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皇太子李承乾搞基的真實性有多少
李承乾,一個被太宗皇帝寄予厚望的皇太子,卻在性取向方面與別人不一致。儘管他有太子妃,有無數妃嬪,也生了好幾個兒子,但他心目中最愛的還是一個男樂人——稱心。稱心他還不是彈琴唱歌的樂人,他在舞台上扮演的是小丑一樣的角色。這在大唐來說,應該算是出身很低賤了。
李承乾搞基圖片
在電視劇《琅琊榜》中,太子在太祖母葬期尋歡作樂,被皇帝幽禁。其實在小說《琅琊榜》中,與太子尋歡作樂的是男寵,引皇帝大怒,最終廢黜了太子。如此說,皇太子搞基對他的儲君之位是有非常大的影響的。
李世民在得知太子搞基後,沒有廢立太子,只誅殺了他的基友稱心。固然有大唐民風開放的原因,但足見李世民對他大兒子的寵愛。可李世民自己也沒想到,一個卑賤的生命拉開了他和兒子的距離,父子倆的隔閡越來越深了。不僅如此,李承乾懷疑是同母胞弟告狀,和親兄弟也成了仇敵。
李承乾在失去基友後,悲傷至極。就像在韓劇中,與女主角生離死別的男主角一樣吃不好,睡不好,每天都要去看看稱心的像。在兩年後,他因為謀反失敗,死在了流放地。
李承乾的搞基對像只有一個稱心,在稱心死後也沒有別的男寵。他在遇到稱心之前,是一個正常的男人。稱心對他來說是心心相印的戀人,李承乾倒霉就倒霉在讓他傾心愛上的偏偏是個男人,而他的愛讓他最愛的人走上了黃泉。
李承乾稱心是同性戀嗎
歷史上總是流傳著關於君王的桃花緋聞,寧負江山不負卿的做派不知賺走了多少純情少女的眼淚。在帝王家,不僅男女間的愛情故事如此動人,同性之間的愛情也引人唏噓。
李承乾是帝后的嫡長子,生來尊貴無比,在他的父親登上皇位後,立即被封為太子。一個這樣尊貴的人卻看上了一間寺廟的樂童,也就是稱心。
李承乾稱心圖片
其實李承乾的儲君之位坐得並不穩,他沒什麼才幹,同母弟弟魏王對他的位子虎視眈眈。他能得到儲君之位,倚仗的是李世民和長孫氏的寵愛。他需要一個理解他的人,一個真正支持他的人,這個時候稱心出現了。皇太子認為稱心比太子妃更懂他,不久後,兩人就開始同居了。本來這件事沒什麼,唐朝民風開放,好男風養男寵的事不在少數。偏偏李承乾是太子,偏偏皇帝父親知道了這件事,他認為太子德行有虧,把錯歸咎於稱心,乾脆利落地判稱心斬立決。
失去稱心的李承乾在自家院落裡蓋了間小庵堂,庵堂裡放了稱心的像,每天都會去那思念稱心。更不顧李世民的警告,偷偷給稱心封爵,讓他死後能夠得到尊榮。
李承乾與他的同母弟弟魏王李泰也徹底交惡,他認為是李泰向父皇告發了他。他失去了稱心,沒有了心靈的避風港,漸漸變得不安暴躁,最終採取了極端措施——謀反。這件事以失敗告終,皇帝也非常震怒,眼看就要掀起血雨腥風,但父親的慈悲還是佔了上風,只把李承乾貶為庶民,流放千里。李承乾在到達流放地不久後就去世了,只能與稱心在黃泉路上做一對恩愛的"夫妻"。
大唐太子李承乾的生平簡介
太子李承乾,有人說他的名字源於他出生的地方太極宮承乾殿,也有人說這個名字是當時還是皇帝的李淵賜給他的皇孫,承乾,繼承乾坤,李淵希望這個皇孫來繼承他的皇位。
大唐太子李承乾簡介圖片
李承乾在襁褓的時候就被封為了恆山王,出生的第三年就有了自己的伴讀,兩年後徙封中山王,不久後又有兩位當朝大儒做他的儒學老師。他父親成為君王的那一年,他就被封為了太子。
太子雖然在年幼的時候就成為了天下第二人,但他對老師很恭敬。親自請受傷的老師上朝,也為去世的老師立碑。
太子的才學一開始非常好,唐太宗出巡時,甚至放心讓太子監國。
在他17歲的時候,他失去了他的母親,但不久後,他的嫡長子誕生了。
隨著李承乾年歲增長,他漸漸變得叛逆起來,他的所作所為總有大臣上書批判,大臣無時無刻都不想揪住他的小辮。但太宗還是愛子心切,常常囑咐太子身邊的人規勸太子的言行。
他寵愛的樂人稱心被他的父王殺害了。他和他的兄弟們也因為一些利益漸行漸遠。
李承乾忌憚胞弟,在暗殺失敗後,聯合與他交好的親屬謀反。面對他那個英勇的父皇,謀反只能以失敗告終。李世民對他兒子的謀反非常重視,有大臣看出李世民暴怒下的慈悲,提議將太子貶為庶民,流放千里。
李承乾到了流放地後就死了,為此太宗罷朝了一日,最終以國公的葬禮規格下葬。
李承乾和長孫無忌什麼關係
長孫無忌是皇后的胞兄,按輩分說,李承乾是他的親外甥,太子嫡妹嫁給了長孫無忌的兒子,所以長孫無忌也是李承乾的親家公公。雖然長孫無忌與帝后所出的幾個子女的血緣關係非常親厚,但在貞觀前期,他沒有表現出與哪位皇子走得特別親近,他忠於的是聖上。所以他在李承乾謀反的時候沒有被牽連。
李承乾長孫無忌圖片
在李承乾被廢之後,唐太宗向長孫無忌詢問誰最適合做太子,他平衡利益,完全站在了聖上的角度思考,提議稚奴做新一任的儲君。皇帝完全採納了長孫無忌的建議,並囑咐長孫好好輔佐懦弱的稚奴。
長孫無忌不是靠妹妹的裙帶關係才能當官,恰恰相反,他認識李世民在先,撫養他的舅舅見世民才華出眾,才將甥女長孫觀音婢許配給他。從此以後,這對郎舅開始一起南征北伐。
長孫無忌才能出眾,不僅在建立大唐時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在朝為官時政績也不斐。他的一生都在為大唐付出。李承乾心裡如果不忌恨,在李世民百年後,一定能登上寶座,而他的父親也一定會囑咐長孫無忌好好輔佐他。
長孫無忌幾乎是天可汗最信任的臣子,他也願意臣服在這個偉大的君主的腳下。如果李承乾沒有謀反,在他登上皇位後,即便他沒有才幹,李世民所遺留下的能臣也能治理好大唐。武則天也只能永遠地留在感業寺,長孫無忌最後也不會敗在她的手上。
歷史上的李承乾怎麼死的
李承乾死於流放地,他是抑鬱而終的。因為謀逆失敗,他從一個高高在上的皇太子變成了一個被流放的平民。
他從以前的前擁後戴,變成了孤身一人。雖然他的父皇顧念著父子之情只是判了流放,但他終究不會有回到皇宮的那天。當初他得到唐太宗那麼多的疼愛,卻沒有好好珍惜。可憐生在帝皇家。因為身處皇宮,他與他的父親,他的兄弟,他的姐妹,都是先講君臣,再講親情。
李承乾是怎麼死的圖
他個性柔弱,在太宗的悉心庇護下,他也不善權謀,敵不過弟弟們的狡詐。其實面對皇子們的明爭暗鬥,李世民的心裡一直是洞若觀火,卻從沒有與他的兒子們好好談談,而是任其發展,在真的發生嚴重的後果時,卻只能追悔痛心。皇子們從來沒有得到父皇的教導,李世民永遠都是冠冕堂皇,只說了一大堆大道理。為了爭奪聖心,各個皇子府中的謀士為各個皇子出主意。謀士們告訴皇子的是怎樣去顯功,怎樣去排擠其他的皇子,卻不告訴他們怎樣才是真正的兄友弟恭。李承乾是這樣爭鬥的犧牲品,這也許是他抑鬱而終的原因之一。
李承乾是有足疾的,雖然沒有影響他的騎射走路,太宗也表示即使他身患足疾,但他還是皇位的不二人選,但他還是日益變得惶恐,漸漸叛逆起來。等他被流放,足疾可能更嚴重,身體和心靈的打擊讓他徹底倒下了。
李承乾的屍首被埋在了異地,直到數十年後,他才回到父母的身邊,長眠於昭陵。
李承乾的兒子結局如何
李承乾沒滿20歲,他的嫡長子就出生了。這個孩子單名叫象,擁有與他父親同樣尊貴的童年,皇祖父因為他的降臨大赦天下,並賜下了無數金銀珠寶。李世民寵愛這個孩子,不僅僅因為他是嫡長子的嫡長子,也因為他降臨的喜悅沖淡了失去長孫皇后的悲傷。
李承乾兒子圖片
李象也有高貴的母族。他的母族可以追溯到周朝,都與朝代的更迭息息相關。他的外祖,他的舅舅都當過當朝的高級官員。他的母親出自簪纓士族,舉手投足間都有一種高貴的氣質。
他可憐的母親勤勤懇懇打理太子府,就像在閨閣中,父母教導的那樣,以長孫皇后為楷模,做一個賢淑豁達的妻子。但她沒有像她的婆婆那樣,得到丈夫的疼愛,他的丈夫愛上了一個男寵,這個世界上沒有比這更讓她難堪的事了。
李象的命運在父親謀反之後就出現了重大轉折,他名義上是太宗的皇長孫,卻不再享受皇長孫的待遇。終其一生,他的官職只到了懷州別駕這個級別,在武則天時期還被撤職了。他成為了李氏皇朝最普通的一名皇親國戚,一個無甚實權的宗室。他應該感謝他的祖父,沒有像漢武大帝那般殘暴,因為巫蠱事件就誅殺了自己兒子滿門。他的祖父為了讓他和其他廢太子府裡的親人活著,也為了自己的兒子們能共存,立了仁厚的李治為太子。
但他有個能幹的兒子,在開元年間成到了宰相,最後父憑子貴,李象被追封了國公。
李承乾還有一個兒子,李厥,這個兒子在史書上沒什麼存在感,只知道做到了和他哥哥同一個級別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