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福建省閩侯縣驚現紅紋石碑 碑身會流出「血液」
福建省閩侯縣青圃村是一個很龐大的村落,村裡頭有一座巨大的石碑,關於它卻一直有著許多的傳說:它的底座上密密麻麻地佈滿了暗紅色的奇怪花紋,而碑身上卻幾乎沒有;碑身上千瘡百孔,原來是因為傳說石粉能治腸胃不適,所以很多人都拿刀去刮;而最神奇的是村民們傳說,每隔一段時間,碑身上就會流出一種紅色的液體。《走近科學》記者同社會學教授、地質專家展開調查。
主持人: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今天的《走近科學》。想當年漢武帝時曾經派出一位赫赫有名的將軍,叫做貳師將軍李廣利。李廣利率領了大軍遠征西域的目的是什麼呢?就是為的求到一種神駿一種神馬,這個馬叫什麼呢大家也都知道,那就是汗血寶馬,汗血寶馬被人稱之為是神駿,讓漢武帝不惜重金,不惜民力不惜讓上萬的士兵命喪黃泉要得到這種馬,可見這種馬極其稀有極其珍貴。它不僅僅是跑得快,而且最大的特點是奔跑一段時間之後,渾身會流淌出來殷紅如血一般的汗水,因此得名汗血寶馬。後來有人考證說,所謂的汗血寶馬它就是應該在現今土庫曼斯坦出產的一種名馬,叫做阿哈爾捷金馬,到底是不是那回事?我們也不是很清楚,而且就對於汗血寶馬為什麼會得汗血這個稱呼,為什麼會流血這個事情現在也沒有一個定論。不過不管怎麼說,我們今天講的故事多多少少跟這件事有點關係,這個關係是在哪裡呢?最近在福建閩侯縣的很多地方都紛紛傳聞,當地有一座大石碑,這個石碑呢它會流出像鮮血一樣殷紅的液體。
閩侯縣青圃村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村落,村裡房屋高低錯落,常住人口達到一萬五千多人。經過一番打聽,記者來到了村頭的一座道觀,傳說中的那座石碑就建於這座靈濟宮中。從外表看,這座石碑非常高大,據介紹它已經有了數百年的歷史,碑身上的花紋雕刻已經有些模糊。不過,記者仔細查看後卻並沒有發現什麼異常之處,那麼關於石碑的傳說究竟從何而來呢?
事情發生在2006年初的一個潮濕的夜晚,幾個正在靈濟宮中納涼的村民,突然發現石碑上似乎有些異樣,藉著朦朦朧朧的月光,村民們看到了非常奇怪的一幕:石碑上,正自上而下地流淌著幾行紅色的液體。
靈濟宮管理委員會林香江:是帶有紅色的液體,我們當地人就叫它流血,這個不多見,這個很少見。
在場的所有人都連連稱奇,不過,當地上百年來卻一直都流傳著相關的傳說。
靈濟宮管理委員會林香江:有時候十多年,有時候幾十年,從老人一代一代傳下來都有這個現象。
但能否親眼看見那種奇怪的現象,則可遇不可求。正如我們在現場看到的一樣,石碑上並沒有異常。不過記者很快就發現,這塊碑上的確有一個奇怪的地方:在碑的底座上,竟然佈滿了紅色的花紋,密密麻麻如同蜘蛛網一般交集在一塊,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靈濟宮管理委員會林香江:打一個比方,我說我們老百姓到店舖裡面去買玉鐲,玉鐲白玉無暇,經過幾十年,這個人活了幾十年死掉,埋到棺材裡面,後來又把它揀出來,再戴到手上,經過兩三百年,這個玉鐲就佈滿血絲。為什麼這樣講呢,這個玉鐲戴到手上,我們的血被它吸進去,變成有血筋。
當地村民認為,石碑上紅色花紋的形成也是同樣的道理:由於當地非常炎熱,而石碑本身比較光滑冰涼,因此村裡的許多小孩經常爬上石碑玩耍納涼。
靈濟宮管理委員會林香江:有手和腳觸摸到的地方,你們看看都佈滿血筋,經過幾百年,天長日久,我們的血氣被它吸進去。
儘管記者對這個說法非常懷疑,但是紅色的花紋和傳聞中石碑會流淌的紅色液體又會有什麼聯繫呢?與許多碑體一樣,這座石碑是由一隻巨大的石雕動物贔屭馱附的,而那種奇怪的紅紋則大量集中在它的身上。更奇特的是,它的身上到處都是大小不一的坑洞,頭部和眼睛也已經被人挖去。而這些坑洞有新有舊,有一些甚至明顯有著刀刻和劇割的痕跡。那麼又是誰要這麼對待它呢?
原來當地還有個傳說,石碑上刮下的石粉能夠治病。如果飼養的家禽不吃食物,只要從碑身上刮下一些石粉拌在飼料中,很快它們就會恢復正常。時至今天,村裡的小孩如果患上了拉肚子等毛病,他們的父母往往都會將刮下的石粉給自己的孩子服用。
靈濟宮管理委員會林香江:把這個粉末刮一點,放在碗裡邊,開水沖一下,給孩子餵進去,起到壓驚作用,還有降溫。
主持人:前面我們已經看到了,這個石碑確實是非常奇特,首先就是全身佈滿了暗紅色的斑紋,看起來就像金絲銀絡的紋理一樣,而且這個身上它刮下來的石粉,還能夠給人用做治病,問題就在於當地人把這件事情傳得有點邪乎,非說它是什麼神靈顯聖然後吸食人血古靈精怪的,但是我們誰都知道這種說法它肯定是占不住腳的。不過呢我們也在思索一個問題,為什麼這兩種獨特的現象會集中在這一塊碑的身上?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又在思考什麼呢?那就是你必須要想瞭解它的話,就要找到這塊碑的根源。那麼我們說啊,在這塊碑立在當地的年間呢,應該那個時候幾百年前福建還是相對閉塞的一個省份,而且國家也沒有什麼大的機構設立在這個地方,為什麼在這偏偏會有這麼大的一塊碑呢?看來要想瞭解這一切,必須從歷史當中尋找線索。
根據工作人員介紹,整座碑亭佔地面積一共是八十一個平方米,而碑身的位置恰好分佈在中間。石碑的外圍是一個完全木製結構的碑亭,它竟然沒有採用一根鐵釘,而最讓記者吃驚的是:這座碑亭的頂上竟然採用了二重簷的結構。在我國古代,一般只有皇家的殿堂和園林才能採用這種獨特的建築結構,明朝紫禁城中的大部分宮殿建築正是如此。那麼,與京師千里之遙的福建小山村中,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皇家建築形式呢?福州大學的甘滿堂教授為此曾多次來到靈濟宮進行走訪考察。
福州大學社會系副主任甘滿堂:這個亭子是明代保留下來的,據說當時在文物鑒定的時候請來北方的文物專家,說這個亭子具有遼金風格。一般來說,二重簷是表示一種皇家建築,民間是一般不能私用的。
甘滿堂發現,除了民間罕見的二重簷結構外,碑身上模糊的碑文同樣也存在著一些秘密。經過仔細地辨認,記者發現這樣一個字眼:「朕」,而在整篇碑文中,重複出現了四次。儘管事隔數百年,但碑身上的一段文字仍然清晰可辨:衛朕之功,施以靈符,天醫妙藥,有起死回生之功。這塊傳說中能治病的石碑,究竟隱藏著一段什麼樣故事呢?
靈濟宮管理委員會林香江:公元1417年,明朝永樂皇帝北征的時候背上長了個毒瘡,在宮廷裡面御醫,束手無策。貼出去皇榜,召醫。
皇榜昭示天下後,民間眾多醫師躍躍欲試,傳說最後是福建閩候的一名醫生用了當地的一種草藥,將永樂皇帝的背瘡治好。
福州大學社會系副主任甘滿堂:永樂皇帝因此很感激,就下召重建靈濟宮,並且把重建廟的原由,把它刻寫在這個石碑上,那麼石碑之外,石碑之上再建一個碑亭。
儘管碑文記載了這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但我們的疑問並沒有消除:圍繞它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的奇怪傳說呢?聲稱曾目睹過奇怪現象的並不僅僅只有一兩個人,但為什麼記者已經反覆來了數次,卻從沒有見到過呢?而對福建各地都非常熟悉的甘滿堂,對靈濟宮石碑上密佈的紅色花紋同樣也是疑惑不解。
福州大學社會系副主任甘滿堂:我到過福建很多地方,去過無數的廟宇,像閩侯靈濟宮這樣的一個石碑,是很少見的。
有人甚至傳聞,這塊碑很可能是由類似雞血石般的岩石打造的。為了弄清事實的真相,記者找到了福建省地質測試研究中心的梁詩經研究員。在仔細勘察之後,他認為這塊石碑的材質很可能就是普通的石灰岩。
福建省地質研究所研究員梁詩經:我就判斷它可能是石灰岩,所以後面我才開始找它,尋找它這裡邊石灰岩的結構跟構造,因為每一個岩石都有它具體的結構跟構造,這是我們搞地質,我們需要判別的。
石灰岩是地殼中分佈最廣的礦產之一,它主要是在海洋中沉積而成。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梁詩經將碑身的一些粉末帶回了實驗室。而當他往取回的粉末中加了少量鹽酸之後,容器中立刻產生了許多的氣泡。
福建省地質研究所研究員梁詩經:石灰岩的特徵,它的化學成份就是碳酸鈣,然後加鹽酸,它就跟鹽酸起作用,一邊就形成了二氧化碳,一邊就形成氧化鈣,是這樣子的。通過起泡,我們就可以判斷它是碳酸鈣的巖性。
雖然在我國石灰岩比較常見,但常年都在各地野外考察的梁詩經,卻認為這塊石碑不可能出自福建本地。
福建省地質研究所研究員梁詩經:我們福建這個石灰岩分佈面積不大,另外我們石灰岩的成份渣子比較多,沒有這麼純,顏色也比較發暗,像這麼純的岩石,我們福建比較少見,基本上可以說沒看到,我跑了這麼長時間沒看到。
而甘滿堂在查閱了大量資料後,也證實了這個說法。
福州大學社會系副主任甘滿堂:福州也有一個章回體小說叫做《閩都筆記》,其中有兩章對這個閩侯靈濟宮的御碑建造過程也有過記載,那麼這塊碑是從南京運過來的。
主持人:其實懂點明史的人都知道,那麼明朝兩個都城。在朱元璋那一代還有建文帝朱允炆的時代,它都是在南京,而到了明成祖朱棣,也就是永樂十九年之後,朱棣特意在北京把北京改成了當時大明朝的國都所在地,而靈濟宮當中的這塊碑,是什麼時候立起來的呢?是永樂十七年。也就是說如果講那個時候,從當時的國都南京運點什麼東西到福建去,是絕對可能的。另外我們說雞血石這個說法,似乎也站不住腳,那麼雞血石喜歡名石的朋友都知道,中國最著名的就是昌化雞血,再有呢就是內蒙古的巴林石當中也有雞血石的產生,但是一般沒有特別大的,都是作為我們家裡的擺設啊作為印章所使用的,如果這麼大一塊碑,它是雞血石的話它得多值錢哪。因此呢我們在查閱史書又會發現,說當時這塊碑立在這的時候是潔白如玉呀,可偏偏過了幾百年之後它身上就會佈滿了這種暗紅色的斑紋,這到底該怎麼解釋?另外還有一個事情就是村民用它的石粉來治病,它真的有如此強的療效嗎?
儘管在初次見到石碑時,梁詩經也曾對石碑被破壞的程度大為吃驚,但當得知村民用刮下的石粉來治療家禽和小孩厭食時,他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福建省地質研究所研究員梁詩經:它成份是碳酸鈣,因為它在海裡邊沉積,同時海裡邊當時也生活了很多海生動物,這些動物你看比如說我們中藥有一種牡蠣,牡蠣殼來下中藥,作為治高血壓的一味藥,同樣牡蠣殼它的成份也是碳酸鈣,就是說石灰岩本身可能有一定的鎮定作用。
李時珍也曾在《本草綱目》中提到過古人將石灰岩粉末服食以助消化的例子。
福州大學社會系副主任甘滿堂:這樣的話,就使得一些偶然間因為,喝了這個石碑的粉末拌合的水,治好了病,他就會誇張,實際上是一種心理上的效果而已。
記者在現場發現,雖然整塊碑的材質相同,但是紅色紋路的分佈很明顯有一個分割線,碑座上密密麻麻佈滿了紅色的花紋,而碑身上僅僅只在人夠得著的地方有一些痕跡,這又能說明什麼問題呢?
就當調查似乎無法再繼續時,記者忽然想起了發生在山東曲阜的一件事:在山東曲阜的孔林中,有一塊清朝時建立的石碑,每年到了九月份祭祀孔子的時候,這塊碑上就會像流眼淚一般不斷滲出水珠,因此當地人稱之為「流淚碑」,而總共有3000多塊碑刻的孔林中,也僅僅有這麼一塊才會出現這種奇怪現象。最後經過調查後才得知,這塊碑的材質為石灰岩,由於它本身具有很強的吸水性,加上遊人出於好奇反覆用手撫摩,從而在碑身表面逐漸形成了一層油膜,而每年八九月份時曲阜的空氣最為潮濕,當濕度達到凝結程度時,由於這層油膜的隔斷,所以水分不能滲透到石碑當中,因此在石碑表面才會形成了大量的水珠。
那麼,同樣是石灰岩材質的靈濟宮石碑,為什麼傳聞流出的卻是紅色的液體呢?經過詢問記者瞭解到,它出現這種現象的時間同樣很有規律。
靈濟宮管理委員會林香江:就是梅雨季節,乾燥的季節都沒有,三月四月五月份的時候,下久雨,突然間天氣今天出太陽了,到中午的時候,又打雷、閃電,天氣烏雲密佈,好像快下雨的時候,天氣變得非常惡劣的時候,它背上流出來不是水,這個起變化,就有紅色的液體好像血一樣。
福建地處東南沿海,海洋性氣候非常明顯,終年溫暖濕潤,而每年的三、四月份又是一年當中最為潮濕的梅雨時節,大雨經常能持續不斷地下滿兩個月。但如果僅僅是這個原因,那麼它應該和山東的「流淚碑」一樣,流淌出的是透明的水珠,為什麼村民們看到的卻是紅色的液體呢?就在這時,福建省地質測試研究中心再次傳來了新的化驗報告。
福建省地質研究所研究員梁詩經:根據我們以前工作的化驗的情況,我們判斷這樣的地質現象,這樣的岩石結構構造,我們判斷這裡面有氧化鐵存在。
專家分析,由於年代久遠,再加上石灰岩比較容易受風霜腐蝕,因此這塊石碑已經風化得非常嚴重,有些地方甚至已經產生了許多肉眼看不到的裂紋。而由於當地氣候潮濕,因此當空氣中聚集的水蒸氣滲透到裂紋中,與石碑裡含有的鐵元素發生氧化作用,從而形成了密佈於碑身底座的紅色花紋。
福建省地質研究所研究員梁詩經:民眾手在身上摸,摸了以後,它就變得特別光滑,特別顯,這個裂紋就特別顯,肌理特別顯,所以看起來就像血脈。到外面看那個龜身上,上面那部分看不明顯,一點都不明顯,龜背和龜的下部磨得很光滑的地方那就特別顯。如果不是很光滑,你也看不出來。
但村民們口口相傳看見的石碑會流出的紅色液體又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它們只發生在非常潮濕的梅雨季節呢?
福建省地質研究所研究員梁詩經:到夜裡邊的時候,因為周圍的氣溫,空氣裡面的氣溫就下降了,那岩石同樣在下降。下降的過程中這時候它本身變成一種冷的物體了,這時候,空氣水蒸氣相對來說就會在裡面凝聚在上頭,就像我們倒了一杯冰水在玻璃杯上,玻璃杯過一陣子杯壁外沿它就會凝聚很多水珠,逐漸凝聚多了就往下流變成水流那樣子,道理是一模一樣的。
福州大學社會系副主任甘滿堂:烏龜身上有很多紅色的條紋,所以倒映過去看起來好像是石碑身上滲出來的水,是一種紅顏色的水,所以他們被神話成是一種血水。
主持人:我們現在仔細想想其實這個現象,我們把這石碑想成夏天剛從冰箱裡拿出來的一瓶冰啤酒,這麼一想你是不是覺得,有點意思了。您把那冰啤酒往桌上一擱,只要那天潮氣比較大甚至不用潮氣比較大,您呆一會一看,這冰啤酒跟哭了一樣,跟出汗一樣,這啤酒瓶上全掛滿了水珠,其實呢也就是這個石碑流水的一些原因了。那麼有人說,那它為什麼會流紅顏色的水呢?您想啊您看那啤酒瓶綠的它流出來水什麼色的?您看它是不是綠眼淚呢?跟這個一樣,因為本底它就是暗紅色的,所以流出來呢你就感覺它就是暗紅色的,再有多多少少可能會帶有一些氧化鐵的一些成分,因此看起來顏色就更加紅了。另外還有一點就是,在所有人都共同討論這件事情的時候,可能就給些人不少的心理暗示,看到這個情景的時候他會說越來越紅、越來越紅,的確如此,這種因素我們也不能排除。不管怎麼說吧,這件事情終於得到了一個圓滿的解釋了,而且我估計其實這種現象恐怕不止這一個地方有,只不過大家沒有留心而已。再提醒大家一下,其實生活當中很多現象,我們都是可以用科學的觀點和方法去解釋它的,關鍵看您在解釋這個問題的時候您是站在一個什麼樣的角度之上的。好,感謝大家收看今天的《走近科學》,下期我們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