路行人多有斃者……」山東高青:「大旱千里,室內器具俱熱,風炙樹木向西南輒多死」……

  西周時期「七月流火」

  儘管古代夏季氣溫資料極為缺乏、簡單,直到明清之後才開始豐富、詳細起來,但古代文人筆下有關「天太熱」的記述,多少彌補了氣象史料的不足。

  古人形容夏天炎熱最出名的一句話,是「七月流火」。此說出自《詩經·國風·豳風》中的《七月》一詩,詩歌開頭即是,「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周代曆法中的第一個月與夏歷(陰曆)不同,是夏歷中的十一月份,比夏歷正好提前兩個月,也就是說「七月流火」,實際是形容夏歷的「五月天」,相當於現在公元陽曆的夏季六七月。從「七月流火」來看,西周時期的夏季氣溫確實不低,可能比現代要熱。

  對這一解釋,不少飽學之士曾有異議。有人認為,《七月》所寫所記的是當時的農時農事,對四季變化與飛鳥、動物的關係很敏感。如「七月鳴鶪,八月載績」,鶪,即伯勞鳥,每年6月21日前後的夏至時節開始出現、鳴叫,冬至去,古人稱此鳥為「司至之鳥」。所以,三國時魏國儒學大師王肅談及《七月》一詩時稱:「蟬及鶪皆以五月始鳴,今雲七月,共義不通也。古『五』字如『七』。」王肅的言下之意是「七月流火」實為「五月流火」。

  「七月流火」被現代人用來形容天氣炎熱,也曾引發頗多質疑。2005年7月12日,台灣新黨黨主席郁慕明到中國人民大學演講,校長紀寶成在致辭時便說,「七月流火,但充滿熱情的豈止是天氣」。紀寶成的致詞旋即遭到炮轟,稱人大校長「沒文化」。質疑者的理由是,「七月流火」為七月大火星西去的意思,表示「暑氣漸退,天氣轉涼」。

  據考,把「火」理解為「大火星」,最早是東漢史學家班固在其所撰的《漢書·律歷志》中的學術觀點,此後便被持「大火星說」者據為經典。其實,班固的觀點也僅是一家之言。因為從「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來看,《詩經》中的原意可能的確是指天熱,表示「七月還很炎熱,九月就已秋涼」。《詩經》成書於周代,其收錄詩歌的創作時間可能更早至殷商,而自殷商到春秋時期,除了在西周早期有過短暫的寒冷期之外,大部分時間都比較溫暖,夏季氣溫比現在約高2℃。而且《詩經》中的詩歌采自民間,如果說創作者那時就知道「大火星」一說,並無證據。因此「七月流火」在《詩經》中的原意未必是說「天氣轉涼」,反而可能就是形容「天氣炎熱」。

  退而言之,即便「七月流火」有天氣轉涼之意,也側面說明西周時期的夏天非常炎熱,不然詩人怎麼會有天氣轉涼、氣溫下降的深切感受?

  南宋嘉定八年

  「五月大燠草木枯槁百泉皆竭」

  在氣象學上,一般以日最高氣溫達到或超過35℃作為高溫的標準,如果多天在35℃及以上高溫,稱為「熱浪」,屬於氣象災害,古人稱為「熱災」。從《中國氣象災害大典·綜合卷》的統計分析來看,熱災相對其他自然災害並不是太多,與「霜災」並列,約占總數的1%。

  氣候學家竺可楨有一種觀點,認為在公元1900年以前,中國氣候史上出現過四個「溫暖期」,相應的也有四個「寒冷期」。除公元前1100年之前的第一個溫暖期持續時間很長外,其他三個總是交替出現。

  相對來說,熱災多發生在氣候「溫暖期」內,明顯多於寒冷期。如從隋唐到北宋初年的第三個溫暖期內,夏季極端高溫天氣就較多。

  對這一解釋,不少飽學之士曾有異議。有人認為,《七月》所寫所記的是當時的農時農事,對四季變化與飛鳥、動物的關係很敏感。如「七月鳴鶪,八月載績」,鶪,即伯勞鳥,每年6月21日前後的夏至時節開始出現、鳴叫,冬至去,古人稱此鳥為「司至之鳥」。所以,三國時魏國儒學大師王肅談及《七月》一詩時稱:「蟬及鶪皆以五月始鳴,今雲七月,共義不通也。古『五』字如『七』。」王肅的言下之意是「七月流火」實為「五月流火」。

  「七月流火」被現代人用來形容天氣炎熱,也曾引發頗多質疑。2005年7月12日,台灣新黨黨主席郁慕明到中國人民大學演講,校長紀寶成在致辭時便說,「七月流火,但充滿熱情的豈止是天氣」。紀寶成的致詞旋即遭到炮轟,稱人大校長「沒文化」。質疑者的理由是,「七月流火」為七月大火星西去的意思,表示「暑氣漸退,天氣轉涼」。

  據考,把「火」理解為「大火星」,最早是東漢史學家班固在其所撰的《漢書·律歷志》中的學術觀點,此後便被持「大火星說」者據為經典。其實,班固的觀點也僅是一家之言。因為從「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來看,《詩經》中的原意可能的確是指天熱,表示「七月還很炎熱,九月就已秋涼」。《詩經》成書於周代,其收錄詩歌的創作時間可能更早至殷商,而自殷商到春秋時期,除了在西周早期有過短暫的寒冷期之外,大部分時間都比較溫暖,夏季氣溫比現在約高2℃。而且《詩經》中的詩歌采自民間,如果說創作者那時就知道「大火星」一說,並無證據。因此「七月流火」在《詩經》中的原意未必是說「天氣轉涼」,反而可能就是形容「天氣炎熱」。

  退而言之,即便「七月流火」有天氣轉涼之意,也側面說明西周時期的夏天非常炎熱,不然詩人怎麼會有天氣轉涼、氣溫下降的深切感受?

  南宋嘉定八年

  「五月大燠草木枯槁百泉皆竭」

  在氣象學上,一般以日最高氣溫達到或超過35℃作為高溫的標準,如果多天在35℃及以上高溫,稱為「熱浪」,屬於氣象災害,古人稱為「熱災」。從《中國氣象災害大典·綜合卷》的統計分析來看,熱災相對其他自然災害並不是太多,與「霜災」並列,約占總數的1%。

  氣候學家竺可楨有一種觀點,認為在公元1900年以前,中國氣候史上出現過四個「溫暖期」,相應的也有四個「寒冷期」。除公元前1100年之前的第一個溫暖期持續時間很長外,其他三個總是交替出現。

  相對來說,熱災多發生在氣候「溫暖期」內,明顯多於寒冷期。如從隋唐到北宋初年的第三個溫暖期內,夏季極端高溫天氣就較多。

  唐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春夏大旱,粟麥枯槁」。《舊唐書·德宗紀》上稱,這一年「夏,熱甚」。通俗說來,就是這個夏天太熱了。

  五代後梁開平二年六月辛亥(公元908年7月17日),《舊五代史·梁書·太祖紀四》記載,這天是「亢陽」,意思是太陽太厲害了,也就是老百姓說的「毒太陽」。

  這樣的極端天氣在北宋初年較多,而且宋代詩中多有描寫。如孔武仲《伏中作二首》「酷暑已旬日,熏炙勢自如」;陳造《立秋日》「酷暑如酷吏,頃刻不可對」……

  宋至道二年(公元996年),「六月,大熱,民有渴死者」;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四月丁卯「隆暑」,六月壬午「人多渴死」。

  在公元1400年以前,高溫熱浪天氣涉及範圍最大的一次,發生於南宋嘉定八年(公元1215年)。當時的皇帝是趙擴(寧宗),今河南、安徽、江蘇、湖南等省份均遭受熱災。這一年又恰逢大旱,災情嚴重。《宋史·五行志二》上有這樣的記載:「五月大燠,草木枯槁,百泉皆竭。」

  「燠」的本意是溫暖,史書上稱「大燠」,則是「太熱了」。因為對水的需求過於旺盛,「行都斛水百錢,江淮杯水數十錢」。放在眼下,這一杯水能值10元人民幣,那時老百姓收入低,哪能喝得起「貴如油」的水?以致「渴死者其眾」。

  清乾隆八年

  「京師威暑」河北高邑「日中鉛錫銷化」

  然而,嘉定八年並不是中國歷史上最熱的夏天,史上最熱的夏天出現於乾隆八年,即公元1743年。從《中國三千年氣象記錄總集》第三卷「清代氣象記錄(上)」中可以看到,這一年高溫幾乎涉及半個中國,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等整個華北地區異常炎熱,可以說是超級酷暑。有關乾隆八年極端炎熱記錄,在所涉地的史志上均有記錄,茲錄幾條如下——

  北京:「六月丙辰(7月25日)京師威暑。」(《續東華錄》)

  天津:「五月苦熱,土石皆焦,桅頂流金,人多熱死。」(同治《續天津縣志》)

  河北高邑:「(五月廿八(7月19日)至六月初六日(7月26日)薰熱難當,牆壁重陰亦炎如火灼,日中鉛錫銷化,人多渴死。」(民國《高邑縣志》)

  山西浮山:「夏五月大熱,道路行人多有斃者,京師更甚,浮人在京貿易者亦有熱斃者。」(乾隆《浮山縣志》)

  山東高青:「大旱千里,室內器具俱熱,風炙樹木向西南輒多死。六月間,自天津南武定府逃走者多,路人多熱死。」(乾隆《青城縣志》)

  由此可見,當時的整個華北地區完全進入「燒烤模式」。《續東華錄》中使用了「威暑」來記錄當時的高溫,天氣熱得像發了威要吃人的老虎,來勢兇猛。

  「燠」的本意是溫暖,史書上稱「大燠」,則是「太熱了」。因為對水的需求過於旺盛,「行都斛水百錢,江淮杯水數十錢」。放在眼下,這一杯水能值10元人民幣,那時老百姓收入低,哪能喝得起「貴如油」的水?以致「渴死者其眾」。

  清乾隆八年

  「京師威暑」河北高邑「日中鉛錫銷化」

  然而,嘉定八年並不是中國歷史上最熱的夏天,史上最熱的夏天出現於乾隆八年,即公元1743年。從《中國三千年氣象記錄總集》第三卷「清代氣象記錄(上)」中可以看到,這一年高溫幾乎涉及半個中國,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等整個華北地區異常炎熱,可以說是超級酷暑。有關乾隆八年極端炎熱記錄,在所涉地的史志上均有記錄,茲錄幾條如下——

  北京:「六月丙辰(7月25日)京師威暑。」(《續東華錄》)

  天津:「五月苦熱,土石皆焦,桅頂流金,人多熱死。」(同治《續天津縣志》)

  河北高邑:「(五月廿八(7月19日)至六月初六日(7月26日)薰熱難當,牆壁重陰亦炎如火灼,日中鉛錫銷化,人多渴死。」(民國《高邑縣志》)

  山西浮山:「夏五月大熱,道路行人多有斃者,京師更甚,浮人在京貿易者亦有熱斃者。」(乾隆《浮山縣志》)

  山東高青:「大旱千里,室內器具俱熱,風炙樹木向西南輒多死。六月間,自天津南武定府逃走者多,路人多熱死。」(乾隆《青城縣志》)

  由此可見,當時的整個華北地區完全進入「燒烤模式」。《續東華錄》中使用了「威暑」來記錄當時的高溫,天氣熱得像發了威要吃人的老虎,來勢兇猛。

  這一年夏天,以北京的情況最糟糕。當時法國教士A.Gaubil(中文名「宋君榮」)正在北京,他在日後寄往巴黎的目擊報告中寫道:「北京的老人稱,從未見過像1743年7月這樣的高溫」;「7月13 日以來炎熱已難以忍受,而且許多窮人和胖人死去的景況引起了普遍的驚慌。這些人往往突然死去,爾後在路上、街道或室內被發現,許多基督徒為之禱告」。

  當時北京總共熱死多少人呢?宋君榮引用當時朝廷官員的統計稱,「7月14日至25日,北京近郊和城內已有11400人死於炎熱。」實際被熱死的人數當不止這些,加上其他地區,死人之眾可想而知。

  史上最熱夏天的溫度到底有多高?根據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古氣候研究室主任、氣候變化研究首席專家張德二的研究換算,1743年7月20日至25日下午的氣溫值,均高於40℃。其中以7月25日的溫度值最高,達到了驚人的44.4℃。

  這一極端高溫紀錄至今未被超過,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和公元1999年夏季,華北先後出現了兩次極端高溫紀錄,分別為42.6℃、42.2℃,低乾隆八年2℃上下。

  古人如何應對

  極端高溫天氣

  據統計,在公元1911年以前的1000年間,中國歷史上典型的「炎夏」有19次。遇到如此極端高溫天氣咋辦?宋人釋子益的選擇是,「北窗一枕黑甜余,細聽松風雜流水」,這即是古人「戰高溫」的一種態度。當然,朝廷也會採取相應措施。雖然沒有高溫預警機制,但官府會讓老百姓減少外出和勞作,給受災人口補助,以幫助大家過夏天。如《宋史·真宗紀二》中記載,宋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六月,盛暑,減京城役工日課之半」。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皇帝趙恆(真宗)親自下聖旨,在京城的打工者每天工作量減少一半。

  在「熱災」發生時,有的朝代還會開展慈善和救濟活動。如唐貞元十四年,朝廷便「出太倉粟賑貸」;在史上最熱的乾隆八年夏天,乾隆皇帝曾命令有關官員採取救助措施,在北京的「街上和城門發放藥物」,以減少中暑和死亡。

  此外,過去迷信認為,出現極端天氣是天神對人間君主的警示和懲罰。因此有的皇帝會檢討自己的施政過失。一是懲罰自己,減少飲食,即所謂「減膳」。如北魏正光三年(公元522年)六月「炎旱」,《魏書·天象志》記載,當時的皇帝元詡(孝明帝)便是「減膳」。二是「慮囚」,即複審牢裡的囚犯,糾正冤假錯案。《新唐書·高宗紀》記載,李治(高宗)當皇帝的乾封二年(公元667年)七月,天氣特熱又遇大旱,李治除了「減膳」,還「遣使慮囚」。

  連皇帝都「檢討」了,如果主政官員在高溫季節犯有過失或不作為,當然更要被問責。唐貞元十四年夏天,皇帝李適(德宗)曾將犯有瀆職過失的長安市市長(京兆尹)韓皋撤職。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