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遼寧發現罕見珍貴化石:會飛的蜥蜴 | 陽光歷史

 

A-A+

[圖文]遼寧發現罕見珍貴化石:會飛的蜥蜴

2016年05月31日 考古發現-短篇 暫無評論 閱讀 146 次

遼寧發現罕見珍貴化石:會飛的蜥蜴(圖)


  20日,記者從瀋陽師範大學瞭解到,近年來在世界上引起巨大關注的遼西熱河生物群又有了新的重大發現,專家發現了一種古老的滑翔蜥蜴化石。同時證明了遼西地區在白堊紀早期可能與我國南方和東南亞一帶氣候環境較為相似,屬於熱帶叢林性區域;同時也表明瀋陽師範大學古生物研究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1.3億年前蜥蜴會滑翔 命名為趙氏翔龍


這種生活在距今約1.3億年前的叢林中的蜥蜴應該具有很強的適應能力,既能在樹林中攀爬,也能在空中滑翔飛行。此化石是蜥蜴長達兩億多年的演化歷史中唯一能滑翔的化石物種。這種古老的滑翔蜥蜴被命名為趙氏翔龍(Xianglong zhaoi),以感謝瀋陽師範大學校長趙大宇教授對推動該校古生物研究做出的巨大努力和貢獻。


據專家介紹,滑翔是一種非常經濟的運動方式,常常被認為是飛行的雛形。在脊椎動物當中,有許多類群演化出了滑翔能力,比如哺乳動物當中的鼯鼠和兩棲動物當中的一種樹蛙。這些滑翔動物的飛行器官形態多樣,比如飛蛙是用腳趾間擴大的蹼來滑翔,鼯鼠是用連接在前後肢之間的身體兩側皮膚擴展成翼狀的薄膜來在空中滑翔。發現於熱河生物群中的趙氏翔龍與生活在東南亞和我國南方的飛蜥非常相似,其翼膜是由身體兩側加長的肋條支撐形成的。非常有趣的是,這種結構在生活於兩億多年前北美和歐洲大地上的一類蜥蜴遠祖的身體上也出現過。在相隔如此久遠的不同類群中反覆出現同樣的飛行結構引起了學者的極大興趣。瀋陽師範大學的學者們將其稱之為一種非常奇異的趨同演化現象。趨同演化是指不同起源的生物為了適應相似的環境進化出相似的器官結構。這次趙氏翔龍的發現為研究這一現象提供了一個例證。瀋陽師範大學的專家學者們希望在未來的工作中,借助分子生物學手段,揭開這一結構演化的發育學機制,這將進一步加深我們對於這類滑翔動物的理解。


遼西地區曾是一片熱帶叢林


趙氏翔龍的發現不但在研究遼西地區白堊紀早期的生物多樣性形成和生態環境方面有著重大的意義,說明遼西地區在白堊紀早期可能與我國南方和東南亞一帶氣候環境較為相似,屬於熱帶叢林性區域;同時也表明瀋陽師範大學古生物研究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日前,瀋陽師範大學已經接到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編輯部的通知,該校完成的"中國白堊紀早期的滑翔蜥蜴"研究論文將在該雜誌上發表。由於該研究成果的重要性和對公眾的吸引力,這篇論文將作為《國家科學院院刊》該期重點推介的研究論文,在每週院刊新聞欄目予以特別介紹。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是世界上著名的綜合類科學期刊,在科學界具有重要的影響。


瀋陽師範大學古生物研究所在遼寧省政府和省國土資源廳等部門的重視下,在中科院等國內外科研機構的支持幫助下,在熱河生物群古生物化石方面完成了大量的考察、挖掘、修復、研究等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此前先後在《地質學報》、《古生物學報》、《世界地質》等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多篇論文。


如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即將刊發的論文,也標誌著遼寧省古生物研究工作進入了一個新的里程。隨著研究工作的不斷深入,必將有效地推動遼寧省古生物博物館的發展建設,充分展示具有地域特色、享譽世界的"熱河生物群"古生物化石資源,進而豐富遼寧省的文化建設。


(記者 馬麗)


(東北新聞網)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