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專家釋疑地震是否變頻繁:全球每年約五百萬次 | 陽光歷史

 

A-A+

[圖片]專家釋疑地震是否變頻繁:全球每年約五百萬次

2015年05月02日 科學探秘-短篇 暫無評論 閱讀 574 次

地震變得越來越頻繁?
 
地震變得越來越頻繁?
 
統計數據
 
統計數據

  地震其實一直挺頻繁


  2010年初始,地球忽然狂躁不安起來。1月3日,所羅門群島發生7.1級地震;1月12日,海地7.0級地震;2月26日,琉球群島發生7.0級地震;10個小時後,8.8級智利大地震發生。就在我寫這篇稿子的時候,台灣又發生6.7級地震。地震這麼頻繁,現在的地球是不是很不正常?


  地震其實挺頻繁


  通常認為,全球每年發生約500萬次地震,平均下來每天有1萬多個,只不過絕大多數不被人所察覺。據美國地震學聯合研究會統計,全球6級以上的強震平均每年近200次,7級以上的平均每年近20次,8級以上的平均每年近3次。地震級數越大,數量就越少。看看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所做的2000~2009年全球5級以上地震數量統計可知,每年的大地震數目沒有規律,但大致來說2007年倒可以算是其間地震較為頻繁的年份。2010年以來的地震數量並未顯示出數量上有異常,即使數目上有小差異,也不過是地震的隨機性所致。


  絕大多數地震都發生在板塊邊界,其中全球地震的70%分佈在「環太平洋地震帶」;其次15%分佈在「歐亞地震帶」;還有5%在大洋中脊;最後約有10%分佈在板塊內部。這是統計學上的規律性。但因為科學家們至今尚不清楚地震的產生機制和原理,所以下一次地震將在哪個地點和哪個時刻發生,尚無法準確預測。所以科學家又認為地震是隨機的。


  再來看看今年以來發生的幾次大地震,所羅門群島、琉球群島、智利都處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海地也位於板塊邊界,因此這4次大地震的發生是完全合乎地學原理的,是正常的地震現象。


  再來點心理因素


  一些人認為:地震變頻繁了。其實地震還是那些地震,它有規律又隨機地發生著,但它從來不管降臨的地方是人煙稠密還是人口稀少。只不過,因為近年來發生在人口稠密的地區的大地震讓我們對地震比以前更關注了。


  2007年,全球8級以上地震達到了4次,是21世紀以來8級以上地震最多的一年。從數字上看,比較異常,但誰聽說過這些地震呢?當時誰可曾擔心過它的異常呢?至於國內的地震,誰還記得2001年11月14日發生在青海崑崙山的8.1級地震呢?這次地震是中國近半個世紀來最大的一次地震。但正因為它發生在人煙稀少的西部地區,人員財產傷亡小,所以未被大眾提及。


  從心理因素上看,這其實並不難理解。汶川地震造成的災難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心理陰影,人們對「地震」一詞高度敏感,開始注意各種與地震有關的信息,原本並無異常的地震,也因此看起來越來越密集。公眾在8.8級智利大地震後,產生種種猜疑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同樣一個地震,發生在環太平洋人口稀少的阿拉斯加地區,就未必會引來這麼多強烈的反響了。


  2010年初的地震確是大地震,也產生了大災難。但大震未必有大災,小震也未必只能引發小災,關鍵在於地震發生在哪裡。地震活動是否異常,屬於地震的頻度的統計學問題,我們並不要因為關注的地震多了就理解為地震活動有異常,不可把災害頻發等同於地震頻繁。總的來看,目前的地震發生地點是正常的,頻度在統計學意義上也是正常的。


  在經歷了痛苦的汶川地震之後,我們比以前更加關心自己的棲息之地———地球了。中國雖不是地震最多的國家,卻是地震災害最嚴重的國家,我們在關心地震之際,掌握更多實用的地震應急知識,學習如何在地震中保護自己。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