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圖]中國社科院公佈08年全國六大考古新發現
陝西高陵縣楊官寨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塗硃砂人面殘陶片
1月13日,北京,在「2008年中國考古新發現」論壇上,中國社會科學院公佈了「2008年度全國6項重大考古發現。這六大發現是:陝西高陵縣楊官寨新石器時代遺址;甘肅臨潭縣陳旗磨溝齊家文化墓地;雲南劍川縣海門口史前遺址;河南安陽市殷墟劉家莊北地遺址;安徽蚌埠市雙墩一號春秋墓葬;內蒙古巴林左旗遼代祖陵陵園遺址。中新社發 王辰 攝
陝西高陵縣楊官寨新石器時代遺址
遺址位於陝西省高陵縣姬家鄉楊官寨村,地處涇河左岸的一級階地上,現存面積約80餘萬平方米。2004年以來,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對該遺址進行了大規模發掘,揭露面積達16485平方米。
發掘範圍可分為南北兩區。南區發掘面積約5615平方米,發現各類房址23座,以及仰韶時期的灰坑496座、陶窯10座、甕棺葬8座等,出土陶器5273件、石器353件、骨器303件、蚌器16件。文化堆積主要屬廟底溝文化遺存和半坡四期文化遺存。最重要的收穫是在發掘區南端發現了成排分佈的半坡四期文化的房址和陶窯。房址共17座,基本上是平面呈「呂」字形的前後室結構,前室一般是地面式,後室則為窯洞式,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窯洞式建築群。在房址和窯址附近的灰坑中出土大量陶器、陶坯殘片和個別制陶工具。這一區域可能是當時的作坊區。
2007~2008年,在遺址北區的發掘面積達10870平方米,文化堆積主要屬廟底溝文化遺存。共發掘仰韶時期的各類房址26座、灰坑334座、陶窯16座、甕棺葬24座等。最重要的收穫是發現了廟底溝文化時期的聚落環壕。經初步鑽探,環壕平面大致呈梯形,基本上為南北向佈局,周長約1945米,壕內面積達24.5萬平方米,壕寬6~9、最寬處約13、深2~3米。環壕西部發現一處門址,寬約2.7米,在門道兩側的壕溝堆積中出土大量陶、骨、石器,器物大多成層分佈,保存基本完好。本次工作對聚落西門址、環壕的東北角、西南角等部位進行了較大規模的發掘。
通過發掘,基本搞清楚了該遺址不同時期聚落的佈局,遺址南部多為半坡四期文化居民聚居區,北部則是廟底溝文化的聚居區。大量半坡四期文化遺存的發現,豐富了關中中部地區特別是涇渭兩大河流交匯地帶該文化的內涵,尤其是遺址南部制陶作坊的發現,對認識當時的社會結構具有重要意義。遺址北部發現的廟底溝文化環壕聚落,保存相對完好,為探索廟底溝文化的聚落佈局與社會結構等提供了極為重要的資料。該聚落規模巨大,或許就是關中廟底溝文化的中心聚落,還有線索表明它很可能是一座廟底溝文化的城址。
甘肅臨潭縣陳旗磨溝齊家文化墓地
2008年7~11月,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學文化遺產與考古學研究中心開展合作,對九甸峽水庫淹沒區內的甘肅省臨潭縣陳旗磨溝遺址進行發掘。該遺址地處洮河南岸的馬蹄形山間台地,區域內發現有仰韶中晚期、馬家窯、齊家和寺窪文化的遺存。其中,齊家文化墓葬區位於磨溝村北約100米、靠近洮河的台地上,面積近8000平方米,是此次發掘的主要對象。
本次發掘面積達1700餘平方米,共清理齊家文化墓葬346座。以土葬墓為主,也有少量火葬墓。墓葬呈東北至西南向排列,共計16排,墓向朝西北。可分豎穴土坑墓和豎穴偏室墓兩類,以豎穴偏室墓居多。豎穴土坑墓通常較淺,多為單人一次葬,個別為左右並列或上下疊置的二人合葬;隨葬器物相對較少,多為2~3件。豎穴偏室墓以單偏室居多,其中又以左偏室居多,也有部分為右偏室。雙偏室墓相對較少,還有少量上下偏室、內外偏室者,有些墓葬還以側龕埋葬死者。在豎穴墓道兩端靠近偏室的一側,多發現與封門相關的豎槽。部分豎穴墓道設有頭龕等,內置隨葬陶器。部分偏室墓發現有木板封門痕跡。
豎穴偏室墓多為合葬,也有少量單人葬。合葬者少則2~3人,多則10餘人,成人、兒童皆有,內側人骨大都被擾動,靠近墓道者則多為未經擾動的一次葬。部分墓道中也有埋葬死者的現象,人數1~4人不等,但頭向多與位於偏室者相反,且多俯身或屈肢。這些合葬墓有時是偏室塌陷後才填埋墓道的;有時對同一偏室的人骨進行二次整理;還有重新挖開墓道,致使同一偏室出現兩次封門的痕跡。經擾動的人骨往往是後來埋葬時將原有人骨向內推擠形成的,有別於通常所謂的二次葬。這些現象說明,此墓地的合葬墓是多人多次埋葬的結果。
隨葬品多為陶器,工具相對較少,人體部位往往還有骨、石、銅質裝飾品等。隨葬陶器明顯可以分為兩大組,一組是以泥質紅陶雙大耳罐、腹耳罐、侈口細頸罐、夾砂罐等為代表,另一組以泥質灰陶雙耳鼓腹罐、夾砂褐陶雙耳罐等為代表,有些墓葬的雙耳罐已出現馬鞍口的趨勢。兩組器物有時共存於同一墓葬中。
此墓地的發掘,為齊家文化及其埋葬習俗的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新資料,同時也為探索寺窪文化的淵源與發展過程提供了重要線索。
雲南劍川縣海門口史前遺址
遺址位於雲南省劍川縣甸南鎮海門口村,在劍湖出水口南部。該遺址曾於1957年和1978年進行過兩次發掘。2008年1~5月,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對海門口遺址進行了第三次發掘,揭露面積達1395平方米。
遺址現存總面積約50000平方米,中心區面積約20000平方米。發現的遺跡有房址、火堆、木樁柱和橫木、灰白色石塊、人骨坑、柱洞等。所清理的木樁柱和橫木共4000多根,編號有兩座房址。三次發掘共出土各類遺物約3000餘件,包括陶器、石器、骨角牙器、木器、銅器、鐵器、動物骨骼和農作物遺骸等,其中第三次發掘出土銅器18件。發掘區域內的地層堆積狀況大體相同,根據所包含的遺物,可初步劃分為三期。
海門口遺址是滇西北地區最重要的史前遺址,考古發掘取得了極為豐富的成果。通過對該遺址文化內涵的研究,確立了劍湖周邊地區考古學文化的年代序列。該遺址的史前時期遺存是連續發展的,大致可分為三期。第一期不伴出銅器,屬新石器時代晚期,年代大致為距今4000~3500年。第二期和第三期伴出銅器,分別屬銅器時代的早期和中期,第二期的年代大致為距今3400~3100年,第三期的年代大致為距今3000~2500年。該遺址的青銅時代遺存與大理銀梭島遺址的時代基本同時,但文化面貌卻有很大差異,說明滇西地區的青銅文化具有多樣性和複雜性,這對認識青藏高原東部地區史前的文化交流和族群遷徙具有重要價值。該遺址發現的史前時期水濱木構「干欄式」建築,保存之好,面積之大,在目前國內的考古發現中是罕見的。該遺址出土了稻、粟、麥等多種穀物遺存,證明了來自黃河流域的粟作農業,其南界已經延伸到滇西地區;而稻、麥共存的現象,則為認識中國古代稻麥輪作技術起源的時間和地點提供了重要信息。該遺址第三次發掘出土的銅器和鑄銅石范,具有明確的地層關係,證明這裡是雲貴高原最早的青銅時代遺址,滇西地區可能是雲貴高原青銅文化和青銅冶鑄技術的重要發源地之一。該遺址還出土了大量人骨和動物遺骸等,這些資料的系統整理和研究,必將為考古學、人類學、民族學等方面研究提供更多的信息。
河南安陽市殷墟劉家莊北地遺址
2008年2~10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對安陽殷墟劉家莊北地遺址進行了發掘,發掘區域位於安鋼大道南,向北正對小屯宮殿宗廟區,揭露面積近5000平方米。共發現帶車轍的商代道路3條,商代房基近百座、灰坑千餘座、灰溝27條、窖穴40餘座、水井20餘眼、銅器窖藏坑1座、祭祀遺存多處,以及歷代墓葬950餘座(大部分屬商代晚期)。出土各類遺物數千件。
商代遺跡以帶車轍的道路最為重要,包括南北向的主幹道2條、東西向道路1條。道路普遍寬10米以上,最寬處可達20餘米。經鑽探,南北向道路均通往小屯宮殿宗廟區,應是小屯宮殿宗廟區南部的主幹道。這些道路的發現,為殷墟都邑佈局研究提供了重要資料。夯土房基主要分佈在道路兩側,時代屬屬殷墟一期至四期,從分佈情況看應有嚴格的規劃。
水井、灰坑、灰溝和窖穴多分佈在夯土房基周圍。水井多數為圓形或橢圓形井口,偶見圓角方形或長方形,為研究商代洹水流域的地下水文和古氣候提供了重要資料。灰坑多數為不規則形垃圾坑,也有少數巨型灰土坑。巨型灰土坑規模較大,原應為取土坑,後經修整成為蓄水坑,局部邊緣鋪設石子路面,可能是當時的池苑類遺存。灰溝類遺存有些位於道路兩側,可能屬於配套的排水設施;有的溝口較寬,綿延數百米甚至更遠,可能是商代的人工渠,也不排除是族邑間的區域界限,並具有一定的防禦功能。
祭祀遺存主要分佈在東西向道路兩側,也有些位於房基附近。多數呈坑狀堆積,坑內填灰土和大量完整或被肢解的人和動物,也有埋藏大量卜甲的現象。每一坑內所埋藏的犧牲應屬於一次祭祀,犧牲種類和數量應反映一次祭祀的用牲組合。
所清理的商代墓葬均為中、小型土坑豎穴墓,通常是幾座墓集中分佈,沒有發現明確的專用墓地。
此次考古工作,對在基建發掘中如何將田野考古與科技考古進行充分結合、同步進行開展了積極探索。各領域的研究人員深入田野一線,收集了大量的動、植物標本和近3000個木炭標本,為研究本區域的商代動、植物群等提供了豐富資料。
安徽蚌埠市雙墩一號春秋墓葬
墓葬位於安徽省蚌埠市區淮河以北3公里處的雙墩村。2006年12月至2008年8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蚌埠市博物館組成考古隊,對該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
墓葬封土呈饅頭狀,底部有白土墊層。堆築封土和填埋墓坑均使用五色混合土。墓葬為圓形豎穴土坑墓,墓口直徑20.2、墓坑深7.5米,墓口下有寬大的生土二層台,正東向有階梯式短墓道。墓口之下0.7米深的填土中,發現深淺不同的五色填土構成的「放射線形」跡象,共有20條,角度有一定規律。在0.7~1.4米深的填土中,沿墓坑一周構築有18個呈饅頭狀的「土丘」;這層填土中還放置有1000多個未經火燒的泥質「土偶」,為尖頂圓體或方體。在生土二層台上,用三四層「土偶」壘砌成牆體狀,土偶牆與墓壁之間形成一條環行走廊;墓道兩側的土偶牆均有轉角,並有台階通往走廊。墓葬坑深底大,埋葬佈局呈十字形,圓形墓底以主槨室為中心,東、西、北側各殉三個人,南側殉一人,南面還有一個兩箱大槨室。
木質葬具已腐朽,墓主為一棺一槨,殉人均有較窄的木棺。人骨保存較差,經初步鑒定,墓主年齡在40歲左右,殉人多為20~30歲。隨葬品主要放置在南槨室的器物箱內,少數見於主棺和殉人棺內,還有專門放置三牲的食物箱。器物種類非常豐富,包括編鐘、鼎、罍、簠、盉、匜、盤、甗、豆、兵器、車馬器等銅器,彩繪陶器和幾何硬紋陶器,大量殘朽的漆木器,以及一組龍首石磬和各類精美玉器。在部分銅器上發現「童麗君柏」的銘文,表明墓葬主人應是「鍾離(國)君柏」。「鍾離」是淮河中遊地區的古國,文獻中有零星記載。根據隨葬器物的形制推斷,墓葬的時代大致屬於春秋中晚期。
這座墓葬為圓形墓坑,發現了許多獨特而複雜的遺跡現象。它的發掘,進一步證明淮河中遊地區鍾離古國存在的歷史事實,為研究鍾離國的歷史和王室世系,以及淮夷文化的地域特徵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貴資料。此墓揭示了鍾離國墓葬獨特而神秘的文化現象,其內涵豐富,寓意深刻,為研究古代墓葬形制以及埋葬制度、埋葬習俗等提供了全新的材料。
圖為內蒙古巴林左旗遼代祖陵陵園遺址
祖陵是遼代第一個皇帝耶律阿保機及其皇后的陵寢之地,建於天顯二年(公元927年),位於內蒙古巴林左旗查干哈達蘇木石房子嘎查西北的山谷中,東南約2.5公里處為其奉陵邑祖州城。
2003~2004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對祖陵陵園及其附近相關遺存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調查。以此為基礎,從2007年起,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組成祖陵考古隊,對陵園內1號陪葬墓和陵外龜趺山「太祖紀功碑樓」基址進行了搶救性清理;2008年又對陵園內「甲組建築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取得了重要的學術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