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 | 陽光歷史

 



揭秘:清政府在甲午戰爭失敗求和找海嘯當借口?

 揭秘:清政府在甲午戰爭失敗求和找海嘯當借口?
  導讀:加以天心示警,海嘯成災,沿海防營,多被沖沒,戰守更難措手。是用宵旰旁皇,臨朝痛哭,將一和一戰兩害兼權,而後幡然定計。其萬分為難情事,言者章奏所未及詳,而天下臣民皆當共諒者也。——《光緒諭旨光緒朝東華錄》自然現象在古代也會成為一種政治現象,促使帝王和內閣做出一些人事上的更動,例如因為日食,會嚇得皇帝不敢吃葷,不敢開音樂會。在甲午戰爭中,清朝也玩上這一套。  經歷黃海海...



甲午戰爭警戒中國 日本具有危險基因與帝國衝動

 甲午戰爭警戒中國 日本具有危險基因與帝國衝動
  1894年,日本以朝鮮問題為借口向清政府宣戰,這是一場日本蓄謀已久的戰爭。戰爭的結果導致了中日兩國命運的改變:勝利者邁入了近代列強的行列,但之後日本帝國的野心不斷膨脹,最終走上了對外侵略的軍國主義道路。而失敗的一方不僅承受割地賠款之辱,且剛剛開啟的近代化進程亦被攔腰打斷。當時清政府號稱亞洲第一大艦隊的「北洋水師」,彈指間檣櫓灰飛煙滅。  如今,中日兩國又站到了歷史新一輪的起...



甲午戰爭同樣輸在場外:清廷沒有媒體觀念

 甲午戰爭同樣輸在場外:清廷沒有媒體觀念
  儘管清政府沒有現代媒體觀念,但當時媒體言論還是極為大膽的,「本館接奉電音」、「政論」、「西電譯要」、「窺日要言」等媒體紛紛開設專欄,密集報道戰事。有媒體甚至建言,讓光緒皇帝御駕親征。   1889年2月11日,日本東京舉行了盛大的明治憲法頒布典禮。典禮上有一群特殊的客人,是當時10家報社的代表。作為新聞界的代表,他們見證了日本歷史上、也是東亞地區主要國家史上首部憲法的頒布,並與首...



甲午戰爭人物盤點:看看清政府高層都幹了什麼

 甲午戰爭人物盤點:看看清政府高層都幹了什麼
  時至今日,人們還對那場發生在清朝末年的中日甲午海戰「記憶猶新」,這場被無數電影和教科書提及的戰爭以清軍敗北收局,並讓日本人割走了台灣。大多數人只知慈禧和李鴻章抹黑了這場戰爭,然而除了這兩人之外,清政府高層還有另一群同流合污者。  1.慈禧:哪管戰爭勝敗生日非過不可  「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來臨之時,大清帝國的「掌舵者」在做些什麼?她在籌備她「六十年」一遇的大壽慶典,當黃海...



甲午戰爭解密:日本在甲午海戰中粗暴踐踏國際法

 甲午戰爭解密:日本在甲午海戰中粗暴踐踏國際法
  當前,日本在釣魚島主權歸屬等問題上,故意歪曲歷史,掩蓋事實真相,無視國際法的存在,屢屢挑起事端。回顧往事,日本有著踐踏國際法、奉行強權政治的過去。甲午戰後,日本曾兩度掀起中日甲午戰爭國際法問題研究高潮,企圖通過偷換國際法概念、聘請國際法專家著書立說等形式為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尋找法理依據,為戰時暴行進行辯解。但是,這並不能掩蓋日軍在甲午海戰中踐踏國際法的行徑。   不宣而戰...



甲午戰爭大清戰俘的下場:被押回日本死者甚多

 甲午戰爭大清戰俘的下場:被押回日本死者甚多
  由日本挑起,發生在1894-1895年間的甲午戰爭,是近代中日兩國國運的大博弈。戰爭中,中國海陸軍將士總計陣亡約二萬四千六百餘人。這些為國捐軀的士兵,本應有一方享祭之所,然而晚清以降,中國命運多舛,生者尚且如螻蟻,況死者乎。曾經為了保衛國家獻出生命的戰士們,他們姓名籍貫如何?最終安息何處?在時間沖刷中卻成了一個又一個的謎團。更因為敗軍不言勇的世俗傳統,這些付出了生命卻無法看到任...



甲午戰爭日本收買國際媒體:路透社一篇606英鎊

 甲午戰爭日本收買國際媒體:路透社一篇606英鎊
  甲午戰爭中,相比於清朝政府對輿論宣傳的漠視與放任,日本主動操縱現代傳媒工具,讓反覆傳播的戰爭謊言深深影響了社會公眾和國際輿論,在不見硝煙的戰場上佔據了優勢,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清軍的敗局。  日本早在對朝鮮進行戰略包圍時,就將輿論宣傳上升為國家戰略。他們曾秘密聘請美國《紐約論壇報》的記者豪斯作為國家輿論宣傳的總指揮,制定的策略就是把中國和日本「包裝」成野蠻與文明的代表,並...



甲午戰爭前日在華間諜活動竟猖獗至如此地步

 甲午戰爭前日在華間諜活動竟猖獗至如此地步
  中日甲午戰爭1894年7月25日爆發,8月31日李鴻章給德璀琳寫了一封信,揭露日本間諜在天津及沿海偵探軍情活動,飭令協同「嚴拿送究勿貸」。現將文字錄下:  札津海關德稅務司。札飭事,照得中日開戰以後,倭人奸細每多改裝易服潛匿街市偵探軍情,丞應查拿嚴辦。應飭委津海關稅務司遵照,密速訪查,無論華洋人等,如有為日本做奸細探報我國軍情者,應照萬國公法嚴拿送究勿貸。除行津海關道及大沽、北塘...



甲午戰爭海戰後勝利的日艦為何多數遭遇噩運?

 甲午戰爭海戰後勝利的日艦為何多數遭遇噩運?
  甲午戰爭:120年前的7月25日,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影片《甲午風雲》讓無數人記住了鄧世昌下達的最後口令——「撞沉吉野」!雖然黃海大戰中北洋水師未擊沉一艘日本軍艦,但「吉野」「高千穗」「松島」這些甲午海戰中侵略中國的「惡魔之船」大多沒能逃過命運的懲罰,相繼在中國海域死於非命。  在中日黃海大戰中,擁有高航速和速射炮的「吉野」是北洋水師最凶悍的對手。1904年,日俄為爭奪中國東北而爆發戰...



甲午戰爭軍力對比:國力中強日弱 軍力中弱日強

 甲午戰爭軍力對比:國力中強日弱 軍力中弱日強
  導讀:甲午戰爭之時國力中強日弱,軍力中弱日強,中國之弱不在武器,而是在組織制度、官兵素質和對近代戰爭規律缺乏瞭解上。國情中劣日優,日本準備充分,中國倉促應戰;日本政權穩固,中國政權動搖;日本民族統一,中國一盤散沙。由於軍力和國情因素,導致日勝中敗。  古往今來的戰爭史上,不乏以極少勝極多、以極弱勝極強的戰例,但更多的是戰爭雙方實力及各種條件的較量。1938年,當抗日戰爭爆發還...