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圖]江西柘林湖出現唐王后裔墓 磨刀李氏身份明朗 | 陽光歷史

 

A-A+

[多圖]江西柘林湖出現唐王后裔墓 磨刀李氏身份明朗

2016年01月01日 古墓探秘, 考古發現-長篇 暫無評論 閱讀 423 次


湖水降 唐王后裔墓現真容(圖3張)


清代的磨刀圖記載著,那時的磨刀不但有磨刀石,還有劍泉、劍谷和一座萬福寺。



湖水降 唐王后裔墓現真容(圖3張)


曾經淹沒的柘林湖水中的古墓,因為天干重見天日。



湖水降 唐王后裔墓現真容(圖3張)


族譜上的封誥令使磨刀李氏深信自己是唐王后裔。

湖水降 唐王后裔墓現真容


柘林湖畔磨刀村李氏身份之懸疑似乎「破解」



2月25日,正月初八,風和日麗。柘林湖水位降低,湖畔出現一座圓丘形古墓。墓側由青灰色條石壘成,有石板拼成的寬大祀堂和三塊字跡模糊的墓碑,居中一塊一人多高的墓碑上隱約能夠辨認的字樣表明,墓裡安葬著唐太子太傅李道及其夫人。


永修縣柘林湖邊磨刀村的李氏一族因此事而興奮。


磨刀李氏一直堅信,李道是他們的始祖,是唐太宗李世民、吳王李恪的後裔。據說,李道官居征事郎加銀青光祿大夫、太子太傅,是唐昭宗的隨侍近臣。公元904年,是他稱亂帶著家人出逃至永修(古建昌),保存了吳王李恪一脈,並且有了這一脈在江西、湖南、湖北、河南、陝西、台灣等地繁衍逾百萬的現狀。


原先,這些故事只在《磨刀李氏大成宗譜》中記載,現在,水降墓現,磨刀李氏的唐王后裔身份似乎得到證實。


新百家姓也將「李」列為第一姓,難道真的如磨刀李氏所言「離了磨刀不稱李」嗎?本報記者近日探訪了永修縣磨刀村。



(一) 公元904年·逃亡


李道逃亡,是一個漫長而沉重的故事。


唐昭宗天祐元年,公元904年,正月。


都城長安依然寒冷。


凜冽的寒風呼嘯著掠過長安城,捲起陣陣雪花和飄零的殘葉。雖然是春節之際,過去車水馬龍的朱雀大街,卻如墳墓一般死寂、冷清,只有偶爾一兩聲淒厲的狗叫和梁王朱溫部下盤查行人的吆喝聲。


大唐王朝已走向了末路。


正月初五剛過,肅殺死寂的長安城突然喧鬧起來,到處烈焰騰騰,四望煙塵蔽天。原來,梁王朱溫下令徹底毀掉長安的皇宮、百司衙門、宅邸、民舍,強逼唐昭宗、文武百官及全城百姓遷往東都洛陽。


正月十一日,唐昭宗的車駕出發。皇帝儀仗全免,昭宗夫婦乘一輛輦車逶迤而行,丞相、中書令、各部尚書及王子皇妃等或轎或馬,更多的是步行。磨刀李氏始祖李道也在其中,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一世孫、吳王李恪第十二世孫,是李氏宗親、昭宗隨侍近臣,官居征事郎加銀青光祿大夫、太子太傅。


昭宗李曄空有才華和抱負,卻是一位不幸的皇帝。他即位後,藩鎮趁著平定農民起義的機會逐漸擴大,唐政府已經名存實亡,皇帝根本沒有實權。現在,他被當時最大的藩鎮朱溫控制著。朱溫為了滅亡唐朝,自己做皇帝,先殺掉宮裡所有宦官,再不顧大臣反對遷都洛陽。


對自己的命運,38歲的昭宗已猜到幾分,這次去洛陽恐怕是凶多吉少。但是他不能讓李氏宗族遭受滅頂之災。於是,在車駕行至陝西華縣(時稱華州),駐蹕興德宮時,昭宗屏退左右,只留一兩個宗室之臣。李道就在其中。


這些事情,參與編撰《資治通鑒》且主修唐史的范祖禹,在他的專著《唐鑒》中記載詳明。


據記載,李道心知有異,急欲跪拜請旨,昭宗卻抓住他的手,泣不成聲地說:"鄙諺雲'絕於山頭凍殺雀,何不飛去生處樂?'朕與諸卿,皆李氏血脈,此去洛陽,恐難保全。念大唐列祖列宗之傳嗣,卿等不必隨侍,可各自逃生,以保李氏血脈而期來日……"說到此處,君臣俱是聲淚俱下。


太子太傅就是太子的老師,李道能受到昭宗如此的器重,想來必有過人之處。在悲泣聲中,就是他第一個冷靜下來,率先向昭宗辭官,然後趁亂帶領部分皇室宗親,攜帶大唐皇族譜牒,避難逃亡。他們在湖湘停頓後,輾轉來到永修(時稱建昌),定居磨刀村。



(二) 古建昌磨刀·傳說


李道的後人們認為,先祖選擇磨刀定居,和這裡的地理位置有關。柘林湖沒有修建之前,磨刀四面環山,素有"楚頭吳尾"之稱,相對偏僻但是易守難攻。


單看磨刀得名這一項,李道的選擇就已經大有深意。


根據《磨刀李氏大成宗譜》記載,75歲的李屏墀應是唐太宗的第四十五世孫,他在磨刀住了一輩子,曾經當過老師,是為數不多的、瞭解磨刀和磨刀李氏歷史的人之一。據他介紹,關於磨刀的得名有兩個傳說。


一說,三國著名大將關羽奉命駐守在"楚頭吳尾",他專門磨青龍偃月刀的地方,就是現在的永修縣磨刀。傳說,那塊磨刀石被扔進了磨刀村進村左側的水塘裡,雖然村裡沒有人試探過這塊磨刀石是否真正存在,關羽磨刀的傳說還是當地人最為信奉的故事。


還有一個得名傳說時間上稍微晚點,發生在東晉,但是影響力更大,甚至連古縣志裡都有記載。話說東晉時期,鄱陽湖(時稱彭蠡澤)連年水災,並且有大水蛟作怪,當時享有盛望的許遜不但帶郡民治水,還帶著徒弟們殺水蛟除惡。他鑄劍、磨劍的地方就是現在的磨刀。一幅清代的《道祖肇跡磨刀圖》記載著,那時的磨刀不但有磨刀石,還有劍泉、劍谷和一座萬福寺。


磨刀李氏一族最近都在看熱播電視劇《貞觀長歌》,他們認為吳王李恪是唐太宗最聰明的兒子。李恪是唐太宗與隋煬帝之女所生之子,才華卓越、聲望頗高,唐太宗十分器重他,甚至有意立他為太子,後被長孫無忌羅織罪名冤殺。根據族譜上的記載,他們還認定自己是吳王李恪的後裔,是隴西郡李氏的一支,63歲的李時貴說:"我們都是皇族後裔。"


《道祖肇跡磨刀圖》上,還註明了一條"吳楚通衢",這是進出磨刀的惟一通道。李道後人們據此認為,李道在避難的同時,一定還想到了匡復唐室,所以才選擇相對險要、地理位置又特別重要的小地方喘息。可惜的是,就在李道逃亡的那年,唐昭宗被朱溫誅殺,李氏族人也遭到了滅頂之災,李道只能偏居一隅,為了避禍,他還曾經假借黃祖師後人的身份偷生。


在李道眼裡,磨刀無疑是風水寶地。臨死前,他要求安葬在磨刀一個叫老鼠尾的山上,說是有利於家宅興旺。



(三) 蟠根祠·記憶


李道死後,磨刀李氏確實四處遷徙繁衍,而且出了不少大官。所以在李屏墀的印象中,每到農曆9月23日,李道的忌日,四處遷出的李氏族人都會回鄉祭祖,在他小的時候,村裡還有祠堂,名道公祠,又稱蟠根祠。


他說:"祠堂進深有15米,一進祠堂是戲台,中間是天井,兩邊是廂房,還有供奉祖先牌位的供堂,家族聚會、開會時用的廳堂。祠堂門口掛著'仙李蟠根'的石匾,也不知道是哪個年代留下來的。祠堂特別氣派,旁邊就是國防路。後來好幾萬國民黨和日本人在這裡大戰,日本人在祠堂旁邊的山上興建碉堡,把祠堂的木頭拆掉當柴火,磚塊用來做碉堡。"


道公祠由此毀掉,原址上只留下六塊圓盤狀柱石,從柱石的體積仍然可以看到祠堂昔日的氣派。另外,李氏一族為了紀念先祖,將"仙李蟠根"的石匾搶救下來,現在這塊缺了一角的青石匾就放置在村子的庫屋裡,被一堆亂木板遮蓋著。


比祠堂更不幸的,是李道的墓。


滄海桑田,世事變遷。李道怎麼也想不到,原先偏安一隅的小村磨刀附近,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會興建柘林水庫,隨著水庫水位抬升,他的墓竟被淹沒。所以,李道後人原先只是聽說,他就埋在老鼠尾,見過古墓真容的人十分少,李氏族人間曾經流傳著一句"李氏族人多顯貴,始祖墳墓水中淹",說的就是李道之墓被淹一事。1989年,族人為了祭祖,還一起集資在老鼠尾為他修建了一處新墓。


去年冬天,鄱陽湖水系極度乾渴,柘林湖水位嚴重下降,2007年2月份,丁亥豬年正月,距離李道逃亡正好1103年,他的墓終於重見天日。李氏族人中有專門研究宗族歷史的學者認為,古墓重現,為磨刀李氏的起源提供了實證。


可是,記者在柘林湖邊看到,李道夫婦合葬墓十分普通。古墓為圓丘形,墓側由青灰色條石壘成,有石板拼成的寬大祀堂,墓前的三塊墓碑因經年水浸字跡模糊,只有居中一塊一人多高的墓碑上隱約能夠辨認"大唐太子太傅李道及裴夫人墓"字樣。


李道後人介紹,墓葬的年代不可考,曾經有考古學家對該墓葬產生興趣,後來不知何故不了了之。



(四) 第一大姓·李


其實,在新《百家姓》把李封為第一大姓前,磨刀李氏族人就在四處尋找證據,以證明李道是李氏宗族遷往江西永修第一人,而且是湖湘等李氏後裔的始祖。


關於李道遷居永修,並非只有磨刀李氏保存的族譜這一孤證。


公元904年,李道、李術、李衍堂兄弟三人從陝西出逃,李術、李衍的後人在清雍正年間一次修譜時,曾寫信給李氏族人、康熙、雍正朝名臣李鳳翥,請他代為序,李鳳翥在他所寫《磨刀道公宗譜序》中,印證了《李氏宗譜》所言的淵源流派,他寫道:"……我恪公之嗣尤較盛焉。當唐末之亂,我道、術、衍三公親攜支譜由長安而徙(江西)建昌。術公及余支之祖,衍有別派,道則磨刀之祖也……"


李氏族人指出,李鳳翥在雍正登基的第一年被授恩科會試大總裁,擔當選拔人才的重任,足見雍正對他的信任,以他這樣的名望、地位,決不會冒充皇族之後而貽笑天下的;在清朝文字獄大盛之時,若李鳳翥自稱皇族之後而無充足根據,還有遭人彈劾,帶來殺身滅族之禍的風險,李鳳翥不會糊塗到為沽名釣譽而拿身家性命開玩笑。


所以,磨刀李氏一直把"離了磨刀不稱李"掛在嘴邊,因為他們堅信:"姓李的人都是從這裡(磨刀)傳出去的,有超過百萬李姓源自磨刀,他們遍佈江西、湖北、湖南、河南、陝西,甚至台灣。" 李道後人覺得,他們的始祖為保存李氏宗族做了很大貢獻,最起碼是"沒被滅族。"


此外,族譜上關於李氏遷徙的記錄非常詳盡。比方說,清光緒五年撰《分莊圖引》說,李道生了四個兒子,"長曰軒,徙瑞昌之清湓;次曰轅,仍建昌之磨刀;三曰軿,仍建昌之桂堂;四曰輅,徙武寧櫻田。"


這個距離永修縣城60多公里的小村,現在有200多村民,李姓佔據一半,是最大的姓。村民大多種植稻穀、棉花,或者外出打工。但是這裡交通不便,村村通工程的福利還沒有惠及這裡。走正在修建中的道路進村,要經過德安車橋--據說是陳氏故里,所以李道後人對磨刀成為李氏故里也有期待。 文/圖 見習記者 童福萍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