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中國強硬因歐巴馬逼太狠 非因其軟弱可欺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學者胡逸山10日對《環球時報》說,國際關係是處在一個微妙和不斷變化的體系中,中美在某些議題上可能成為敵人,但換做另外一個議題,雙方有可能成為朋友。決定國家間關係的根本因素仍然是國家利益,中美兩國關係仍將維持斗而不破的格局,這也決定了中美兩軍之間的關係也會日益走向理性。
倫敦大學戰爭學學者羅伊安普頓10日告訴《環球時報》,從最近中美軍界高層的頻繁互動來看,兩國都希望獲得長期穩定的良性互動關係,雖然美國在亞太地區不缺軍事盟友,但缺乏與中國的友善關係,對於美國來說始終是一個障礙。中國的影響力早已深入這個全球最大的軍演當中,無論是作為「假想敵」,還是作為「假盟友」。中國最終獲邀加入這場軍演,體現出國際力量的多極化,而並非美國或是中國相互迎合,或顧忌一些政治因素這麼簡單。
美國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9日出席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論壇時批評歐巴馬的「亞太再平衡」軍事猜測過濃。英國《金融時報》10日題為「多極化世界中的美國外交困局」的文章稱,在亞洲,歐巴馬正在擴大美國的軍事存在。有人認為,中國最近之所以變得強硬起來,是因為歐巴馬逼得太狠,而不是因為認為他軟弱可欺。
【美軍兩架B-2隱轟抵達英國部署】
首次參加演習的中國派出了僅次於東道主的艦隊規模,這令外界對這個兩年一次的全球最大規模軍演關注度陡然上升。雖然解放軍只是參加外圍的非實戰演練科目,但西方媒體對這兩個國家相互釋放的一點點善意更多的是「不解」:為何已經舉辦了23次的「盟友秀場」突然邀請昔日「假想敵」?為何在近期中美兩軍「口水仗」不斷和互相示強的背景下,即使「異夢」還要「同床」?「中國作為主要亞太國家,它這麼多年不參加才令人驚訝。」德國中國問題專家夫羅裡揚10日對《環球時報》說。他認為,中美建交30多年來,兩軍關係一直是「最短板」,猜疑、指責和敵意不斷,始終跳不出「恢復、發展、停滯」的怪圈。中國學者倪樂雄對美聯社表示,中國答應參加演習表現出外交方面新的成熟,說明儘管存在一些爭議,但中方不會讓個別爭議影響整體關係,「現在的遊戲規則是一邊吵架一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