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靠什麼引來「萬國來朝」?因為豐厚的回贈
一個國家的文明活力,不體現在外在熱鬧,而體現在內在強盛。
朱棣統治大明的永樂年間,中國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朝貢盛況,「大明統一萬方,天子文武聖神,以仁義禮樂君師億兆,故凡華夏蠻貊,罔不尊親。際天極地,舉修職貢。自生民以來,未有如今日之盛者」。鄰國為向中國朝貢爭先恐後。
到了明朝中期,爭相朝拜中國有增無減,尤其是失而復得「朝貢許可證」的日本更是表現突出。朝貢競爭越演越烈,「爭貢」事件屢有發生。其中,最著名的是日本商船挑起的「寧波爭貢」。
這起發生於公元1523年、嘉靖年間的事件緣起向日本商船來中國「朝貢」。日本西海道大內氏使者宗設謙道與南海道細川氏使者彎岡瑞佐兩個「朝貢」使團,駕船來寧波,因爭「先來後到」,互責真偽,發生爭執,宗設謙道殺彎岡瑞佐,使團乘機焚掠,明朝沿海警備司令——備倭都指揮劉錦奉命追繳,竟然戰死,局勢亂作一團。
彼時日本為什麼爭先恐後向大明朝貢?為什麼那麼多國家樂此不疲向中國朝貢呢?對於明朝的朝貢本質,當時有個義大利「中國通」利瑪竇,一針見血地指出:不是世界向中國朝貢,而是中國向世界朝貢。
並不愚蠢的日本人也發現了這一點,明王朝的朝貢貿易帶有很大的賞賜性質。因為是「外夷」的上貢,所以身為「上國」的明王朝,無論給價還是回賜往往超出「貢品」價值的幾倍甚至幾十倍。中國的金屬、緞、絹、瓷器、茶葉、書籍,都是日本的生產、生活必需品,日本人需要中國財富。於是他們也開始認同這種「甜頭巨大」的朝貢。將朝貢看作是一種營利之機,甚至是重要的財政收入來源。
史料記載,每當載滿明朝賞賜貨物的朝貢船回國時,日本人就衣冠整齊聚在兵庫港的岸邊翹首西望。日本私人史記《大乘院日記目錄》,對這一盛況進行了這樣描述:「船歸朝,宣德錢到來。」滿載而歸、獲得巨利的喜悅溢於言表。
日本每派出一次進貢貿易船,回國後其總獲利約在二十萬貫左右。甚至是從明朝帶來的銅錢本身,也是值錢的東西。日本長期流通中國銅錢,為從中國取得相當數量的銅錢,不惜在中國東南沿海走私銅錢。
對此,日本學者載傅依凌的《明清時代商人及商業資本》有如下記載:「惟用中國古錢,每錢一文,價銀四厘。向者福建龍溪私自鑄錢市之。彼重中國之錢,不計龍溪之偽」。「大明國客」鄭舜功《日本一鑒》也如是寫道:「時與新會民交通,載往交趾、廣西,或下海售之」。經「倭夷、貢寇必經之路」,走私出洋,運往日本的銅錢亦很多。日本國內的中國銅錢價甚高,一千文價值四兩銀子,從中國輸入的銅錢,本身就可獲利三、四倍。
朝貢就是撿錢,不撿白不撿。因為獲利巨大,日本從將軍、武士到社寺僧人、各地商人,都把朝貢看作發財的大好機會,想方設法地擠進朝貢團。所以,朝貢團的成員人數越來越龐雜,貨物越來越多,對明朝貢是塊大肥肉,誰不紅眼?
於是,「寧波爭貢」事件就在這種歷史背景下不可避免地發生了。日本名為「使團」,實為「撿錢」的商船無序競爭,為「獨佔朝貢」打破了頭,這是大明的驕傲,還是「人傻錢多速來」的國際笑話?歷史尚無深刻定論。
總之這起事件發生之後,中日關係急轉直下,明朝自閉東洋海上門戶。日本開始嘗試用「武士刀」直至「三八大蓋」敲開「朝貢」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