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將奪旗歷史上的第一人:南朝陳國大將蕭摩訶
★18歲初陣,「單騎出戰,軍中莫有當者。」
★摩訶獨騎大呼,直衝齊軍,齊軍披靡。
★摩訶飲訖,馳馬沖齊軍,胡挺身出陣前十餘步,彀弓未發,摩訶遙擲銑鋧,正中其額,應手而僕。齊軍「大力」十餘人出戰,摩訶又斬之,於是齊軍退走。
★與齊人大戰,摩訶率七騎先入,手奪齊軍大旗,齊眾大潰。
★時忻有精騎數千,摩訶領十二騎深入周軍,縱橫奮擊,斬獲甚眾。
對蕭摩訶的興趣首先來自史書這幾段令人難忘的剽悍之極的描寫。古代戰爭中,對勇將的最高要求就是能萬軍中斬將奪旗,即所謂「萬人敵」,兩晉南北朝時對勇將的最高評價就是「時之關張也」,蕭摩訶是其中最厲害也是最被人忽視的一個。
蕭摩訶,字元胤,蘭陵人。蘭陵蕭氏,原居今山東嶧縣(棗莊附近),西晉末年北方士族為避戰亂大舉南遷,山東蘭陵蕭氏也渡江徙居至江蘇常州附近蘭陵郡,即南蘭陵。蕭摩訶應算半個江蘇人。他的名字「摩訶」自佛經,梵語,意思是「大」。南北朝時不少人的名字與佛教有關,比如崔目連、王僧辯、杜僧明、 張僧繇等。
蘭陵蕭氏是著名大族,蕭摩訶的祖父、父親都在梁朝做過官,摩訶幼年喪父,被姑父蔡路養收養在南康,「稍長,果毅有勇力」。
卿驍勇有名,千聞不如一見
18歲時的一次戰役使蕭摩訶初戰成名。
梁大寶元年(550年)正月,侯景之亂震驚天下,陳霸先(陳高祖)起兵赴援京師北討侯景。兵至大庾嶺,反對討侯的原定州刺史蕭勃指派蔡路養率二萬人馬拒之,摩訶時年18歲(一說13歲),「單騎出戰,軍中莫有當者。」激戰中,陳軍主將杜僧明受傷落馬,陳霸先親自救了他並將自己的馬讓給他。史載「膽氣過人」的杜僧明上馬復戰,土豪出身的蔡路養遂大敗,脫身逃走。
潰敗中,蕭摩訶被陳霸先麾下名將侯安都收留,侯安都很欣賞這員小將的勇力,一直厚待他,從此摩訶就死心塌地跟著侯安都南征北討。
梁太平元年(556年)三月,北齊出兵10萬攻梁。六月,北齊軍潛至南京紫金山東北,梁主力軍佛曉出幕府山迎戰,侯安都率部襲擊北齊軍後路。戰前,侯安都對蕭摩訶來了句:「卿驍勇有名,千聞不如一見。」蕭摩訶回答:「今日令公見矣。」激戰中侯安都墜馬,被北齊軍包圍,蕭摩訶單騎大呼,直衝北齊軍,所向披靡,侯安都也因此倖免。在梁軍的猛烈攻勢下,北齊軍大敗,死傷不計其數。
陳霸先建國後,蕭摩訶積累戰功升為巴山太守,開始步入他戎馬一生的最輝煌時期。
陣斬敵軍精銳部隊
陳太建五年,蕭摩訶隨都督吳明徹渡江攻打北齊的秦郡。
北齊派遣大將尉破胡率十萬軍隊來援,這支部隊精英濟濟,前隊有號稱「蒼頭」、「犀角」、「大力」的八尺大漢,個個膂力絕倫,鋒芒畢露。另外,軍中有個西域的胡人,擅長弓箭,弦無虛發,是遠近聞名喪膽的神箭手。
戰前,吳明徹對蕭摩訶說:「你要是能殺了這個神箭手,敵軍就慌了。你有關、張之名,正好斬掉這個顏良。」蕭摩訶回答:「您告訴我他的長相就行了。」吳明徹立刻喊來認識這個胡人的投降士兵,瞭解到胡人的打扮「胡著絳衣,樺皮裝弓,兩端骨弭。」
大戰開始,吳明徹看到胡人在陣中,就斟了杯酒給蕭摩訶壯行。蕭摩訶一飲而盡,馳馬衝向齊軍,神箭手胡人挺身出陣十餘部,還沒來得及發箭,蕭摩訶先動手了!
蕭摩訶遠遠擲出了銑鋧(尺寸不長的鐵製小矛),正中胡人額頭,應手而倒。三國時典韋也有擲手戟殺敵的經歷,看來「遙擲」短兵器是古代戰場上猛將專用。
齊軍大驚,號稱「大力」的十餘人越眾出戰,又被蕭摩訶斬掉,於是齊軍大敗而逃。
中國古代歷史上,衝陣斬將的名將很多,名氣最大的是兩羽:關羽、項羽。但比之其他名將,蕭摩訶更擅長單騎斬將奪旗,只是名氣太小後世不熟悉罷了。
陳太建九年(577年)十月,陳宜帝陳頊命令吳明徹率軍繼續北伐,到了呂梁(今江蘇徐州東南),「蕭摩訶率7騎先入,手奪北齊軍大旗,北齊軍大潰。」蕭摩訶因功被授予持節、武毅將軍、譙州刺史。
國亡被擒
太建十三年(581年)二月,楊堅廢周立隋,是為隋文帝。雄才大略的隋文帝楊堅欲吞併江南,命賀若弼、韓擒虎鎮江北廣陵和廬江,預作滅陳準備。陳宣帝即委任驃騎大將軍蕭摩訶等御隋。隋軍水陸並進,逼近長江。
當時陳朝最後一個皇帝陳叔寶,外信任佞臣江總、孔范,內沉迷張、孔二美人,政治日益腐敗,強大的隋軍滅此朝食只是時間問題了。
589年正月,長江下遊賀若弼、韓擒虎、楊廣等諸路隋軍突破長江防線後,對建康已形成包圍。
陳叔寶素來不懂軍國大事,現在到了燃眉之急,只會「易喜為憂,晝夜啼泣。」蕭摩訶屢請出戰,都被拒絕。但猶豫了很久,陳叔寶終於下了決心,躍然出殿道:「兵久相持,未分勝負,朕已厭煩得很,可呼蕭郎出戰。」可惜,這時想起「蕭郎」也遲了。
摩訶聽宣進宮。叔寶忙說道:「公可為我決一勝負!」摩訶答道:「出兵打仗,無非為國為身,今日出戰,兼為妻子。」叔寶大喜,宣摩訶妻子入宮,先加封號,一面犒軍準備決戰。
再說下去就是件痛事了,摩訶前妻已歿,後娶的繼室卻是妙年,貌可傾城,當下艷妝入宮,拜謁叔寶。叔寶見色動心,又把那國家大事置諸度外,便令設宴相待,留住宮中。自與摩訶妻調情縱樂,作長夜歡。——亡國在目,還要淫縱,叔寶無心肝;丈夫浴血在外,老婆與人苟合,這女人也無廉恥。
蕭摩訶與魯廣達,任忠,樊毅,孔范等陳朝將領,斷斷續續擺下了二十里陣營。隋將賀若弼驅軍大進,陳將孔范率先逃跑,全軍皆潰,其他部隊也被牽動,這時的蕭摩訶年力又衰(已是近六旬之人),比不得年少時驍勇,一時衝突不出,竟被隋將員明擒去,送至賀若弼前。
賀若弼命推出斬首,摩訶面不改色,反令若弼稱奇,乃釋縛不殺,留居營中。
蕭摩訶遭擒,台城內風聲驟緊,文武百官,一哄而散。再往後就是大家都熟悉的陳後主「胭脂井」的故事了。
建康淪陷後,後主被賀若弼置於德教殿,有兵衛看守,摩訶向賀若弼請求:「今為囚虜,命在斯須,願得一見舊主,死無所恨。」賀若弼哀而許之。摩訶入見後主,俯伏號泣,仍於舊廚取食而進之,辭訣而出,守衛者皆不能仰視。隋文帝知道後,感歎道:「壯士也,此亦人之所難。」
摩訶之死
將軍死於兵戈中才是正途,打了一輩子仗的蕭摩訶終於沒死在床簀上。
陳亡後,隋文帝授蕭摩訶開府儀同三司。不久,隨漢王楊諒至并州。隋仁壽四年(604年),蕭摩訶隨漢王楊諒起兵反對其兄楊廣稱帝。八月,蕭摩訶在於清源(今山西省清徐)敗於隋名將楊素,被俘後被殺,時年七十三歲。
蕭摩訶既已降隋為何又反?我分析原因有二。直接原因是《隋書》記載的:(摩訶)子世略在江南作亂,摩訶當從坐。上(隋文帝)曰:「世略年未二十,亦何能為!以其名將之子,為人逼耳。」因赦摩訶。雖然赦了,但總是個疙瘩。何況楊廣殺父楊堅自立,楊堅兒子楊諒固然反得有理,摩訶也不為無因;其二,蕭摩訶一生功績盡出於陳,陳朝歷代皇帝均待之不薄(後主雖私通其妻,總的來說還是器重於他的),一個幾乎一生盡忠於一朝的老將軍,晚年身處敵國難免「鬱鬱思亂」,這也是人之常情。只是,說句刻薄的話——死遲了。既有今日之反,何必當初之降?
陳書點評道:「蕭摩訶氣冠三軍,當時良將,雖無智略,亦一代匹夫之勇矣;然口訥心勁,恂恂李廣之徒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