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考古學家在重慶主城發現近千「崖穴居」 | 陽光歷史

 

A-A+

[圖文]考古學家在重慶主城發現近千「崖穴居」

2015年10月13日 考古發現-長篇 暫無評論 閱讀 149 次

考古學家在重慶主城發現近千「崖穴居」(組圖)


渝北區麻柳沱鎮御臨河一帶,眾多的穴居洞穴建築在崖壁之上 記者劉自強攝



考古學家在重慶主城發現近千「崖穴居」(組圖)


 「房間」中有一近20平方米的石坑



考古學家在重慶主城發現近千「崖穴居」(組圖)


在穴居洞穴的洞口上方還殘留著遮雨的瓦片痕跡

12月2日,市考古專家劉春鴻一行爬上渝北區麻柳沱鎮御臨河附近崖壁上的「山洞」,一邊觀察一邊暗暗驚歎。經初步考察證實,這一代近千個類似的山洞正是清代居民用於避難的「崖穴居」。專家稱:「這片崖穴居規模遠大於化龍橋虎頭巖,對研究清朝軍事和社會關係有很大幫助。」當天,本報記者進行獨家隨行採訪。


崖穴居·考察



路口被雜草淹沒



這一大片崖穴居主要聚集在麻柳沱鎮民主村御臨河沿岸。在村裡一個叫龍門寺的地方,從遠處能看到山崖上密密麻麻佈滿洞穴,小的直徑約1.5米,大的寬三四米,每個洞口形狀規則,四四方方。最高的洞離地面有三四十米,洞口下的小路已被雜草埋沒。



「一個月前我們考察化龍橋虎頭巖的時候,就有麻柳沱鎮的居民告訴我們這裡有許多類似的洞。當地一59歲居民曾在裡面住過,據說還有現成的石灶。」劉春鴻告訴記者:「重慶關於崖穴居的歷史紀錄很少,所以我們覺得應該來看一看。」



12月2日上午,劈開山裡多刺的植物,記者跟隨考古專家爬上高四五米的陡坡,進入離地面最近的一個洞穴。洞門高約1.6米,剛能容下一個人進出。然而進去後豁然開朗,裡面有一個約四十平方米大小的空間。



崖穴居·探秘



穴居內配有排水設施


「裡面是一室一廳的佈局,頂部不太規則,高的地方有2米,矮的1.6米左右,但比較平整,看得出是修整過的。」跟隨劉春鴻的指點,我們仔細觀察整個石洞,洞口處左右兩側分別有兩道凹槽,中間的頂部還有一個小槽,根據已發現崖穴居的構造不難看出,這是用來裝門的,小槽可以用來插門閂。



靠門的位置有一條小溝,一直延伸到門外。劉春鴻介紹說,雨水滲進屋後,就能順著這條排水溝流出去了。



專家說,當時通常是三四口人住一個崖穴居,這樣的佈局很合理。



穴內還有「躍層」結構



在洞穴中間,我們發現一個正方形的深坑,近4米寬,深3米,裡面的一側佈滿青苔,而坑的內側還有人工開鑿的小槽。



據劉春鴻推測,這個大坑有兩種可能,一是用來儲存糧食。他說,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在槽內插上木棍,鋪上地板,人可以分兩層睡在裡面。



在我們考察的洞穴旁邊還有一個洞口,其頂部鋪著十多塊小青瓦,很像屋簷。牆壁上刻著「陳興文、陳興武」,劉春鴻介紹說,從字跡的深淺和刻法來看是清代所刻,應該是當時崖穴居裡住的戶主名字。



目前能進的洞就只有這一處,要考察另外的洞需借助攀巖工具。



崖穴居·背景



清代「躲戰亂」所建為目前規模最大



根據有關資料記載,清代渝北麻柳沱鎮一帶是一個山寨,嘉慶年間白蓮教盛行,清朝政府為了防止農民起義,便愚弄老百姓鑿洞「避匪防亂」;咸豐年間,太平天國石達開率軍經過此地,政府再次鼓動民眾到山洞居住。民國時也有人住在裡面躲避匪患,囤積糧食。他們認為住在裡面易守難攻,很安全。



專家稱,崖穴居在湘西、鄂西、渝西南都有,但如此密集的崖穴居還是第一次看到,可以肯定為重慶規模最大的一處。當時的居民在開鑿這些巖洞時,要先鑿出幾個小凹槽,在槽裡插進木方,上面鋪木板製成簡易「腳手架」。工人站在上面開鑿,一個洞穴要耗費2個月。再用樹籐、麻繩編成軟梯進出。越是有錢的人就住得越高,因為修建的費用更高,也更能起到防禦作用。



麻柳沱鎮鎮長孔祥明表示,鎮上還沒有對這些洞穴的文字記錄,也尚未進行調查,但將會對它們採取保護措施。



記者 紀文伶 實習生 周璨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