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廣元河谷發現第四紀冰川遺跡 | 陽光歷史

 

A-A+

四川廣元河谷發現第四紀冰川遺跡

2014年10月22日 考古發現-短篇 暫無評論 閱讀 104 次

  廣元利州區文物普查 發現第四紀冰川遺跡

  ■專家稱該冰臼群系大陸冰川,大約形成於200萬年~300萬年前


  ■一般由花崗岩、火山岩形成的冰臼較多,該處的冰臼群則是由變質礫岩形成,這在國內尚屬首次發現


  11月7日上午,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跡陳列館研究員、有著「冰臼之父」之稱的韓同林教授在廣元市利州區寶輪鎮松林村菖溪河東溝段,手拿一塊具有「李四光環」的石頭,高興地說:「這是典型的冰川遺跡留下的證據!」


  文物普查 發現冰臼群


  日前,廣元市利州區寶輪鎮進行文物普查,鎮志主編劉志鈞老人來到菖溪河東溝段,發現在當地人稱作缸塘的河谷內,河床堅硬的礫石上佈滿了或大或小、或深或淺的洞,而這些洞不大可能是人工開鑿的。於是老人拍下照片,寄給有關地質人員,經過初步認定為冰川遺跡。


  11月7日,韓同林教授同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高級工程師陳尚平率隊到寶輪鎮松林村菖溪河東溝段實地考察。從寶輪鎮出發,溯菖溪河而上,河水清澈,兩岸高山林立,菖溪河東溝河中石頭表面無稜無角,如同被打磨過一般。最為奇特的是,將近兩公里長的河溝內的石頭上,幾乎都佈滿了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或深或淺的洞,與農村中常見的石臼頗為相像,當地村民稱之為天硯。


  據介紹,這些冰斗裡的水,一年四季從不乾涸,即使冬天天寒地凍,周邊到處結冰,這些水也從不結冰。


  「你們來看下這個,看摸得到底不?」韓同林將陪同人員帶到一塊巨大的石頭上,指著中間一口天硯向大家說。隨同的張師傅趴下身體,將一根約2米的木棍伸下去,兩秒鐘後木棍浮上來了。見此情況,旁邊的人又找來長約4米的竹棍交給張師傅再探水深,結果竹棍還是浮上來了。到底這個冰臼裡的水有多深?在場的人都禁不住笑了。


  據韓同林介紹,冰臼的普遍特點是口小、肚子大、底平。冰川遺跡中,一般由花崗岩、火山岩形成的冰臼較多,而松林村菖溪河東溝段的冰臼則是由變質礫岩形成,這在國內尚屬首次發現。


  河中石頭驚現「李四光環」


  「你們快來看,這是『李四光環』!」隨著陳尚平的一聲呼喚,大家都圍了上來。陳尚平指著一塊有指甲紋的石頭說:「所謂『李四光環』就是指由李四光發現並命名的硅質『冰川冰磧礫石』,是第四紀冰川遺跡最有說服力的標誌物,其說服力甚至要超過冰臼、冰川漂礫、冰石河這樣的標誌物。因而,在學術界對『李四光環』還很少有不同意見,從而也進一步證明了寶輪鎮的確發育過第四紀冰川。」專家判斷,這裡冰川遺跡是大約形成於200萬年~300萬年前的。


  韓同林說:「冰川形成的氣候條件是年平均氣溫在15攝氏度以下。換言之,我們腳下站立的這片土地,200萬年~300萬年前,非常嚴寒。」


  據韓同林介紹,在菖溪河發現的黃蠟石、水沖硅化木就是由二氧化硅形成的硅質岩,如果仔細觀察,都可以發現這種被當地人叫「圈紋」、「指甲紋」的「李四光環」。韓同林的發現不僅更有力地證明了寶輪鎮存在第四紀冰川遺跡,還為人們解開了一個指紋石頭的謎團。


  冰川遺跡將被保護起來


  韓同林教授說,寶輪鎮冰臼群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作為自然遺產則是非常珍貴的。韓同林建議有關部門應及時採取有效措施,對冰臼區域制定保護規劃,「要盡快圍封發現冰川遺跡的區域,嚴禁在該區域內放牧、開採山石、耕種、埋墳等;要盡快恢復周邊的生態環境,下大力氣在該區域內植樹造林,美化自然景觀」。


  利州區委常委、寶輪鎮黨委書記劉文武表示,鎮上領導非常重視冰川遺跡,將加大對冰川遺跡的保護力度,並會出台相應的文件,請有關部門協調,做到保護與開發的同步進行,充分利用這一難得的自然資源開發旅遊業,全力打造「地質公園」品牌,以此提升當地的知名度。 由於當地一些人對自然遺跡瞭解和認識的欠缺,有小部分山貌被破壞,有的施工單位還在冰川遺跡區域內取土,影響了其觀賞性。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