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國大量購買稀有金屬 2年後或用於新航發
導讀:參考消息網6月14日報道美媒稱,中國即將批量生產更為優秀的航空發動機。新發動機將適應更高的內部溫度,擁有更出色的性能或耐用性,很可能被安裝在作戰飛機上。
美國《航空和空間技術週刊》6月16日(提前出版)一期報道稱,這一動向之所以被曝光,是因為有消息稱中國正在市場上詢價購買大量錸,而錸這種稀有金屬能夠提高渦輪葉片的耐熱性。不過,中國生產新型或改進型發動機的時間尚不得而知,但採購需求將從2016年開始,其中部分需求將很可能用於儲備。
報道稱,除軍事效用以外,此舉還將威脅到西方三大航空燃氣渦輪發動機廠商(通用電氣公司、羅爾斯羅伊斯國際有限公司和普惠公司),因為這些企業有許多重要產品需要用到錸。全球錸供給和錸需求保持著微妙的平衡,生產商會迅速做出反應,滿足中國等新客戶的需求。
《航空和空間技術週刊》記者從海外金屬市場業內人士那裡獲悉,中國的需求似乎會達到每年5噸,從2016年前後開始發貨。這一購買量大約相當於全球產量的10%。假如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F-35戰機項目全力投產,與之配套的普惠公司F135發動機項目的錸消費能力大概也就如此。
稀有金屬錸
據報道,錸的用途還有很多,尤其被石化產業用來生產催化劑,但一位瞭解談判情況的業內人士稱,中國官員已經表示他們的需求將用於生產渦輪發動機。不管怎麼說,人們從全球錸消費模式就能看出中國人購買錸的原因:全球約80%的錸用於生產航空發動機。
報道稱,錸的使用暗示著渦輪冶金技術的兩大進步:提高鎳基高溫合金的性能;尤其重要的是,可以製造出用於單晶葉(微博)片的合金。這兩項技術都能使渦輪(尤其是高壓渦輪)在更高溫度下工作。這樣的話,設計者就能加大渦輪壓力,進而提高作業效率;或者發動機可以加快燃料燃燒的速度,進而產生更大的推力。另一方面,人們可以把作業溫度維持在較低水平,擴大實際作業溫度和渦輪機最高允許溫度的差值,這樣就能延長使用壽命。人們還可以兼顧兩方面的考量,同時提高發動機的性能和耐用性。
據報道,中國工程師已向外國同行證明自己有能力製造出單晶葉片,但中國人在批量生產方面遇到了困難。一名外國工程師表示,有中國同行告訴他,中國只有10%的單晶葉片能夠滿足使用要求。另一位剛剛和中國工程師聊過相關技術的外國工程師稱,中國能否在批量生產過程中保持產品質量還是一個未知數。
不過,即使製造不出單晶葉片,但只要把錸添加到鎳基高溫合金裡,就可以提高渦輪葉片的作業溫度。錸的熔點為3182攝氏度,鎳只有1455攝氏度。
報道稱,經過改進的高溫合金將幾乎肯定被用在戰機發動機上,比如為殲-10和殲-11戰鬥機生產的渦扇-10發動機。
據報道,中國的錸產量不高,每年兩噸左右,國內需求相應的不是很高,但這種狀況即將改變。有業內人士估計,從2016年起中國的進口需求將達到每年4.5噸到5噸。
不過,報道稱,發動機的出貨情況不會和原料供應完全一致。組裝發動機之前必須首先加工原料並製造出優質零部件。假如製造商難以利用新技術提高產量,那麼成品產量落後於原料供應量的情況就會更加明顯。此外,如果有不合格的葉片被報廢,那麼用於最早批次產品的大量原料就會被浪費。最後,金屬是可以儲存的。假如重要原料供應有限,而中國又屬於那種不願依賴外國人的買家,那麼購買金屬用於儲備的可能性就會很高。
中國「北京號航母」傳出驚天消息
導讀:日本《產經新聞》稱,在東中國海的對岸正在誕生一個巨大的軍事力量,並對美國、日本逐漸形成抗衡之勢。
他們據美國情報稱,中國目前正在建造五艘新型核動力潛艦,這種潛艦的特點是難以跟蹤,並將裝備射程達八千公里以上的飛彈,飛彈可配備核彈頭;並稱中國在計畫建造5.6萬噸級的常規動力航母的同時;正開展9.8萬噸級核動力航空母艦的預研工作。
據有關資料顯示:美國軍方曾預測,中國海軍要達到與日本海上自衛隊相同的水平,至少需要二十年的時間。但他們沒有想到,中國軍隊的現代化正以超出想像的速度在推進,美國低估了中國速度。甚至有一種說法是:「中國也在隱瞞自己的軍事能力。中國的戰略是,埋頭積蓄實力,降低公佈的數字,駁斥『中國威脅論』」。
而且,日本某研究機構煽風,要「警惕中國航母」。中國航母將在2015年開始遊弋東海乃至整個太平洋,與美國海軍爭奪制海權。
他們所謂的「重要依據」:通過對中國海軍軍購動向和人員培養的嚴密監控,發現與建造航母有關的艦載機、甲板起降技術、航母作戰指揮官培訓等均已完成或者即將完成。再通過航母艦隊配套建設所需時間進行計算,2015年中國很可能將擁有自己的航母。
認定中國海軍對航母戰略已有全新認識;世界上主要發達國家如美國、英國、俄羅斯等都很重視航母戰略,中國當然也不甘落後。
除了關注航母外,對中國海軍擴大活動範圍說成是在「挑戰美國的海上霸權」,「有可能引發與美國、印度等國的摩擦」。至於整體戰略,中國海軍將從第一島鏈的「近海防禦」轉化為包括印度洋在內的「遠海防禦」。
他們說中國在2020年完成兩艘航母,部署在東海和南海。可以肯定的是2015-2017年,中國會有第一艘航母。可能取名「北京」號或者「上海」號。
日本對中國的敵對和防範,已經到了瘋狂的程度。除了對中國的各類情報進行刺探外,還妄加評論。一方面是繼續把中國的軍力誇大,以「證明」「中國威脅論」,此外,還在挑起美國和其他國家對中國的懷疑。企圖,讓美國來遏制中國軍力的發展。
說中國航母在2020年前要完成兩艘,而且,把名字都起好了,簡直讓人不可思議。
有一點他們說對了,就是中國在「埋頭積蓄實力」,這說得不錯,因為,中國過去被日本坑害得夠苦的了,中國不會讓日本捲土重來。當然要做好準備。
日本在美國的指揮下甘當走卒,向中國發難,安倍表現得如此的淋漓盡致。最近美國之行,就是要拉美國抗衡中國。但是,一到美國,就被主子的「冷屁股」彈了回來,因為,美國也不想日本對中國的挑釁搞得太大,以免把自己給捲了進去。
即或是安倍到美國一趟收效甚微,但是日本對中國的防範從來就不會減低。日本把中國海軍特別是航母渲染了一番,這是毫無意義的事情。因為,中國的防衛戰略從來就沒有改變,中國的軍事裝備完全是用於自衛目的。中國造不造航母是中國自己的事情,輪不上你日本來說三道四。只要你們不來侵犯中國主權,不來挑釁中國,那麼大家和平共處、和平發展則兩利,畢竟中日兩國是一衣帶水的鄰居。
航母大量發展的利弊討論由來已久,畏縮派以為中國大量發展航母會對周鄰造成事實上的海洋威脅,更加引發國際猜測,實證了渲染下的"中國威脅論"言論。而鷹派則以為中國必須大力發展航母,不但是一艘,而且是多艘。對於這一點我是贊成鷹派觀點的。
而且,我還是極"鷹"的那種,我以為中國應該將各種類型的航母總數發展到二十八艘。既然是遼寧艦,就應該還有雲南艦、湖南艦、蒙古艦等等。二十八省,一省一名一艦!
首先,做為中國漫長的邊境線,其地理特徵應該這樣分段:三分之一是海洋線,三分之一是荒漠線,三分之一是山地線。做為中國現代軍事特色:強大的陸軍飛彈、裝甲實力,研發早已暗中走到世界最前沿的空軍神器、航天神器實力等等。
可以這樣說,中國邊境線中的"荒漠線"、"山地線"已經被鑄就成世界最先進的新鋼鐵長城!然而相比之下,做為全國人口的大半,經濟總量的核心沿海城市,卻時時暴露在美軍航母的巨大威脅下,一旦戰爭爆發,中國核心經濟將遭受巨大重創!因此目前我們略顯薄弱的就是"海洋線"!
而做為海軍的靈魂實力就是以航母為中心的作戰系統。因此,大力、快速地發展航母作戰系統是當務之急!
其次,世界大戰是不會一下子很快就打起的,二戰結束後,美蘇冷戰的所謂較量的實質就是核飛彈的軍備競賽。那麼,今天國家厚黑主義的實質就是對資源的佔有的多少,而決定於未來民族發展的根本性利益。
而做為目前最具備資源優勢的南沙群島、釣魚島(石油資源)、藏南(水資源)就是我們未來必須逐鹿的焦點。而佔有和收回這些資源地就必須依靠我們的軍事實力。可以這麼說,為全面達成目的,收釣魚島就是與日戰,而其背後就是與美抗衡,收南沙就是與越戰,其背後就是與俄戰。收藏南就是與印戰,其背後就是與美俄戰。
要徹底征服日本、越南、印度。需要的是海軍強大實力地東海圍攻、南海圍攻,印度洋圍攻。因為背後美俄兩極的存在,所以實際抗衡就演變為強大航母群與美俄航母群的相互抗衡。而因為世界大戰一下子不會打起來,徹底開打只會世界毀滅。
故現代戰爭的較量實際演變成一種軍備競賽、軍備炫耀。因此,中國被迫所面臨的就是一場航母數量的軍備競賽。由於衝突只會利用局部地域展開較量。比如日越印與中的局部領土主權爭端。所以,只要以航母為中心的數量質量的海洋存在而長期抗衡於美俄,中國實際就會在飛彈優勢下而贏得釣魚島、南沙群島和藏南。飛彈的打擊是瞬間的制勝法寶,而航母的巡弋則是長期的存在保障。
也可以這麼說,東海釣魚島是制伏日本、制衡東亞的借題;南海南沙是制伏越南、制衡東南亞的借題;藏南是制伏印度、制衡南亞的借題。而圍繞這一切軍事目的,一個核心就是,中國必須迅速制定實質性計畫,繼續打造龐大的航母作戰群!
傾全國之力,像當年造原子彈一樣。原子彈的成功,使中國陸地平安地度過了和平建設的幾十年。航母的成功與大規模的發展將促使中國真正成為保障沿海城市經濟安全(海洋長城)、海洋環境下不受挑釁(主權底線)、衝出亞洲(亞洲領頭羊)、走向深藍(擁有比大陸面積大好多倍的資源面積)、收世界兩極(美俄對峙)的世界統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