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法學家、政治學家鄧正來去世享年56歲 | 陽光歷史

 

A-A+

著名法學家、政治學家鄧正來去世享年56歲

2016年05月29日 人物簡介 暫無評論 閱讀 101 次

  1月24日上午6時50分,帶著那些讓人思想、回味的故事,著名法學家、政治學家鄧正來永遠地告別了他熱愛的學術、生活、朋友。人們驚訝、痛惜、遺憾。從發現罹患胃癌到他去世,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下個月的24日,即將迎來57歲的生日,他的生命卻在56歲戛然而止。

  「人不正則無氣象,無氣象則無大學問。」

  「做學問並不是書本上的一個概念,他們很重要,恰恰是與生命相關的。」

  「大學不是旅店,那麼多人聚在一個地方,就是用青春思考遍及人類的問題。」

  「我們要有讀書人的獨立人格,且不談別的事情,至少要有做人的獨立人格。」

  「他是這個時代、這個年齡段最有故事的學者。體制內、體制外,啟蒙、革命、改良,民主、威權、轉型,學術自救,學在民間。」歷史學者馬勇這樣評價鄧正來。

  1月24日上午6時50分,帶著那些讓人思想、回味的故事,著名法學家、政治學家鄧正來永遠地告別了他熱愛的學術、生活、朋友。人們驚訝、痛惜、遺憾。從發現罹患胃癌到他去世,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下個月的24日,即將迎來57歲的生日,他的生命卻在56歲戛然而止。

  一身長衫,一桿煙斗,見過鄧正來的人都會感受到他獨有的風骨和氣場。

  他從來都是學術潮流的引領者:1987年,翻譯出版新中國第一本西方法律哲學著作——《法理學:法哲學及其方法》(博登海默著);他翻譯出版了哈耶克220萬餘字的著作,撰寫了近60萬字的哈耶克研究論文;2005年,他發表《中國法學向何處去》長文,並藉此開啟了關於「中國(法律)理想圖景」的大討論;2009年,他創辦了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在重點大學掀起了在現有體制中建構新型知識生產機制的熱潮……

  他創造的「第一」遠遠不止這些。「他有著學術的戰略眼光,國內外有哪些學術的生長點,他很快會看出來。」在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副院長納日碧力戈看來,鄧正來身上更吸引人的是那股豪氣,「他是一個學術、人品都值得深交的學友。」

  1992年,鄧正來在香港創辦《中國社會科學季刊》。1994年,在香港創辦《中國書評》。多年來,鄧正來一直是中國社會科學領域重要的學術組織者、出色的學術活動家。

  他重義氣、廣交遊,朋友極多。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創辦四年來,舉辦了近300場講座,差不多每星期一場。海納百川,觀點交鋒,各種各樣的學者、學人都願意來到這裡,他也都欣然接受。

  對於治學,鄧正來有著自己的理解。他常說:「學術講什麼?四個字:追比先賢。」劉小平是師從鄧正來的第一個博士。他告訴記者,鄧正來的課堂從來都是討論式的,他是一個很好的駕馭者,引導,追問,再追問,將學生對問題的思考不斷引向深入。從早上8點到下午5點,他都和讀書小組的學生一直泡在一起,進行原典精讀。在鄧正來看來:「帶學生就像帶學徒,在這種手工作坊的方式下,一代代傳授下去,才是真正的傳道授業。」

  「洞見或透識隱藏於深處的棘手問題是艱難的,因為如果只是把握這一棘手問題的表層,它就會維持原狀,仍然得不到解決。因此,必須把它『連根拔起』,使它徹底地暴露出來;這就要求我們開始以一種新的方式來思考。」維特根斯坦《札記》中的這段話,是鄧正來最喜愛的治學格言。

  他說:「生命不在活多長,在它的精神維度。」如今,他走了。中國法學向何處去,中國學術向何處去,暫存於世的我們,還將繼續思考。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