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3000萬歲的鯨魚肋骨碎片上有很多被Osedax骨蟲鑿出的小孔
據福克斯新聞網報道,大約3000萬年前,一種相貌奇特的蠕蟲鑽進死亡鯨魚的骨頭裡。現在科學家首次發現這批上面佈滿蟲洞的鯨魚化石。
6年前,有人根據在加利福尼亞州近海大約9485英尺(2891米)深的海面下發現的生活在鯨屍上的樣本,第一次描述了這些所謂的「骨蟲」,這種蠕蟲屬於Osedax屬。去年相關人士宣佈了發現這些奇特海洋生...
[多圖]科學家修復約旦2000年前精美古石洞壁畫
據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網站報道,佩特拉是約旦一座古城。最近,科學家修復了佩特拉一些已擁有2000年歷史的壁畫。經過為期3年的修復工作,這些壁畫已在很大程度上恢復本來面目。借助於這些驚人的古代藝術品,科學家可以進一步瞭解古城建造者納巴泰人的神秘文化。
1 回首古代佩特拉
回首古代佩特拉
8月末,一幅有著2000年歷史的佩特拉古代石洞壁畫進行公開展示。壁畫呈現的是一個長...
[圖文]美國科學家制定千年計畫火星或變成潘渡娜
圖片來源:重慶晚報
美國科學家制定詳細計畫,將火星變成適宜人類居住星球,人類將變成「巨人」 據美國媒體25日報道,隨著人類對火星越來越深入的瞭解,許多科學家、尤其是美國宇航局(NASA)的研究專家已經開始探索人類未來移民火星的可行性。美國「火星協會」已制定了一套詳細的「千年改造火星」計畫。也許1000年後,當溫室效應摧毀地球家...
[圖片]科學家找到登陸火星面臨灰塵干擾的解決方法
科學家稱一種特殊的聲懸浮裝置震動消除外星球上的灰塵
灰塵是人類在火星和月球上建立基地最大的困擾,灰塵微粒不僅會導致探測器靈敏度降低,還對宇航服產生磨損,因此去除灰塵是至關重要的事情。日前,科學家表示,使用立體聲揚聲器震動消除表面灰塵的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另人頭疼的問題,為未來人類在火星和月球上建立基地奠定了基礎。
...
[圖文]科學家稱千年後人類有望將火星變宜居星球
火星北極的冰帽
溫室效應對於地球來說可能是災難性的,然而卻有可能幫助人們在火星上開始新生活。據德國《圖片報》援引《國家地理雜誌》的報道稱,行星專家認為,1000年後,人類有可能通過溫室效應將火星變成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
研究人員表示,如果要「移民」火星,首先要想辦法提升火星表面的大氣溫度,以釋放在冰帽和土壤中富含的二氧化碳氣體。而這可以通過工廠生產溫室氣體、操控...
[圖文]科學家研發「貓大腦」計算機可迅速識別人臉
據國外媒體報道,近日美國密西根大學研究者利用貓識別人臉的速度比一台超級計算機還快的生物特性,正在研發「貓大腦」計算機,能夠完成多個並行複雜任務。
貓識別人臉的速度比一台超級計算機還快,科學家利用這一生物特性製作超級計算機
據報道,美國密西根大學計算機系工程師蘆韋(Wei Lu)正在開發能夠進行學習和認知的計算機,這種計算機相對傳統的計算機來說,可以做出更複雜的決...
[圖文]英國科學家挖莎士比亞糞池揭秘其生活點滴
考古人員在現場挖掘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4月7日報道,為了更好地瞭解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的生活,英國科學家放棄以往從他的作品中捕捉點滴的做法,而是將目標鎖定了與大文豪生活息息相關的一個地方——莎士比亞的化糞池!
目前,英國伯明翰大學組成的考古隊已經在莎士比亞的故鄉斯特拉福德鎮展開了相關挖掘工作。1759年,莎士比亞的這所名為「新居」的住所就被拆除,但是考古學家們宣稱,即便如此...
[圖文]猛犸象復活成最熱話題:科學家稱存三大難題
冰封萬年巨獸——— 猛犸象展。
現在最大的挑戰是必須找到能繁衍後代的披毛猛犸象DNA。
猛犸象的復活計畫現在看來還只是邁出了一小步,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面臨的困難也非常多。
去年9月,廣州迎來世界第九大奇跡———猛犸。除了展品之外,展覽充分利用現代展覽手段,包括投影、全息技術、動漫形式、聲光效果等,以真實還原史前猛犸象的生活場景,營造出身臨其境的...
[圖文]科學家發現螺旋星系「隱藏的秘密」
據國外媒體報道,信不信由你,這幅螺旋星系M94圖片不是由哈勃太空望遠鏡或者其它大型望遠鏡拍攝的,而是由業餘天文望遠鏡R Jay GaBany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的黑鳥遠程天文台(Blackbird Remote Observatory)拍攝的。科學家利用這部業餘天文望遠鏡竟然發現了螺旋星系M94「隱藏的秘密」——星系M94根本沒有外星環,星系內隱藏著兩個巨大旋臂,該星系竟然是一個棒旋狀星系。
業餘天文望遠鏡R J...
[圖文]科學家發現遠古真菌已能對螞蟻進行控制
一塊距今4800萬年的葉子化石
在一塊距今4800萬年的葉子化石上,科學家發現了類似現在被真菌寄生的「螞蟻殭屍」的特殊咬痕。
當你玩《植物大戰殭屍》遊戲的時候可曾想到,在遠古時代,一場「真菌大戰殭屍」的戰鬥就已經打響了?很多人都知道,「冬蟲夏草」就是一種被真菌寄生的蟲子,其實,擁有類似行為的真菌有很多。螞蟻就是很重要的寄生對象。近期發表在《生物學通信》(Bio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