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抗戰英烈黃梅興:淞滬戰場最先捐軀的高級軍官
抗日英烈黃梅興(1896—1937),字敬中,廣東平遠縣東石鎮坳上村人。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師264旅旅長。2014年9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榮譽稱號。
黃梅興烈士簡介
黃梅興出生於貧苦農民家庭。10歲入本村小學讀書。小學畢業後因家貧輟學。
1917年秋,考入縣立平遠中學初中部就讀。兩年後輟學回本村富有小學任教。
1921年(民國10年),辭去小學教員職務,前往廣州,在憲兵學校讀書,一年後投奔粵軍第一師。
1924年5月(民國13年5月),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第四隊。
1925年,參加討伐陳炯明叛軍的東征,在軍校學生教導第一團任見習排長。因在揭西棉湖戰役中戰功卓著升為連長。
到達平遠大柘時,率3個連兵力夜襲陳軍,他發動群眾虛張聲勢,並分3路包抄襲擊,把敵殘部1萬多人趕得丟盔棄甲。
1925年10月,第二次東征,任第四十四師第四團第三營營長,後任黃埔軍校第六期一個大隊的大隊長。
1926年,參加北伐與軍閥孫傳芳作戰,在激戰中受傷。傷癒後奉命招募新兵,任團長。
1927年春,任憲兵大隊長。同年冬,調任第四軍暫編第二師副官長。
1928年後,歷任江蘇省屬緝私內河遊巡隊長、第四軍教導第一師政治部主任、山東總司令部徵募處第二區主任、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第七期學生中隊長。
1930年春,任陸軍第四十五師三六六團團長。同年9月,任國民政府警衛旅第六團團長。
1931年1月,任陸軍第八十八師二六四旅五二八團團長。次年,「一二八」上海抗戰爆發,黃任264 旅副旅長兼825團團長,奉命防守廟行以南一帶陣地,多次與日軍較量,屢建奇功,敵人稱他為「黃老虎」。因立功升為二六四旅旅長,駐防鄂西。後調駐閩、贛、皖南石埭,川東萬興一帶。
1936年,調駐南京。1937年「七七」事變後,參加國民政府在廬山召開的高級軍事會議,會後率旅從鎮江開往上海江灣大場一帶駐防。
「八一三」淞滬抗戰爆發,黃梅興率領駐紮在持志大學(今水電路廣靈二路西首)等地的張治中部88師264旅與日軍展開生死博鬥,率本旅奮起抗擊,並身先士卒,親臨前線指揮作戰,連續攻破敵軍十幾個堡壘。
1937年8月14日下午6時,進攻日軍設在愛國女子大學的據點時,日軍炮火密集,並加百架飛機轟炸。他率部衝到八字橋,不幸被炮彈擊中,經搶救無效而壯烈犧牲,年僅41歲。
黃梅興是淞滬抗戰中最早為國捐驅的將領。
黃梅興烈士生平經歷
黃梅興,字敬中,1897年7月21日出生於廣東省平遠縣東石鎮坳上鄉,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0歲入本村私立富有學校讀書。1910年初小畢業因家貧輟學,在家幫助父母種田。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民國,全國各地廢除私塾,紛紛興辦學校,學習風氣盛行。黃梅興懷著強烈的求知慾望,要求繼續學習。1917年秋,黃梅興在鄰鄉大柘景清高級小學畢業,並以優異成績考入縣立平遠中學初中部就讀。但終因家貧,兩年後黃梅興再次輟學,後經人推薦到本村富有學校任教。任教期間,他勤奮好學,不斷進步;關心國家大事,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產生了革命的思想、信念和追求,為了實現自己救國救民的遠大志向,1921年,24歲黃梅興毅然辭去小學教員職務來到廣州,在憲兵學校讀書一年後又投奔粵軍第一師,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涯。
1924年5月的黃埔軍校第一期招生,黃梅興考入該校,在這裡他系統地學習了政治和軍事知識,並堅定了革命思想。當目睹了軍閥混戰,生靈塗炭,民不聊生的社會現狀後,更堅定了黃梅興救國救民的決心。
1925年,以黃埔學生軍為骨幹的革命軍先後兩次東征,討伐陳炯明叛軍,黃梅興在兩次東征中都英勇善戰,屢立戰功。
第一次東征,黃梅興在建國粵軍第二軍薛岳團當見習排長。揭西棉湖戰役中,他作戰勇敢,立下戰功,榮升為連長。後轉戰興梅大柘地區,當時,陳炯明叛軍一部退至東石,黃梅興不顧疲勞,主動請戰。經團部批准,由他率領三個連的兵力夜襲東石。他對這次戰鬥作出了周密的部署,戰鬥前派出先頭部隊到東石秘密發動群眾爭取配合,半夜過後,再兵分三路包抄襲擊陳軍。他率領一個連打中路,在東石圩附近首先打響戰鬥,黃梅興帶領戰士衝鋒陷陣,猛攻駐曾屋的敵團部。東西兩路的部隊同時衝殺,事先部署好的群眾開始點燃鞭炮、杉枝大造聲勢助威,頓時殺聲震天,敵人一時不知虛實,亂作一團,倉惶逃走。天亮前黃梅興又率三個連的兵力,把陳軍林虎、李易標兩個軍的殘餘一萬多人趕得丟盔棄甲,退出平遠縣境。
1925年10月上旬,國民革命軍進行第二次東征,黃梅興又轉戰興梅地區,在興寧合水戰鬥中再次立功,被提拔為第十四師四十團三營營長。
東征結束後,部隊駐防梅縣。這期間,黃梅興與家中的童養媳賴伴梅結婚。後不久又調回廣州,任黃埔軍校第六期的一個大隊長。
1926年7月,國民革命誓師北伐。黃梅興率部參加北伐,部隊到達江西樂化車站時,與軍閥孫傳芳部孟昭月的部隊作戰。黃梅興特別勇敢,在激戰中不幸負傷,送進後方醫院治療。傷癒後,黃梅興奉令招募新兵,任六團團長。
1927年春,黃梅興任學兵大隊長。同年冬,調任第四軍,暫編第二師副官長,兼汕頭達豪鹽場知事。1928年春辭職到南京,任蘇屬緝私內河遊巡隊長,旋調任第四軍教導第一師政治部主任。他到山東省境內後,又奉令調任總司令部徵募處第二區主任,駐蘇皖邊境徵募。隨後調任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第七期學生中隊長。1930年春,升為陸軍四十五師二六六團團長,駐紮蘇屬實應、淮陰、皖屬泗陽、宿遷一帶。9月,國民政府警衛團擴充成旅,黃梅興兼該旅第六團團長。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侵佔我東北三省。1932年1月28日,日軍又在上海閘北、吳淞等處發動進攻,駐守上海的十九路軍奮勇抵抗,淞滬抗戰正式揭開。2月14日,張治中率第五軍八十七、八十八師投入淞滬戰鬥。黃梅興當時是八十八師二六四旅五二八團團長,他率部與十九路軍等兄弟部隊並肩作戰,重創日軍。戰事結束後。黃梅興因作戰有功升為二六四旅旅長。
1937年7月7日,日本製造盧溝橋事變,發動了企圖滅亡中國的侵略戰爭。八一三上海事變,日軍又在上海挑釁,向中國軍隊開火,中國守軍張治中部八十七、八十八師奮起抗擊,淞滬抗戰爆發。戰爭中八十八師二六四旅少將旅長黃梅興身先士卒,親臨前線指揮作戰,廣大官兵同仇敵愾,鬥志昂揚,經過浴血奮戰,接連攻破了日軍十多個堡壘。14日下午6時,在進攻日軍的最後一個堡壘——愛國女子大學時,卻遭到日軍的猛烈攻擊,由於日軍炮火密集,加之從航空母艦起飛近百架飛機對我軍的轟炸,當黃梅興率領部隊衝到八字橋時,不幸中彈,壯烈殉國,他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犧牲時年僅4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