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失落的帕爾米拉古城 | 陽光歷史

 

A-A+

[圖文]失落的帕爾米拉古城

2015年11月24日 考古發現-長篇 暫無評論 閱讀 116 次


  在阿拉伯大漠深處,曾有一座宏偉的古城,它有著金碧輝煌的宮殿,堪與雅典宙斯神廟媲美的宏大神廟,長達1.6公里穿城而過的繁華「步行街」以及眾多齊整、奢華的民居。在漫漫荒漠中遺世獨立,金光璀璨。然而,在公元3世紀,它突然湮沒於歷史的深處,從此寂滅無聞,這裡到底發生了什麼?

  誰建造了300個靈位的墓室

  18世紀以來,德、法等國的考古隊先後來到敘利亞中部的這塊遺址上進行發掘。等到挖出通向墓穴的台階後,圍觀的人群也越來越多。墓室的大門露出來了。調查隊每掘進一段,便清理一次,然後拍照。原來這地下墳墓很大,沿墓壁分幾層排列著方形塔體室,彷彿一間間上屋。考古隊員對墳墓中的遺骨進行了仔細研究,發現其中有的遺骨已是兩千年前帕爾米拉人的遺骨,他們身上纏著來自中國的絹絲。陪葬品裡還有玻璃製品、陶器、油燈等。

  塔形的墓室大大小小,星星點點地分散在沙漠中,並一直延伸到地下,十分壯觀。這些墓室建於公元103年,在今天只需花75敘利亞鎊(1美元約能換51鎊)便能參觀其中最高的一個四層塔型墓室和一個合葬用的地下墓室。

  在墓室的門口上方,一般都有座浮雕,其底層大廳天花板一周的浮雕裝飾跟今天高級賓館大廳的裝飾異曲同工。牆面上還有許多用來插入棺材的帶檔條的凹槽,大小各一,層數不等。從這些層數可以算出能放入棺材的個數。接近地面的空間比較寬敞,單是一豎排就可以放下十口大棺材。這一般是設計者留給自己家人的。而較小的棺位則賣給他人用,有點像如今一些殯儀館和寺廟出租骨灰龕。這樣算來,一個墓塔大概可以開發200多個靈位,最多能達到350個。

  可在公元一世紀,正是土葬盛行的時候,怎麼會有如此「前衛」的塔葬藝術?這不得不令人佩服中東人的智慧。他們在那時已放棄土葬,開始選用塔葬。他們認為在喪葬方式中有較明顯的等級制,最高級的就是塔葬,而這種葬法是極少數人才能享用的。塔葬是將屍體用鹽水抹擦、風乾以後,塗上香料等貴重藥物,保留下來,話在靈塔之內。

  塔葬也是分級別的。在城西北小山下的陵墓就分地面、地下兩種。地面的建成多層塔式,外部加以雕刻、彩繪,每座屬一個家庭或家族所有,其成員死後都葬在同一塔座的不同墓穴裡。地下陵墓類似宮殿,顯系王族所有,從巧奪天工的雕刻到包羅萬象的殉葬品,不難看出死者在世時的窮奢極侈。

  如今,在敘利亞最大的歷史博物館——大馬士革博物館(Damascus Museum)內,一些地下墓室已被完整重建。墓室內擺設的死者半身塑像也分別在世界幾個大型博物館內展出。在這些墓室中發現的帕爾米拉的文物還包括古羅馬和希臘的神像、鑿花拱門頂石和歷代碑碣、木乃伊棺柩和金銀首飾等。尤其是古帕爾米拉人生活的復原模型,如遊牧民的帳篷、駱駝皮毛等都可看到。

  比宙斯神廟還要氣派

  考古隊員發現,在墓室南邊一處廢墟上,散佈有大量斷柱殘梁的庭院、祭壇、通向祭壇的通道、僅存的兩處廊柱以及兩個頂板雕刻著複雜圖案的黑色大理石的小殿。調查者根據史料推斷,這就是公元45年,羅馬皇帝下令修建的貝爾(Bel)神廟遺址。

  雖然處於羅馬帝國的統治之下,帕爾米拉卻深受寵愛,並迅速成長為一座宏偉的城市。當時,在位的提比略皇帝(Tiberio)下令修建了這座神廟,送給帕爾米拉人民,以獎勵他們的擁戴和忠誠。神廟建造前後用了8年時間,其宏偉程度可媲美宙斯神廟。3座殿堂呈「U」型分佈,圍成一座廣場。神廟正面有扶牆柱,長方形窗戶上方有三角形裝飾,15米高的圓柱環繞在神殿四周。

  那些龐大的地下墓室就是在同一時期修建的,他們聚集在古城西部,當作是帕爾米拉人自己的公墓。

  環顧四周,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散落在城市中心的那些斑駁的柱廊,在荒涼的沙漠中十分醒目。這些高大的石柱綿延1600多米,或倒或殘,完好矗立的早已不多。這裡顯然是帕爾米拉古城頗具特色之處,他們似乎無聲地訴說著古城曾經多麼輝煌。它建於公元 2 世紀哈德良皇帝統治時期,皆為石方鋪面。

  在行人道上立起一條柱廊有什麼特殊用途呢?原來是特意設計出來為了保護行人免受日曬之苦,這種人道主義的關懷在公元二世紀和三世紀的帕爾米拉就得到了體現。

  2000年來,帕爾米拉遭受了不少的天災人禍,戰亂頻繁,這些高大的拱門卻始終屹立不倒,被稱為帕爾米拉的象徵。在公元一、二世紀中,這座希臘羅馬城市向貝爾神廟的西北方進行擴張,建立了最具希臘風格的民居和公共建築,如城市中心廣場、相當於阿波羅神的納布神的神廟、劇院、元老院和巴爾薩敏神殿。這些建築零星地散落在長達四米的大街的兩側。

  絲路上的獨特位置

  如此輝煌的傑作,沒有厚實的「家底」是很難實現的。帕爾米拉自身所處的戰略位置,在他成長的最初,也委實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公元前1世紀時,雖然處於羅馬帝國的統治下,帕爾米拉已擁有高度的自治權,具有國家職能。帕爾米拉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它位於敘利亞中部的一個沙漠綠洲上,是中國古絲綢之路的東西商路要道,因為它恰好是商隊耗盡其存水所能達到的最遠路途的中點。畢竟,路上攜帶的水和食物有限,帕爾米拉清澈的泉水正好「雪中送炭」。沒想到,這一戰略位置讓帕爾米拉享盡了甜頭。中國的絲綢、服飾和阿拉伯的香料從這運往西方,西方的玻璃器皿、紫荊也由這運往東方。這些往來的商隊成了帕爾米拉最早的旅人。這些商隊來自各地,有大馬士革,黎巴嫩,甚至是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帕爾米拉成了一個古代「國際貿易」的中轉站。

  佔盡了天時、地利,帕爾米拉人自己也足夠聰明,他們瞅準時機,廣泛聚集各種名貴的東西,如印度香料、中亞寶石、波斯錦緞和象牙以及中國的絲綢等。而且,帕爾米拉不滿足於僅僅充當商品中轉站的角色,他們積極參與經商。很快,帕爾米拉的商隊就涉足羅馬、波斯和阿拉伯沿岸,甚至還將商業據點設到西班牙去。它還實行固定稅率,過境商隊均須按章納稅。隨著收稅和參加貿易,城邦日漸富裕,有了餘力建設城市。到公元二世紀時,這個沙漠裡的城市已成為近東最富庶的城市之一。

  通過資本的原始積累,帕爾米拉獲得了底氣和元氣,從而得到了各大強國的特殊保護。

  由於其重要的戰略位置,各國都覬覦著這個邊境城市,帕爾米拉人在羅馬帝國、帕提亞帝國、波斯薩珊尼王朝間周旋,並和他們都保持了良好的關係。因此,即使在各國處於敵對狀態時,這裡也依舊貨物流通,商旅不斷。

  敘利亞的「艷後」

  顯然,到了公元2、3世紀,帕爾米拉已是一座功能齊全、一派祥和的大「都市」。可這樣一個繁華古城,怎麼會突然間灰飛煙滅,變身一片荒涼?那些殘存的石柱究竟經歷了怎樣的劫難?歷史追蹤到了帕爾米拉的女王——塞諾比亞女王手中。

  據史料記載,這位堪稱敘利亞「埃及妖後」的女王美麗聰慧,姿色亦是美貌絕倫。她本為帕爾米拉國王伍得奈斯(Udhaynah,羅馬人稱Odaenathus)之妻,時局的混亂讓她得以充分展現了自己的政治才能。公元260年,波斯王出兵打敗羅馬軍隊。帕爾米拉的統治者烏辛納趁機從羅馬的統治下獨立出來自封為王,並斥巨資和人力在帕爾米拉修建了富麗堂皇的宮殿。好景不長,不久烏辛納就遭人暗殺。

  於是,公元267年,塞諾比亞王后繼承了丈夫遺志,她驍勇善戰,很快就控制了整個敘利亞,並把勢力擴張到小亞細亞和尼羅河流域,咄咄逼人,儼然中東霸主。這時的帕爾米拉也被她帶入了史無前例的鼎盛時段。269年,帕爾米拉在女王的統治下宣佈脫離羅馬帝國而獨立。

  塞諾比亞女王不僅精於軍事,在文化藝術上也有很大貢獻,她下令修建許多建築和服飾華美的當代人的雕像。在塞諾比亞時代,其版圖擴張到埃及和安納托利亞,在268至271的短短四年中,帕爾米拉人統轄著廣大的領地,自幼發拉底河至安提利巴諾山,從阿那托尼亞的陶爾山直到上埃及的阿斯旺。

  然而,公元271年,帕爾米拉遭到了強大的羅馬軍隊的鎮壓。女王拒絕羅馬皇帝奧勒利安的勸降,親率少數護衛突圍以向波斯皇帝求援,當抵達幼發拉底河岸時,被追兵捕獲。兩年後,帕爾米拉被羅馬人攻陷,城市被洗劫一空。最後羅馬人放火燒掉了這座宏偉壯觀的城市,只剩下那些屹立不倒的殘骸。

  至於女王,對於她的下場一直有兩個版本:較為悲壯的說法是她戰死沙場,另一較具浪漫色彩的說法是她被奧勒利安所俘虜並被放逐到提沃利山谷度過餘生。


新探索QUO專稿時光網(www.timetw.com)請勿轉載!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