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父嘉奪妻之恨引發的蝴蝶效應上演'林沖式"悲劇 | 陽光歷史

 

A-A+

孔父嘉奪妻之恨引發的蝴蝶效應上演'林沖式"悲劇

2017年04月02日 解密水滸傳 暫無評論 閱讀 82 次

在人類歷史中,如果做一個切片的話,用人性的顯微鏡細看,其中有一塊完全是男人的慾望。當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男人慾望的騷動,引起又是怎麼樣的驚濤駭浪。西元前711年,中國歷史的春秋時代前期就出現了一起林沖式的悲劇。妻子美麗,引起他人垂涎,丈夫由此被誣被殺,妻子被奪,家族衰落。如此掌握權力者慾望氾濫屢見不鮮,但是,不為人知的如此偶然性悲劇發生在中國儒家的創始人孔夫子家族,中國文化的方向甚至受到影響。

在宋國的首都即現在河南商丘,「大司馬孔父嘉妻好,出,道遇太宰華督,督說,目而觀之。」這是司馬遷《史記》的記載。孔父嘉何許人也?乃孔夫子的六世祖。孔父是其字,嘉是其名。孔夫子姓孔,即由此而來。孔夫子祖上很風光,這位孔父嘉官拜國防軍總司令(大司馬)。孔夫子的祖奶奶當為一傾國傾城女子,很不幸,她遇到了欺男霸女的大流氓。《左傳》把那位好色之徒的醜態描述得更形象,「宋華父督見孔父之妻於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艷』。」女人美麗引起的男性貪婪,種下了孔家災難的種子。「督利孔父妻」。華督並非看見美女眼睛發呆吹幾下口哨了事的普通小流氓,而是當時宋國的太宰(相當於後來的大內總管)。這其實就是1800年後《水滸》裡林沖悲劇的史前版,雖然孔父嘉級別更高些,可是他遇到的「衙內」也更加陰險。

1.jpg

隨後發生的故事我們都能夠想像到:華督先造不利於孔父嘉的謠,讓人到處說,當時的宋國國君殤公上台十年,卻打了十一場大仗,民苦不堪,「皆孔父為之,我且殺孔父以寧民。」

雖然故事的開頭類似,林沖從八十萬禁軍教頭落得個發配,最後還能上梁山造反,孔父嘉的命運卻要慘得多。一年後,西元前710年的春天,「督攻孔氏,殺孔父而取其妻。」然而,悲劇並沒有結束。一家之難,進而引起一國之亂。孔父嘉被殺,引起宋殤公的憤怒,殺紅了眼的華督,「遂弒殤公」,把國君也給殺了。隨後把宋國上一屆國君的公子馮立為新君,是為宋莊公。指揮千軍萬馬的國防部長,何以竟不保妻子?孔父嘉其實也是像林沖一樣的「老實人」,其正人君子、貴族式的憤怒或避讓,根本無法抵禦小人不擇手段的攻擊。

2.jpg

孔家的君子之風是有傳統的。孔夫子十世祖,也就是孔父嘉爺爺的爺爺弗父何,本來可以當國君,卻「傻兮兮」地讓位於他的弟弟厲公。到了弗父何的曾孫正考父,也就是孔父嘉的父親,乃輔佐戴公、武公、宣公的「三朝元老」,三次受命時一次比一次恭敬,第一次任命鞠躬而受,第二次任命時彎腰而受,第三次任命時俯首而受。走路時他順著牆根快走,這樣的人也就沒人敢欺侮他。200餘年後,孔夫子17歲之時,魯國當時三大掌權人物之一還對孔家這段歷史傳統娓娓道來,並恭維孔夫子乃聖人之後。

孔父嘉就是在這樣一個謙讓甚至謹小慎微的老爸影響下長大的,雖然他掌領三軍,卻應該是很貴族君子風度的儒將,非一介武夫。但是,不幸的是,戰場上,他遇到的是春秋前期的「小霸」鄭莊公,就是中學古文課文《鄭伯克段於鄢》中,對其弟與母叛亂不動聲色最終一舉平定的那位鄭伯。政治舞台上,他身陷宋國兄終弟繼的繼承是非漩渦中:孔父嘉父親輔佐的宋宣公死後,不傳子而傳弟,是為穆公;孔父嘉死前10年,即西元前720年,穆公垂危之時,又把位子「還」給了他哥哥宣公的孩子,便是那位被華督所殺的殤公。當時,孔父嘉主張立穆公的兒子,也就是他被殺後新立的國君莊公馮,卻沒有被採納。馮還被他老爹作為大使派到了鄭國長期居住。

果然,西元前719年,殤公上台後就擔心起了那位遠在鄭國本家兄弟啥時候回來搶他君位了,加上衛國弒君新立國君的鼓動:「馮在鄭國,一定是後患,你可以和我共同討伐他。」宋就和衛共同攻打鄭國,這開創了諸侯聯合攻伐一國家的先例。聯軍打到鄭國首都東門便返回了。那位已經平定弟弟叛亂欲嶄露頭角的鄭莊公當然不會善罷甘休,第二年(前718),鄭國討伐宋國,還報「東門役」的仇恨。那以後,鄭多次聯合齊、魯兩國伐宋,宋、衛也多次反擊,但是殤公主導、孔父嘉帶領的聯軍卻不敵鄭莊公的聯軍。短短十年,孔父嘉竟然被迫打了十一場大仗,國人疲於奔命。

其實,孔父嘉本來不主張讓殤公繼位,殤公上台後心裡肯定對他有意見,加上孔父嘉屢屢戰敗。這種微妙的地位,才是他身死妻離的根源。華督正是看到了孔父嘉的困境,投石下井,否則,他怎麼能夠殺得了掌握「槍桿子」者呢!孔父嘉死後,莊公上台,華督成了宰相。以後,這樣貪婪好色害人亂國的權臣弄臣,中國歷史上還屢屢出現。因妻子太過美麗而遭殺身之禍,孔父嘉卻是有文字記載的中國歷史上第一位。

這場二千七百多年前的悲劇,其實是影響中國文化進程的大事。其一,孔父嘉的後代以其字「孔父」為氏,乃為孔氏,後來才有孔夫子孔仲尼的出現。

3.jpg

其二,正是由於這場「林沖式」悲劇,孔父嘉的曾孫,也就是孔夫子的太爺孔防叔從宋國逃到了魯國,從「河南人」變成了後來「山東人」,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叔梁紇就是孔夫子的父親;而孔家從公卿之家,慢慢衰落到了最底層,孔夫子的父親不過是一個衝鋒陷陣的武士。

如果孔家沒有這場災難,孔夫子的曾祖,也就不會因華督家族的逼迫而移居魯國,孔仲尼是否會出生恐怕就是個問題了。即使宋國公卿貴胄之家生下了孔仲尼,沒有魯國的環境和管牲口、當倉庫管理員的經歷,彼「孔仲尼」也難成為此孔夫子了吧。家族蒙難敗落,到了孔夫子的時候,魯國權貴招待士人的時候,年輕的孔夫子前去,竟然被羞辱地拒絕了。奪妻之難這樣的歷史苦難碎片,就如此塑造中國文化先賢孔夫子的命運。推而論之,恐怕也間接影響了中國文化的方向,沒有了孔夫子,五千年中國會是另外一幅什麼景觀?

博學的孔夫子是應該知道自己家族歷史上的這場災難的,其所修的《春秋》上對此也有記載。不知道,他在寫下「桓公二年,王正月戊申,宋督弒其君與夷及其大夫孔父」後,是什麼心情?西元前479年,孔夫子家族之難後的241年,孔夫子死前七日,他說,「昨天晚上我夢見自己坐在兩柱之間受人祭奠,我原本就是殷商人啊。」宋國就是殷商人發跡之地,也是殷商被滅後他們後人的封國。孔夫子臨終了,還是牽掛起自己的老家,死後,他的靈魂該是離開了魯國,回到了宋國,拿「亂臣賊子懼」的《春秋》,告慰一下自己的列祖列宗了!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