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俾斯麥勸李鴻章多照X光 勿當亂臣賊子
1896年6月6日,李鴻章帶領大清國環球使團離開俄國,乘火車西行,進入一馬平川的東歐平原,這是去後來居上的強大帝國德意志。
1896年李鴻章訪問德國
拜見威廉二世時,李鴻章首先向威廉二世遞交了國書。然後,耍起了他出色的嘴功:「大清使臣李鴻章久仰德皇盛威,今得面見,十分榮幸!對貴國的熱情接待表示感謝!並代表大清國政府對德國干涉日本歸還我遼東表示感謝!」接著,李鴻章又與威廉二世談及多年來德國人對他創建北洋海軍的大力支持和幫助,感激之情溢於言表。對於李鴻章的「三個感謝」,德皇聽得心花怒放。
然後,威廉二世拿出一個本子,有板有眼地念了起來:「今天迎接大清國頭等特使李中堂先生,欣喜之情,無以言表。願德中友誼與日俱增,萬古長青!」德皇致辭完畢,李鴻章把從北京帶來的精美禮品奉上。威廉二世當即回贈李鴻章紅鷹大十字頭等寶星一枚。據說,這顆寶星上綴有寶石50多顆。
經德璀琳介紹,威廉二世得知李鴻章一向熱衷軍事,便邀請李鴻章觀看德國御林軍儀仗訓練。由威廉二世陪同,李鴻章走上閱兵台,坐在一張特意為他設置的虎皮椅上。等隨行的其他各路要員坐定後,只聽見德國御林軍教頭擊鼓三聲,御林軍士兵立即整齊出動。他們或分或合,或橫或縱,變化多端,卻整齊劃一,口令、動作都似刀切的一般整齊。
李鴻章與俾斯麥在俾家陽台
看完了槍廠,李鴻章去看司坦丁造船廠。在司坦丁造船廠,李鴻章想起了當年他創辦北洋海軍時,在這裡訂購鐵甲船的情景。當想到在甲午戰爭中被日本擊沉的「定遠」、「鎮遠」艦時,李鴻章潸然淚下。
而作為幾十年來的老主顧,德國克虜伯炮廠對李鴻章發出了熱情的邀請。當李鴻章一行走進克虜伯炮廠時,發現李鴻章的大副肖像被懸掛在廠史陳列室裡。這幅大型肖像至今仍保留在該廠檔案室。
在德國,李鴻章還以「東方俾斯麥」的名義拜訪了德國已退休的「鐵血宰相」俾斯麥。
俾斯麥是當時世界級風雲人物。他在1862年至1890年間,一直擔任普魯士宰相,並在這28年間,發動了一系列的對內、對外戰爭,從而使德國一躍而成為僅次於英國和俄國的「世界老三」。1890年,德皇威廉二世反對他的殖民擴張主張,從而使他坐上了冷板凳,賦閒在家養花種草。
李鴻章對這位異域老兄的關心非常感激。他虛心地向俾斯麥請教重振大清國威的舉措。謙虛而自信的俾斯麥說,大清與德國相隔甚遠,對大清的具體情況,他不甚瞭解,因此對這一問題,他不便妄下裁判,但他認為,要想國家富強,必須君臣、僚臣、朝野萬眾一心,齊心合力。
對於自己總在朝中受人彈劾,李鴻章向俾斯麥請教「如何戰勝政府」的問題。俾斯麥說,您最好不要有這種想法,作為大臣,您要嚴守職分,聽從政府的安排;「戰勝」政府那像是亂臣賊子幹的事。
當俾斯麥說一個國家勵精圖治的根本辦法,是要練出5萬精兵時,李鴻章覺得這個世界名人也不過如此, 儼然一隻井底之蛙,因為作為帶兵打仗一輩子的李鴻章,他知道大清在擁有軍隊至少120萬以上的情況下,還是常常打敗仗啊!是俾斯麥不瞭解大清國的疆域遼闊,還是李鴻章不清楚德國軍隊的裝備精良,這就無從說定了。
臨別時,李鴻章應邀為俾斯麥留下墨寶一副,曰:「仰慕俾斯麥聲名三十餘年,今遊歐洲,謁晤於非得裡路府第,慰幸莫名。」「非得裡路」是俾斯麥當時居住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