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竟也看病難:御醫們怎樣給皇帝的女人看病?
御醫是古代一種對醫生職稱,也就是古代時專門為皇帝及其宮廷親屬家眷治病的宮廷醫師。御醫直接聽命於皇帝,間接聽命於后妃、皇子等人。由於古代皇帝稱之為「御」,因此,皇帝跟前的大臣稱之為御前大臣、皇帝身邊的軍隊稱之為御林軍、皇帝征伐外地稱之為御駕親征,而為皇帝看病的醫生則稱之為御醫。夏商周時代,有關皇帝醫事的記載很少。從這些現存的資料中看,醫生首先出現在宮廷中。在西周之前,醫生都是為帝王服務的御醫;到了東周春秋以後,一些民間醫生才開始產生;戰國時期,可以看到有關太醫、太醫令的一些記載,從而才對宮廷御醫、太醫和民間醫生有了一個初步明確的劃分。
唐、宋時期在太常寺設有太醫署或太醫局,遼國也設有太醫局,金朝開始稱太醫院。元代的太醫院已經成為獨立機構,負責醫療、製作御藥。明代太醫院則已經有了分科。清代太醫院設於順治元年,即公元1644年,在正陽門以東的東交民巷內,地址大約在東交民巷西口的一個大院裡,太醫在這裡辦公、學習。後來由於《辛丑條約》的簽訂,東交民巷被劃歸使館區,因此在地安門外另建了太醫院。清太醫院為獨立的中央醫療機構,為帝后及宮內人員看病、製藥,也擔負其他醫藥事務。太醫院中的官吏和醫務人員均稱為太醫,而且都是漢人。只是在乾隆時期,曾任命過一名滿人來管理院務。
御醫和太醫,雖然都是早期國家體制下的醫生職務的稱謂,但是御醫和太醫還是有所區別的。御醫在清代叫太醫,所以當時的御醫也被人們尊稱為「太醫」,但是被尊為「太醫」的絕大多數都不是御醫。真正的御醫是極少極少的。正如為古代做官的常被下屬稱為「老爺」,而被稱為「老爺」者不一定是做官的。《清史稿·職官志》中就有關於太醫和太醫院的記載:太醫院的醫生分四個級別,第一等叫「御醫」,只有十三人。雍正乾隆時期為七品,和縣令一個級別。第二等稱為「吏目」,只有二十六人,八品與九品各十三人。第三等叫醫士,共二十人,「給從九品冠帶」。第四等叫「醫生」,有三十人,無品,相當於現在醫院裡的助理醫師。而這些醫生都被人稱為「太醫」
從嚴格的意義上說,太醫院的「御醫」只有第一等的醫生十三人,包括院長、兩位副院長在內才十六人。即使從最廣義的意義上說,十六加二十六,加二十,再加三十,太醫院的醫生總共只有九十二人。太醫院的「御醫、吏目、醫士」這三級五十九位大夫是可以獨立看病的,也就是說,有處方權;第四級的「醫生」看來只能當助手。「醫生」的「生」字,是「生員」的意思,「醫生」是見習大夫。歷史上關於御醫的叫法很多,各朝各代都有所不同,職責分工也各不相同,從最初的醫巫共侍皇上,到後來越來越龐大的太醫院,為皇宮貴族提供醫療服務的人們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組織,跟我們今天的一個綜合醫院差不多。在這個組織中,御醫也進一步有了更細化的角色,有做管理的,有專為皇上診脈的,有採藥製藥的,有嘗藥的,還有負責記載處方、整理檔案的。因此,太醫院雲集著全國的醫師聖手。
從嚴格的意義上說,太醫院的「御醫」只有第一等的醫生十三人,包括院長、兩位副院長在內才十六人。即使從最廣義的意義上說,十六加二十六,加二十,再加三十,太醫院的醫生總共只有九十二人。太醫院的「御醫、吏目、醫士」這三級五十九位大夫是可以獨立看病的,也就是說,有處方權;第四級的「醫生」看來只能當助手。「醫生」的「生」字,是「生員」的意思,「醫生」是見習大夫。歷史上關於御醫的叫法很多,各朝各代都有所不同,職責分工也各不相同,從最初的醫巫共侍皇上,到後來越來越龐大的太醫院,為皇宮貴族提供醫療服務的人們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組織,跟我們今天的一個綜合醫院差不多。在這個組織中,御醫也進一步有了更細化的角色,有做管理的,有專為皇上診脈的,有採藥製藥的,有嘗藥的,還有負責記載處方、整理檔案的。因此,太醫院雲集著全國的醫師聖手。
御醫們都是飽學之士,很多人先是學子,而「由儒入醫」,很多人的抱負便是「不為良相,便為良醫」,但是這些懸壺濟世的醫師,到了太醫院當差,便都變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給皇家看病責任重大,他們每一張切脈、診斷、下藥的方劑,現在都一張不落地封存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內務府卷宗裡,問責制一直可以追溯到永遠。在中國古代,只要進入御醫的行列,他們一舉一動無不關乎皇帝和后妃們的安危,因此即便他們地位低下,但是一旦能夠治癒皇宮貴族的病,得到皇族的信任,那他們就能享受無盡的榮華富貴;然而也可能僅僅因為一個小小的診治失誤,抑或是皇上的一念之差,這些榮華富貴就會在一夜之間消失殆盡,甚至還要付出生命的代價。
早在東漢末年,外科學鼻祖華佗因發明麻醉法和開腹術,精於醫道,而被曹操令侍左右。華佗恥於為這位一代梟雄服務,總是提出理由要求返鄉,結果被曹操投入大牢,遭到殺戮。南北朝時的御醫李修,對於針灸湯藥,無不應效,在宮中編撰有藥方一百多卷。他為當朝皇帝看病診脈,預知其不久於人世,果如其言,當時被稱為神醫。兩宋時多御醫,最有名的要數陳沂。宋徽宗時他為康王趙構的妃子治病屢有奇效,被授為金紫良醫。但是,不管是神醫還是良醫,總有失手的時候,「龍顏」一怒,便成了階下囚、刀下鬼。因此,古代官場便有「翰林院的文章,太醫院的藥方」的說法。這意思就是說,翰林院的翰林和太醫院的御醫,不論是做文章還是看病,都要四平八穩,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御醫們為皇帝和后妃們看病遵都要尊循這個潛規則,用藥溫和,劑量輕微,這看似謹慎,實則無奈。
都說御醫給皇帝看病難,此言一點不假。自清朝道光皇帝起,給皇帝看病,就明令禁止使用針灸,原因是皇上的龍體外露有失尊嚴。不知道中醫的望、聞、問、切四診法,在這裡還能不能有效地使用?平跪著給皇上診脈,不敢抬頭仰視不說,更不敢讓皇上伸出舌頭,看看舌苔,也不敢放肆地問問二便如何,一言不慎即可招禍。一切診病的手段都被切斷了,只能靠切脈了,而在皇權的威懾之下,那從容不迫地切過無數個病人脈象的手指,一搭上皇上的龍體,御醫們先要控制住自己的手,千萬別顫抖。就是晚清的光緒皇帝,在慈禧太后面前永遠是唯唯諾諾,可在御醫們面前動輒便龍顏大怒。由於他久病成良醫,略通一些醫道,時常索性就自己口授方劑由御醫開藥,一藥不當非同小可,而御醫也莫敢不從。
給皇帝看病難,給皇后和妃子們看病更難。皇宮裡「男女授受不親」的規定十分嚴厲,於是就有了「懸絲診脈」的故事。御醫不能手觸手地給后妃們診脈,只能把一根絲線由太監遞到掛著帷帳的房間裡,繫在后妃們的手腕上,另一頭留在屋外御醫的手裡,而有的嬪妃常常把她那頭繫在椅子腿上,想考考太醫能不能診出她的病……實際上系與不系都不能通過絲線切得脈象,御醫們在這裡只不過走了一個形式而已。他們知道要給嬪妃們看病,事先已經千方百計地通過賄賂貼身太監和宮女,把病情瞭解得一清二楚,此刻診脈,只是在靜思默想著如何下藥。
清朝末年,有一次慈禧太后患病臥床,讓一名陳姓御醫為其診治。於是,陳御醫牽線切脈,診病開方。他叫宮女將一根彩色絲線的一端拴在太后的手腕上,陳御醫牽著另一端隔著帷帳為慈禧太后切脈開藥方。慈禧太后連續服了幾劑,沒想到藥到病除,不禁大喜,親賜「妙手回春」金字匾額給陳御醫。原來,牽線切脈是假,事先買通了宮女和太監是真。神醫再神,還不至於神到牽線切脈的地步。是陳御醫事先用重金賄賂了宮女和太監,切脈之前得知太后三天前因貪食田螺肉而引起消化不良的內情,經一番假戲真做,騙得慈禧太后的信任。處方施以消導利食、健脾和胃的藥物,使慈禧太后服藥即愈。這個故事雖然有些傳奇的意味,但從中不難看出,古代御醫為皇帝和嬪妃看病的窘境和自身生存的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